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的东鹏饮料:困于大单品,留不住股东,还能“醒着拼多久”?

近日,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公司于4月3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自2021年起,东鹏饮料已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冠军,其市场份额从15.0%提升至26.3%。

然而,销量领先的背后,东鹏饮料正被大单品依赖、糖分超标争议及资本接连撤退这三重枷锁缚住发展脚步。

与此同时,公司左手举债理财、右手大额分红的行为,让外界对其上市募资的真正目的产生诸多猜测。

(修改)赴港上市的东鹏饮料:困于大单品,留不住股东,还能“醒着拼多久”?

图源:东鹏饮料官网

高负债下大额分红,超67%落入实控人家族口袋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账面货币资金56.5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97亿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3.77亿元,债权投资36.72亿元,合计145.99亿元。短期借款达到65.51亿元,同比增长119%。对此,公司解释称,短期借款增加主要是一年内贴现借款和信用借款增加所致。

这种“高现金储备+高短期负债”的财务结构在食品饮料行业并不多见,且东鹏饮料近几年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几乎同步大幅增长。对此,有观点猜测东鹏饮料在以“低息借款+高息理财”的模式套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负债的情况下,东鹏饮料一边大额分红消耗现金流,一边谋求港股上市融资,资本运作令人费解。

2021年上市以来,东鹏饮料累计分红金额达53亿元。其中,公司在2024年的分红金额达到23亿元,股利支付率达69%。超过三分之二的分红落入了实控人家族的口袋中。

据Choice数据最新统计,东鹏饮料的前十大股东中,林木勤、鲲鹏投资、林戴钦、林木港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9.74%、6.44%、5.22%、5.22%。林木勤为东鹏饮料董事长(创始人),鲲鹏投资的实控人林煜鹏为林木勤之子,林戴钦是林木勤的侄子,林木港是林木勤的兄弟。此外,鲲鹏投资的有限合伙人陈焕明和东鹏饮料的第八大股东陈海明(持股1.09%),则是林木勤妻子陈惠玲的兄弟。由此计算,林木勤家族持股比例合计约67.71%。

大单品依赖症难解新品拓展收效甚微

回顾东鹏饮料的崛起之路,堪称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逆袭范本。

这家曾濒临倒闭的深圳老牌企业,通过在包装、价格、营销及消费群体定位上的创新,在红牛主导的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赛道,逐步成长为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量龙头。

东鹏饮料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实现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

据尼尔森IQ报告,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

但从产品结构来看,东鹏饮料长期因“大单品依赖症”备受市场诟病。

东鹏饮料的产品主要分为能量饮料(以东鹏特饮为主)、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系列产品)和其他饮料三大类别。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东鹏特饮的营收分别为82.11亿元、103.54亿元、133.0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6.6%、91.9%、84.0%。

自2023年东鹏饮料董事长林木勤提出“1+6”多品类战略以来,公司相继推出咖啡、电解质水等新品,试图复制功能饮料的成功经验。但市场反馈颇为骨感——2023年和2024年,公司电解质饮料营收分别为3.93亿元、14.9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5%和9.4%。其他新品类,如无糖茶、果汁茶等产品,仍难逃市场认知度低、消费黏性不足的困境,东鹏特饮主导营收的格局并未出现根本性逆转。

糖分超标饱受质疑,与健康消费趋势背道而驰

新品拓展乏力的同时,核心大单品东鹏特饮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消费者报道》的一组检测数据刺痛了消费者的神经: 500ml装的东鹏特饮含糖量高达66.5克,相当于14.6块方糖,在参与检测的12款功能饮料中,总糖量最高。

(修改)赴港上市的东鹏饮料:困于大单品,留不住股东,还能“醒着拼多久”?

图源:《消费者报道》

面对检测结果,东鹏饮料官方回应称,产品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评估与批准,且产品标签上给出了每日一瓶的饮用建议。

但实际上,每天喝两瓶、三瓶东鹏特饮的消费者大有人在,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原先最喜欢喝东鹏特饮,有时一天喝四五瓶,后来脚内出现红肿,被医生诊断为痛风。

(修改)赴港上市的东鹏饮料:困于大单品,留不住股东,还能“醒着拼多久”?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低糖健康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东鹏特饮的高糖配方显然与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相悖,品牌根基难免不被动摇。

资本信心不足,股东及高管扎堆减持

在产品市场遭遇信任危机的同时,资本市场对东鹏饮料的期待值也正在降温,股东减持现象愈演愈烈。

自2022年5月到2025年2月,东鹏饮料共计发布了6份股份减持公告。其中,公司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已发布5次减持计划,不到三年套现近42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君正投资分别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2024年1月、2024年10月宣告减持东鹏饮料股份,分别减持141.14万股、375.48万股、1083.41万股、605万股,对应金额分别为2.5亿元、6.79亿元、18.96亿元、13.26亿元。截至2024年年报,君正投资的持股比例为2.77%。

与此同时,东鹏饮料的多位高管也加入了减持行列。

2023年12月,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13位股东及董监高合计减持公司股份743.9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593%,套现近14亿元。

主要包括东鹏饮料原监事蔡运生、黎增永、陈义敏,原董事刘丽华、刘美丽、李达文,以及现任副总裁、非独立董事卢义富,财务总监彭得新。其中,黎增永、陈义敏为公司“元老级”人物,于东鹏饮料创立第一年(1987年)加入公司。

责任编辑:钟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
全部评论 0
1、大模型选股PK上线,DeepSeek、千问Max、豆包三大AI模型选股PK; 2、AI机会情报:7X24监控全网信息,AI智能评估投资价值; 3、题材库:数据库全面补全,免费查看人气龙头、产业图谱; 4、投资电报:重要信息7X24极速推送; 5、主力盯盘:看清主力动向、主力力度。
扫码立即体验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