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 中青旅2024年扣非后出现单季度亏损,乌镇、古北水镇游客量双降拖累业绩
2024年,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57亿元,同比增长3.34%;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降17.29%。在旅游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这家文旅综合服务商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经营特征:核心景区乌镇接待量下降3.71%、古北水镇营收锐减24.46%的业绩表现,暴露出传统文旅项目面临的市场挑战。
与此同时,在黑猫投诉平台,多起消费者投诉事件也折射出中青旅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增收不增利:成本刚性压缩盈利空间
营收微增3.34%至99.57亿元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多项关键财务指标的恶化: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2.31%至1.01亿元,反映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弱化;营业成本同比增加5.21%至76.58亿元,其中人工、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占比达60%以上,成为侵蚀利润的主要因素。
第四季度数据更凸显经营压力。尽管单季营收29.1亿元实现0.3%微增,但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5153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9.3%至2.83亿元,资金链压力显著加剧。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2亿元,使得原本依靠投资平衡业绩的路径难以为继。
两大核心重点景区:客量双降
中青旅旗下有两大重点核心景区资产,在2024年的收入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作为核心利润来源,乌镇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743.38万人次,同比减少3.71%。其中东栅游客量下降6.16%至213.05万,西栅下降2.5%至530.33万。营收16.81亿元,同比下降5.81%,净利润却逆势增长3.98%至2.95亿元,体现了"以价换量"的经营策略。
古北水镇业绩滑坡更为严峻,全年接待游客129.84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减少24.46%。作为重资产项目,全年折旧摊销费用达1.8亿元,占总成本32%。
实际上,尽管2024年旅游市场持续回暖,但周边游市场格局变化带来的持续冲击,对这两处旅游景区都有很大的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民短途游半径扩大至300公里,分流了古北水镇的传统客源。景区尝试通过耀古北美术馆AR剧本游戏、全息幻境体验馆等科技手段吸引年轻群体,但暑期旺季单日最高客流量仍不足2019年同期六成。
管理团队计划2025年强化"微度假"产品定位,开发亲子研学、企业团建等细分市场。与首旅集团的战略协同正在推进,拟引入外部投资者优化资本结构。但如何平衡重资产项目的长期投入与短期盈利需求,仍需更具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频繁被投诉,产品品质、服务能力被质疑
在旅游市场推陈出新、艰难维持增长的同时,中青旅还面临着多起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投诉。数据显示,在黑猫投诉平台,关键字中包含“中青旅”的投诉有297条。其中最新的一条为2025年2月28日的投诉,消费者称参加中青旅的海外旅游团结果遭遇车祸,消费者要求退费却遭到拒绝。
此外,有多条投诉涉及押金不退费、加急收服务费却不提供相应服务等。此外对乌镇和古北水镇的投诉也有472条和148条投诉,显示出中青旅在旅游产品质量保障方面存在漏洞和管理上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