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国1月CPI读数全面超预期且高于前值,显示去通胀进展受阻

文|韦昕澄 崔嵘 李翀 贾天楚 中信证券研究

美国1月CPI读数全面超预期且高于前值,价格上涨品类较广,这可能与企业年初调价行为有关,却也再度反映出美国通胀粘性悬而未决的状态,市场降息预期进一步延后。我们认为美国总体CPI同比在4月前或能因基数效应回落,但此后存在反弹隐忧。关税政策始终是一个风险点,加征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也不容易被提高石油产量、降低能源价格的方式所抵消。

事项:

美国1月总体CPI环比升0.5%,高于预期的0.3%和前值0.4%;核心CPI环比升0.4%,高于预期的0.3%和前值0.2%;总体CPI同比升3.0%,高于预期的2.9%和前值2.9%;核心CPI同比升3.3%,高于预期的3.1%和前值3.2%。

本份CPI读数全面超预期且高于前值,显示美国去通胀进展受阻。

美国1月总体CPI环比0.5%的升幅是2023年8月以来最高值,同比涨幅则是连续第四个月扩大,显示美国去通胀进展受阻。主要核心分项的读数也差强人意、价格上涨品类较广,在关税不确定性的阴云下再度引起市场对美国通胀风险的担忧。美国去年1月的CPI环比也曾出现“总体与核心皆超预期且高于前值”的情况,这可能与企业年初调价行为有关;相较彼时,我们目前更关注的是商品通胀受关税影响而反弹的隐忧,而更放心的是租金通胀的降温趋势。具体而言:

1)食品项环比增速由前值0.3%反弹至0.4%,其中家庭食品项和在外饮食项分别环比升0.5%和0.2%,前者与鸡蛋价格在1月环比上涨15.2%有关。

2)能源价格季调后环比增速由前值2.4%回落至1.1%,其中汽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季调后环比涨幅都为1.8%,电价则环比零增长。

3)核心商品价格环比升0.3%、是2023年5月以来最高值,其中二手车价格环比涨幅达到2.2%、对核心CPI环比构成6.5bps的贡献,医疗保健商品价格环比上涨1.2%,服装价格则环比下跌1.4%,新车价格环比零增长。核心商品是易受关税影响的分项,其后续走势值得留意。

4)住宅项(shelter)环比增速由前值0.3%反弹至0.4%,主因离家住宿项的环比由前值-0.5%反弹至1.4%,而更重要的主要住所租金(RPR)和业主等价租金(OER)则都维持了0.3%的环比增速,从而使住宅项同比延续回落趋势。我们依旧认为在租屋市场再平衡、市场租金涨价压力温和的环境下,CPI住宅项同比还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5)除住宅外核心服务(ex-shelter)的环比增速由前值0.2%大幅反弹至0.7%,与1月非农报告中平均时薪0.5%的偏高环比增速遥相呼应,其中运输服务项和休闲服务项的环比涨幅都较前值明显扩大、分别环比升1.8%和1.4%,教育与通讯服务项也环比升0.3%,医疗保健服务项则环比零增长。“巧合”的是,去年1月除住宅外核心服务项的环比涨幅也为0.7%,这可能与服务供应商在每年1月的年度调价行为有关。

通过抑制油价来抵消加征关税对通胀影响的方案“性价比”不高。

特朗普常将提高石油产量、降低能源价格视为解决通胀问题的方案之一,又表示关税是“保护国家利益的强大且有效的筹码”,我们相应对“通过抑制油价来抵消加征关税的通胀影响”这一想法的经济效率(“性价比”)做如下测算。Hale et al. (2019)发现美国私人消费支出(PCE)中有约10.7%可溯源至真实进口需求,Amiti et al. (2020)曾指出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几乎会完全被美国买家消化,我们又可通过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PCE细项数据算得私人消费中约有2%用于“汽油及其它能源品(Gasoline and other energy goods)”。这意味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特朗普政府既想加征关税、又想通过抑制油价来控制通胀,则美国每1ppt的有效关税税率升幅可能需要伴随油价约5%的跌幅,两者对通胀的影响才能相互抵消。

美国总体CPI同比在4月前或能因基数效应下降,但关税政策始终是风险点。

在上述Hale et al. (2019)的测算中,美国可溯源自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元区的真实进口需求分别占私人消费支出的1.7%、1.0%、0.9%和1.2%。考虑到美国政府现正对华加征10%关税,并计划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其中加拿大能源资源品加征10%关税),我们测算美国对中、加、墨加征的关税将分别提振美国通胀率0.17%、0.20%和0.23%。欧元区对美国贸易顺差较大,我们认为欧元区也可能成为被美国加征关税的主要目标,若美国对欧元区也加征10%的关税,则美国通胀率可能会额外受到约0.12%的推升。我们预计美国总体CPI同比或会因基数效应在今年4月前下降,此后可能会出现反弹,后续其走势将与关税加征的幅度和广度息息相关,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下降,其“边走边看”策略在此背景下也颇为合理,我们倾向于认为年内美联储保持观望。无论如何,本份偏热的CPI进一步推迟了市场降息预期,也可能会成为特朗普潜在新增关税政策的隐性制约。

风险因素:

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超预期;美国就业市场供需关系超预期;美国经济与贸易政策变化超预期;油价变化超预期;市场流动性或情绪变化超预期。

图片

图片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