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ESG发展要有“三驾马车” | ESG专辑

  在第一期谈到了有关ESG的一点常识中提到了,2006年,在UNEP FI(金融倡议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其倡导的“负责任投资原则”支持各成员机构将ESG评价因素纳入投资决策的考量中。由此,ESG成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备受关注的投资策略。

  当然一个完整ESG链条不论从海外还是国内,涵盖范围从政策到投资实践,从经济到金融,从生产型企业到金融投资机构的多方面决策,需要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投资者、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经济金融决策部门在内的各方主体取得广泛的共识。

  所以,第二期我们从企业(本文主要讨论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本文主要讨论机构投资者)、监管机构三方面进行拆解。

  ESG与企业

  我们需要承认ESG投资发展非常依赖于被投资主体的信息披露,以利用这些信息对被投资对象进行分析,并对投资组合进行持续复检和调整。

  但在我国,获取被投资对象(主要是公司形态的各种企业)的相关信息还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关于ESG相关信息披露的专门要求,一些则散见于各部门法和一些规范性文件中,如《证券法》、《劳动法》或者协会等指引等。或是有一些企业自愿进行一些信息披露,但披露意愿不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问题进行规范,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引导,这种规范和引导不仅是推动ESG投资,其实也是公司法内在的要求,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落实方式。

  2006 年以来,A 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中国3797家A股上市公司拥有独立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的公司一共有945家(2018年报披露数据),整体披露率25%。其中,国企披露数量高于民企;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靠前的申万一级行业有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等;国企披露量高于民营企业,现实情况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责任报告披露率较低,披露成本较高。

  图1:2018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一(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图2:2018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二(企业所有制)

 

  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由于企业缺乏 ESG 信息披露的统一框架和健全的指标体系,导致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已披露的 ESG 报告信息价值较低,一些有意愿披露的企业由于缺少明确的导向而处于观望状态。 目前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描述性披露为主,偏重于宣传,对负面指标披露较少,不同企业披露数据差别较大。

  需要明确的是,ESG 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是推动中国 ESG 投资发展的第一要务

  ESG与投资者

  在海外,执行社会责任投资政策主要以大型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联邦政府、州或地方养老金、贸易联盟养老金计划和主权财富基金。这些基金集合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资产,从几百亿到上千亿美元不等。这些基金会投资于不同等级的资产,并在全球范围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投资人对最佳社会责任投资标准达成共识,共同合作以提升这一领域的整体水平。

  对于国内投资机构来说,目前大部分还在研究框架,很少机构有单独的ESG研究团队,甚至是完整的研究框架和逻辑。ESG投资的应用以负面剔除为主,正面选股占少数。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原副董事长屠光绍在金融界2019年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到:“重点是推动实践,中国企业和资管机构下一步可推进的工作上,如:与国际组织、联盟开展合作,进行责任投资专题研究;在二级市场,资管机构可一方面在不同的市场优先开展被动的责任投资的指数投资;另一方面在委托管理人的尽职调查中加入更多责任投资因素;在一级市场,可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发挥好作为集体经济投资人在促进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屠光绍的观点能够代表目前ESG理念在应用层的困惑,如何本土化,如何实践?

  2018 年 11 月,中基协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要求基金管理人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绿色投资情况自评估,自评估可以由内部专家或者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完成,基金管理人应每年将自评估报告连同《绿色投资分级自评表》及相关评价材料报送中基协,旨在培养长期价值投资取向、树立绿色投资行为规范。

  先推动实践起来比空想总是来得实在。目前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中以公募基金是推动ESG投资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公募基金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以及价值导向的作用。据公开数据统计,国内公募基金的泛ESG产品共有114只,其中名称中明确含有ESG相关主题的为6只,其余的存量基金名称中多为泛ESG概念,例如“环保”、“社会责任”、“治理”、“可持续发展”,此外鹏华基金、中银基金、汇添富基金拥有泛ESG产品最多。

  图3:公募基金已发行泛ESG概念基金产品数量图

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公募基金公司开发应用了ESG策略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聚焦环保、低碳、社会责任等主题。从可查数据来看,2003年银河基金的银河稳健基金产品的投资目标提出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ESG与监管机构

  与西方的责任投资由投资人需求推动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的责任投资,特别是绿色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政策自上而下的大力支持,进入加速发展期。

  伴随沪深港通陆续开通、MSCI 等国际指数纳入 A 股,外资在 A 股市场的比重逐步提升、 话语权逐步提高,国内对 ESG 投资关注度明显提高:政府从政策上和法律法规上逐步倡导绿色金融;尤其是 2018 年二级市场的商誉减值、违约、财务问题等的暴露,国内市场更加重视公司治理,部分投资者通过 ESG 剔除风险股票。

  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对ESG披露的推动:

  2007 年 4 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鼓励企业自愿通过媒体、互联网或者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方式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证券监管部门对 ESG 披露的推动:

  2002 年 1 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

  2008 年,上交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规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披露“公司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同年,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 2008 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上交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以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对其他公司采取鼓励原则。

  2017年12月,证监会正式颁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明确提出分层次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同时,鼓励公司自愿披露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止污染的信息。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

  2018 年 9 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了修订,增了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章节,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要求披露环境信息(E)、履行扶贫等社会责任(S)以及公司治理相关信息(G)

  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同样积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以驱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尤其是,2018年A股纳入MSCI将会给中国ESG投资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欧美ESG投资占总投资规模比例不断上升,因此预计未来将以一定比重随着外资进场而进入中国,从而影响国内ESG投资发展;另一方面,以MSCI为代表的ESG评价体系将较大程度补齐国内社会责任投资评价标准的短板,同时促进国内ESG投资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贝莱德是ESG投资中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之一,在如何把ESG理念从海外市场更好的引入问题上。贝莱德上海总经理陈婷在参加金融界2019年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通过各种方式,在社会各行各业倡导ESG,如政策支持、研究机构推动、媒体倡导ESG投资价值理念。第二,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让企业懂得ESG理念关键内核;第三,行使投资者的投票权,代表投资人对一些不践行ESG的企业,勇敢说‘不’”。

  陈婷所提到的正是目前能推动ESG国内发展的“三驾马车”,涉及到三方分别是监管、企业和投资者。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一期将分享的主题是ESG发展机会与阻力。

  最后,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相关资料,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ESG的发展:

  1、华泰证券ESG投资研究系列:海外/中国ESG投资全景手册:

  其中体系化谈到中国 ESG 投资的不足。信息披露的不足导致评级机构缺乏有效的评级依据,造成评级结果缺乏有效性,特别是中小企业 ESG 信息的缺失造成评级机构无法实现市场的全覆盖;评级机构对市场的覆盖不足以及评级结果的有效性不足导致指数编制公司无法实现 ESG 指数的多样性;由于缺乏投资工具,资管机构对 ESG 投资(正面选股)则缺乏手段。因此,ESG 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是推动中国 ESG 投资发展的第一要务。

  2、莫尼塔:如何将ESG融入投资决策流程?

  其中选取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资管管理进行案例说明,分别有全球最大的固收类资管PIMCO、全球最大责任投资机构Calvert、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创立的Neuberger Berman以及英国最大的对冲基金Man Group。通过对各家不同机构ESG时间案例分析得出一些共同点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ESG 企业 投资者 监管机构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