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点名“傅园慧长白山被旅游车勒索”,假如不是傅园慧能解决得这么快吗?

随着2024年春节消费季的结束,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消费投诉报告。报告显示,在今年历史上最长的春节消费季,总投诉量同比下降13%,日均投诉量减少30%。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已经解决,反而在某些旅游消费等领域还存在很多“司空见惯”的问题。面对一个个消费者投诉案例,许多消费者难免发出“假如不是傅园慧能解决吗”这样的无奈叹息,而这些内容值得重新正视起来。

为进一步聚焦春节假期消费新形势、行业新变化、公众新诉求,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2月9日至2月18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数据显示,在2024年2月9日至2月18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2157万条,同比去年下降13%,日均约216万条,同比下降30%。舆情走势平稳增长,2月17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261万条,相较于去年峰值下降25%。

春节期间,人们的出行需求增加,而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却未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质量低下、旅游行程变动、旅游费用不透明等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中消协的高度关注。中消协点名了傅园慧在长白山旅游称包车被勒索、三亚返程机票价格过高、一家五口云南旅游同导游产生纠纷提前结束行程等现象,并呼吁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中消协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避免被欺诈。

数据来源:中消协;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2024年春节消费季的消费投诉情况反映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进步,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中消协指出,这些投诉案例暴露了地方监管执行力的不足,一些从业者长久以来服务意识的淡薄和对所谓行业“潜规则”的凭恃。此次“傅园慧被勒索”事件的火速解决,同“一家五口云南旅游同导游产生纠纷提前结束行程”形成鲜明对比,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角色代入感”,最终形成了“假如不是傅园慧呢?”的社会关切。

中消协的点名,无疑给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正如中消协报告中所说:“新的一年,公众消费信心、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大步提升,“泼天富贵”接不接得住、接不接得稳,是地方经济增长的巨大考验。地方监管部门需下猛药,加强从业人员“他律”,提升从业人员“自律”意识,实现市场规范和净化,让普通消费者能够舒心、安心、放心消费,不必成为傅园慧才可获得同等待遇。”

关键词阅读:中消协

责任编辑:刘彬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