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上市16年首亏55亿销冠跌落 杨惠妍迎挑战去化承压新业务放缓

  近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但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净损益等影响后的核心净利润约10亿元至30亿元,预期归母净亏损为55亿元至75亿元,这是其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转负。

  2022年,碧桂园以4643亿元的销售额稳居中国房企榜首。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当下,碧桂园依靠“高周转”扩张的隐患逐步显露。

  今年前两个月,碧桂园以562亿元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三位,五年来首次从销冠跌落。

  3月1日,碧桂园宣布杨国强因年龄原因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由其女儿联席主席杨惠妍接任。这意味着碧桂园完成管理权交接。

  近年来,在杨惠妍的主导下,碧桂园积极打造“第二条曲线”,推进机器人和物业两大业务,不过,主业承压之下,大力投资的新兴业务发展目前已暂缓。

  上市16年首亏销冠不再

  2007年,碧桂园赴港上市,通过将项目开发的“大盘模式”复制到多地,在房地产高速增长周期中收获巨大红利。2017年,碧桂园以超过5500亿元的合同销售额登顶,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

  在疫情反复、经济承压之下,近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使是被誉为“宇宙房企”的碧桂园也难以独善其身。

  2020年开始,碧桂园就出现下滑迹象。财报显示,2020年,碧桂园营收4628.6亿元,同比下降4.74%;归母净利润350.2亿元,同比下跌11.45%,毛利率为21.80%,同比下跌4.26%。

  2021年,碧桂园的营收虽然有所增长,但全口径销售金额仅为7588.2亿元,未能完成8000亿元的销售目标。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营收1623.63亿元,同比下跌30.89%;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下跌95.92%。

  3月13日,碧桂园发布业绩预告称,预期2022年全年可能录得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净损益等影响后的归母核心净利润在10亿元至30亿元之间,预期归母净亏损为55亿元至75亿元。这是碧桂园上市以来首次发生亏损。

  碧桂园解释了录得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本期部分低毛利项目结转,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增加;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汇兑净损失所致。

  销售方面,克而瑞统计的销售金额数据来看,碧桂园在2017年至2022年的六年时间里蝉联行业销冠。2022年,碧桂园约实现全口径销售额4643亿元,同比下降约39%,但也维持住了销售规模第一的位置。

  但在今年前两月,碧桂园首次跌落销冠宝座,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金额为562亿元,位列排行榜第3位。前两位分别是保利发展和万科地产。

  三四线去化承压转战一二线

  碧桂园业绩出现跌落不仅与房地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有关,更关键的在其“农村包围城市”、重仓三四线的战略失灵。

  2017年,碧桂园荣登行业第一的同时,棚改货币化、城镇化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在此背景之下,碧桂园不断加大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力度。财报显示,2017年,碧桂园三四线的投资额为1400亿左右,相较于2015年的200亿左右,翻了七倍左右。此后几年,碧桂园虽然投资力度有所收敛,但基本也能保持在900亿左右。2017年,三四线城市合约销售金额占碧桂园总合约销售金额的60%左右。

  “随着城市化进入新阶段、人口分布从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三四线城市的红利已然退却,在一二线城市的房子都不好卖了当下,三四线城市房子的去化压力会更加艰巨。”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认为,三四线的市场行情遇到困难,所以房企也确实需要注意此类新问题,销售数据不好,必然使得房企的盈利空间受到影响,要在这一波促销过程中积极抓住各地新政策,主动销售拉升数据。

  目前,碧桂园也在加速促销去化,但从公开的信息来看,碧桂园部分项目由于降价幅度过大,或被当地政府叫停;或者所处位置不佳的项目,即便“骨折价”也难以提升成交量。

  随着三四线城市红利消退,碧桂园在拿地战略上也发生转变。2021年核心城市集中供地,公司一改之前的“与世无争”,数次出手拿下多个项目,其中以北京和上海为重点。2020年,其75%的新增项目围绕五大都市圈,2021年比例增加至85%。

  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碧桂园提出,重启投资,要在一二线城市积极拿地。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拿地权益金额仅60.9亿元,其中三四线城市占比仅为33%,另外67%都给了一二线城市。

  加速融资新兴业务放缓

  碧桂园在业内有“高周转之王”之称,以最快的速度,将土地转化成货值、再完成去化回款。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当下,这把“高周转”扩张利器的隐患逐步显露。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碧桂园的资产负债率已连续多年超过80%,较高的负债率、特别是流动负债率,容易造成企业经营资金链紧张、甚至因为资金链出现断裂而造成经营陷入困难。

  2022年,碧桂园剔预资产负债率终于降低到80%以下,进入黄色档。但尽管如此,坚持多年的高周转策略还是给现阶段的碧桂园带来巨大的压力。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总资产1.89万亿元,总负债1.59万亿元。未偿还债务为7694.46亿元,其中5242.50亿元需在一年内偿还,碧桂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234.83亿元,对比半年前的1679.21亿元下跌26.5%。

  现金流下跌,碧桂园加速融资,2022年下半年,碧桂园先后获得增信担保成功发行两期共25亿元中票,并通过央地合作增信模式发行10亿元公司债,以及获得工商银行等十家银行逾3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支持。今年1月,碧桂园再获最高达5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支持,并获批储架式注册发行200亿元中期票据。

  “开源”的同时还进行“节流”调整。2022年中报显示,碧桂园拥有78533名全职雇员,相较2021年末减少了22%。2023年3月3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实施区域总裁兼任方案,将此前的58个区域减少至29个。

  多重压力之下,碧桂园需找到更强劲的业务引擎,打造“第二条曲线”。2018年12 月,杨惠妍出任碧桂园联席主席后,碧桂园还确立了地产、农业、机器人“三驾马车”的发展战略。2019年,碧桂园创投设立后,成功投资了90多家企业,分布在科技、消费、产业链、健康等多个投资主体,还投资了航天领域的蓝箭航天等。

  然而,盈利能力走弱的碧桂园,机器人和农业相关业务布局已经开始放缓。披露 2022年中报时,碧桂园总裁莫斌对外表示,为保证健康的现金流,对主业和新兴业务进行了调整,除了博智林机器人,其他业务都已暂缓。

关键词阅读:碧桂园

责任编辑:李鑫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