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点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应对疫情冲击 维护金融稳定

  国新办于3月22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海通证券宏观姜超团队的解读:

  去杠杆释风险,金融风险可控。相比于欧美而言,当前中国的债务风险可控。首先,得益于17年开始的去杠杆,我国债务率连续3年稳定在250%左右,债务激增的风险已经明显释放。尤其是金融去杠杆积极有效,19年3季度末三大影子银行规模较17年萎缩了25%,当前股票市场杠杆资金总量较15年高峰下降了80%,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数量较高峰时期已经下降了1/3,19年底P2P运营平台数较16年底减少了87%。其次,从债务结构来看,政府债务仍低,可以转移杠杆。我国政府的债务率较低,未来可以继续举债,帮助企业部门转移债务压力。而我国企业部门债务规模虽然较大,但主要以内债为主,主要是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公开的企业债券占比较低,企业债务的违约主要体现为银行的潜在坏账,因而只要银行流动性保持充裕,爆发企业债务危机的概率就极低。

  货币宽松无虞,社融保持稳定。与海外市场相比,目前国内流动性仍较宽松。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定向降准,提供短期和长期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DR007、10年期国债利率、5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分别处在1.7%、2.7%和3.9%左右的低位,意味着国内无论货币市场、国债市场还是企业债市场,流动性都非常充裕。去年以来的LPR改革有效降低了实体融资成本。19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5.12%,较19年7月下降20bp。20年以来,1年期LPR报价又继续下调了10bp。随着央行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切换到LPR,预计未来实际贷款利率将进一步下行。央行更加注重使用结构性工具,融资整体保持平稳。疫情发生后,央行提供3000亿的专项贷款、5000亿的再贴现再贷款额度,有力精准地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效增加了实体经济流动性,1-2月社融增速稳定在10.7%、广义货币M2增速2月回升到8.8%,基本匹配GDP名义增速。

  外债风险较低,汇率保持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外债风险较低。疫情发生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2月结售汇顺差扩大至141.8亿美元,2月末外储达到31067亿美元。3月12日央行、外管局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净资产的2倍提高到2.5倍,显著改善了企业部门的外币融资。而目前我国外债规模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仅为65%,总体风险也较可控。经济恢复在即,汇率保持稳定。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不到2%,总体保持稳定。考虑到:国内经济状况好于海外,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海外货币宽松导致利差持续拉大,也维护了人民币的配置价值;加之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金融整体系统性风险较小,我们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

  海外影响有限,风景这边独好。中国股市和债市的估值都比海外主流市场便宜。截至3月20日上证综指的PE(TTM)只有不到12倍,远低于标普500的16倍,也低于德国、法国和日韩等主要市场指数的估值;3月以来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水平仍高达2.67%,也较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具有显著优势。近期国内资本市场受到了海外波动的影响,但债市几乎没有影响,股市影响也非常有限。3月以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高达近30%,而同期上证综指跌幅仅12%左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4bp,而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仅22bp。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情况与海外有所不同,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我们用一个月的居家隔离和经济的短期大幅下滑,将病毒基本消灭。截止3月21日,全国已连续4天没有新增本地或本地传染的病例。而国内的复工复产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多数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都已超过90%,中小企业开工率也已达到60%左右。2季度经济增长有望恢复到潜在增速水平。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了难得的避风港!

关键词阅读:海通证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