券商解读A股、港股大跌: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超出市场预期 调整并不改变中国资产估值核心逻辑
4月7日,受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关税政策影响,美股期货延续上周暴跌趋势开盘即遭重挫,暴跌行情迅速蔓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情绪,A股、港股纷纷大跌。
A股截至收盘,沪指跌7.34%,报3096.58点,深成指跌9.66%,报9364.5点,创业板指跌12.5%,报1807.21点,科创50指数跌9.22%,报924.17点,北证50指数跌17.95%。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5877.99亿元。其中,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均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记录。市场仅100余股上涨,近5300股下跌,跌停股数量一度超3400股跌停,最终超3000股跌停。
港股方面,截至收盘港股恒生指数跌13.22%,报19828.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7.16%,报4401.51点,国企指数跌13.75%,报7262.72点,红筹指数跌10.45%,报3469.18点。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W跌17.98%,腾讯控股跌12.54%,京东集团-SW跌15.51%,小米集团-W跌20.59%,网易-S跌17.91%,美团-W跌14.95%,快手-W跌18.95%,哔哩哔哩-W跌19.97%。
对此,券商纷纷做出解读:
中信证券于翔:今天A股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超出市场预期,以及海外市场的大幅下跌
中信证券于翔认为,今天A股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超出市场预期,以及海外市场的大幅下跌。海外市场的下跌源于中国反制措施的出台,使得其他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概率降低,从而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性下跌。而A股的大跌更多是受到海外悲观情绪的带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悲观。
关于后续中美关税加码的问题,于翔指出,特朗普的中期选举将于明年11月举行,美股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大幅下跌将对其政治施加巨大压力。如果特朗普继续加码关税,可能导致美股进一步回调,这反而会对其不利。因此,后续市场可能会出现回暖的可能性。从大势研判来看,此次下跌有些过度悲观。他建议投资者关注顺周期领域,因为顺周期板块估值较低,且内需扩张的逻辑更为顺畅,例如基建、地产和消费恢复等领域。
同时,于翔还表示,如果中国进行逆周期操作,如在地产、城投领域加杠杆以及推动消费扩张,基本面的改善将更加确定,这可能会吸引外资回流。此外,特朗普在明年中期选举前可能需要解决美国经济和美股下跌的压力,美国的宽松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与中国宽松周期重叠。因此,他对股市并不悲观,认为当前的大跌是一个布局的时间点。
于翔强调,今年的核心逻辑是内需扩张,这对股票类资产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他建议投资者多配置股票,而不是债券。因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而股票市场中顺周期板块的估值较低,适合进行左侧配置。尽管避险情绪仍然存在,但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看,估值是核心因素,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关注股票资产配置。
陈果:市场当前最担心的是流动性问题 目前已基本具备降息降准条件
陈果认为,市场首先要从风险偏好和情绪上稳住并扭转。他表示,市场当前最担心的是流动性问题,投资者因下跌而担忧流动性危机,但历史经验表明,因流动性担忧而减仓的股票往往会在后续涨回来,这种减仓行为往往会让人后悔。
陈果分析称,有媒体报道中央汇金等资金流入,当供求达到平衡时,流动性问题将得到缓解。市场中其实还存在大量仓位资金,当市场调整到一定位置时,这些资金会开始进场。从市场同步指标来看,当跌停板股票数量明显减少后,市场状况将开始好转,形成正反馈。一旦市场看到跌停板股票减少,原本想进场的资金会更加确认进场,市场很容易出现反弹。
不过,陈果也指出,当前的反弹仍需更多信号来确认是否为阶段性底部并继续向上。尽管市场信号难以精准预测,但他认为可以从几个大概率的方向进行预期。首先是国内对冲性政策的出台,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也强调了这一点。他表示,目前降息降准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美元和美债利率下降,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压力大幅下降,甚至有企稳回升趋势。
兴业证券张忆东:宏观基本面呈现“东稳西荡” 调整并不改变中国资产估值核心逻辑
4月7日,全球股市巨震,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张忆东提醒大家要突破一个误区,即美国走熊并不意味着全球股市都将陷入熊市。他举例说,过去几年美国处于牛市时,不少大经济体的股市也并未同步走牛。张忆东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年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中,主动进行了结构调整,化解或释放了风险,呈现出休整和筑底的状态。
张忆东表示,二季度的调整并不改变中国这一轮资产估值的核心逻辑,内因才是决定A股和港股行情大趋势的关键变量。从基本面、资金链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步企稳,宏观基本面呈现出“东稳西荡”。张忆东认为,中国股市行情能否延续,核心在于科技和新消费的发展趋势是否延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多依赖内因驱动,而非外部因素的牵引。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科技板块仍是全年主线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走向稳步修复,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情绪逐步修复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A股市场有望走出先抑后扬的韧性行情。配置方面,王开认为投资者应关注核心资产和短期有防御功能的资产。中长期来看,科技板块仍是全年的主线。
摩根资产管理:当前A股市场基础仍然较好依然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从政策面、资金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来看,当前A股市场基础仍然较好,待风险集中释放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依然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宏观上,中国正处于周期复苏起点,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挑战。在出口压力增大背景下,稳增长、内循环刺激政策出台节奏有望早于市场此前预期,或将边际缓解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微观上,科技自主、“内循环、稳增长”,以及对非美地区扩大开放,或是投资人可以关注的投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