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山业绩断崖式下滑,大股东减持9700万透露何种信号?

2025年2月13日,科创板血液净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山外山(688410.SH)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持股5.92%的股东珠海岫恒计划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减持2.92%的股份,按当前市值估算,套现金额约为9700万元。这是珠海岫恒继2024年1月减持0.81%股份后的第二轮撤离,这一举动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山外山作为血液净化行业的佼佼者,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然而,结合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出现了显著的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山外山的营收增速转负,同比下降了27.39%,这是近五年间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这一数据的公布,打破了公司此前维持的高增长形象,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血液净化设备市场分析报告》,山外山主营的血液透析机销量环比连续两季度持平,增长瓶颈已经显现,这意味着公司在核心产品上的市场竞争力可能正在减弱。

除了业绩下滑的困扰,山外山还面临着集采扩围带来的盈利压力。近年来,血液净化耗材的集采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1月开展的23省血透耗材联盟集采是我国血液净化耗材最大范围的集中采购项目。血液透析耗材作为血液净化耗材中的主要部分,成为了集采的重点对象。从降价幅度来看,2021年安徽省开展的血液透析器集中带量采购降价幅度较高,血液透析器每支平均从110元降至50元,最高降幅达到了76.7%,平均降幅也达到了53.9%。对于山外山来说,耗材销售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若全国集采落地,公司的毛利率或将受到明显承压,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同时,中国血液净化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市场整体保持了年复合12%的增长率,但格局正加速分化。外资企业在高端透析器领域凭借合成膜材料、全自动化生产等专利技术形成了绝对垄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三级医院采购中外资品牌占比超过了85%,外资企业在中国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68%增长至2024年的73%。此外,2021-2024年间,费森尤斯、贝朗等头部外资企业累计在华新增投资超过了50亿元,通过本地研发加全球技术导入的模式,进一步压缩了国产替代的窗口期。在这一背景下,血液净化赛道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山外山等国产厂商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二级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山外山所面临的困境。目前,山外山的股价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跌,且已跌破发行价。这一走势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估值体系正在发生重构。上交所的数据显示,近一年科创板公司大股东减持后60日内股价平均下跌了14%。由此来看,山外山未来或将面临更深度的估值回调。大股东珠海岫恒的减持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对这一担忧的情绪。

面对业绩失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采倒逼盈利重构等多重挑战,山外山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风险,避免盲目跟风炒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山外山能否重拾增长动力,实现逆境突围,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