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券商图谋全资控股 本土化仍是挑战

  抢滩高端客户,发力并购整合或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参考策略之一。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以及证监会进一步松绑股比限制政策,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谋求在华拥有全资控股的证券牌照。

  在分析人士看来,外资金融机构谋求全资控股证券牌照,将是一场对经营模式、战略管理、执行力等话语权的全方位争夺战。目前外资在国内仍以控股合资券商为主,独资券商落地或还稍显遥远,且在基础客群获取、监管规则熟悉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小的本土化考验。

  多家外资积极响应

  10月15日,据媒体报道,花旗集团正计划在中国设立一家全资证券子公司,或开展经纪商和期货交易业务。

  具有同样表态的不止花旗一家。10月12日,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市场部总监何昕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法国兴业银行后续拟筹划在国内成立一家独资券商。目前公司还没有向监管机构递交设立独资券商的申请,具体执行预计要等到明年12月政策正式放开以后。

  实际上,从时间节点来看,两家外资机构谋求在华新设全资券商,与证监会释放股比限制松绑信号不无关联。

  10月11日,证监会明确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时点。其中明确,2020年12月1日,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开放时点已悄然提速,目前国内还未有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子公司。在《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等政策发布后,多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已获得证监会核准: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成为首批外资控股券商。

  或成为趋势所向

  外资在华全资控股券商尚属新鲜事物,但伴随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外资加速抢滩中国市场的长期趋势不改。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中是一个很大的动作。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具备良好成长潜力,外资表现出参与的积极性是必然的。”

  “允许外资在华新设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日后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外资机构来华开展人民币业务。”董登新表示。

  资深财经评论人左剑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亦认为:“外资以全资控股名义进入中国市场,预计数量会缓步增多。”

  “证监会已经放开股比限制,先前进入中国的合资券商,大多处于申请控股权的阶段。此种情况下,直接新设一家全资券商子公司,便可以一步到位,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上海一位证券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未来内资、外资券商,将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全资意味着将享有国民待遇。短期而言,外资机构难以达到蜂拥而入的程度,开放亦需要一个过程。”该人士补充道,关键是中国市场需要保持长久而持续的吸引力,充分展示自身价值及潜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外资参与的热情。

  在证券业内人士看来,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进入国内市场,有望带来“鲶鱼效应”。

  中原证券分析师邓淑斌认为,经营范围的放开有望改善目前已设立合资证券公司业务牌照单一的现状;对于国内证券行业竞争格局的短期影响相当有限,但有可能加剧国内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尤其是增加针对个别上市内资证券公司的并购重组机会。

  对本土券商而言,压力与动力并存。华东某中型券商营业部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引进外资的大趋势还是蛮清晰的,越来越多的外资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是开放的一个大方向,对证券从业人员来说是件好事情。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压力也比较大。”

  合资控股仍是主战场

  就以往经验来看,外资机构在证券领域展业主要以合资券商或合资控股券商为主。从字面上看,独资券商与合资券商仅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独资券商与合资券商存在较大差别。一般情况下,独资拥有独立经营的决策、品牌、人事等多方面的权限,自主性较强;而合资更多是充当战略投资者的角色,以赚取投资收益即投资增值为目的。除了经营目标、投资模式、服务对象的差别之外,两者在战略方向上也会有所区别。”

  控股合资券商,仍是先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发力主战场。除首批三家合资控股券商之外,据证监会网站披露,尚有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大和证券、星展证券等与境外机构相关的券商设立或控制权变更审批事宜处在排队进程中。

  根据外资股东属性,目前可以将我国合资券商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中金公司港股03908)为代表,第二类以中银国际证券为代表,第三类以瑞银证券、中德证券为代表,第四类以申港证券为代表。

  而现存的合资券商,若试图变为全资控股,似乎难以“轻装上阵”。“一是从参股,到控股,再到全盘控股,运作模式和人员架构需要重新调整,这需要时间来完成。二是与原本合作方切割,也需要一个过渡期。”左剑明认为,譬如花旗与东方证券港股03958)的“分手”,不仅在投行层面节点断开,还有QFII交易席位也需要另谋出路。

  董登新告诉记者,以往中外合资证券或基金公司,多为本土金融机构控股,在经营模式及战略管理等方面,外资金融机构话语权不够显著。在中外合资的体系下,外资亦缺乏一种执行力,同时在两种企业文化的磨合上也存在障碍或困难。对本土券商将带来一定冲击,主要体现在人才以及产品研发、业务创新能力上的竞争。

  因地制宜尚存挑战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即使在华拥有全资证券子公司,仅是走出第一步,未来所面临的本土化考验,依然不容小觑。

  “外资金融机构做大的短板就是基础客户群体不足,毕竟内资券商金融机构有先发优势,再加上撤销制定交易并不简单,所以群体培育并不容易。”在左剑明看来,外资券商可尝试走互联网模式,学习东方财富,或者直接收购兼并做整合。

  因地制宜具有可行性。“未来存在独资券商会尝试本土化策略的可能,即在坚决执行总部集团战略的同时,慢慢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去进行适当的策略及打法上的微调。”付立春认为。

  董登新对记者分析称,在高端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争夺上,外资金融机构具备较大竞争实力。内资券商除了需加大人才储备,做好产品研发、业务开发之外,还需尽可能提高金融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赢得更多优质客户的信任及认可。

  “目前来看,国内证券市场份额基本被瓜分完毕,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打法,很难说去大规模铺摊子或抢滩头,更多可能是把重心放在高净值客户的争夺上。”董登新表示。

关键词阅读:外资机构 外资金融机构 外资券商 中原证券 合资证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