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顾:新三板最重要的十件事(7月2日-7月8日)

  本周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103家截至6月29日仍未披露年报的公司,61家企业将被终止挂牌,对做市商的激励机制作出更为具体的表述。新三板融资难仍是痛点,改革渐成强音。

  股转公司:61家新三板公司下周起终止挂牌

  7月6日晚,全国股转公司披露了103家截至2018年6月29日未披露2017年年报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名单,并决定自2018年7月9日起,对其中的61家公司股票终止挂牌,这一数量远超去年被强制摘牌的18家企业。

  对于这些公司被强制摘牌后,如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全国股转公司称:“公司摘牌不影响投资者的股东身份,也不影响投资者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等股东权利。公司摘牌后,投资者可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约定的方式解决相关诉求。”

  对未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的公司,全国股转公司将实施分类处理:一是对于涉嫌存在违规及其他待核实事项的公司,为避免该类公司利用摘牌规则规避监管,全国股转公司将在相关事项处理完毕后,再启动终止挂牌程序。二是对于除上述情形外的挂牌公司,全国股转公司拟在履行完相关程序后终止其股票挂牌。

  股转公司:正研究设置单独的做市商激励约束机制

  全国股转公司7月6日以新闻发言人答问的方式发布信息称,正在研究论证设置单独的做市商激励约束机制,内容包括建立单独的做市商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做市行为进行评价、依托做市商评价结果对其进行正向激励等。

  新闻发言人表示,做市转让是新三板市场富有特色的转让方式,全国股转公司坚持并鼓励发展做市制度。“前期,做市业务已纳入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体系,对做市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现有评价角度和内容未能充分体现做市业务特性,不足以全面、客观反映做市商的做市水平。”

  发言人称,借鉴境内外市场经验,进一步促进做市商功能的充分发挥,全国股转公司正在研究论证设置单独的做市商激励约束机制。

  该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在现有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基础上,建立单独的做市商评价与激励制度。二是针对新三板做市制度特点,从成交量、报价质量、合规性等角度全方位对做市行为进行评价,引导做市商积极、合规做市。三是注重做市商评价结果的运用,考虑依托做市商评价结果,通过在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中对优秀做市商予以加分、适当减免做市商交易费用等手段,对做市商进行正向激励。

  证监会上半年作出159项行政处罚 同比增长41%

  今年上半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全系统共作出159项行政处罚决定,比去年同期增长41%;罚没款金额63.94亿元,在去年同期基础上再创新高,市场禁入20人次。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近日在证监会行政处罚工作会议上说,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证监会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77件、218件和224件,罚没款金额分别达11.03亿元、42.83亿元和74.79亿元,市场禁入分别为21人次、38人次和44人次。

  阎庆民表示,行政处罚依法全面从严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他指出,下一步将压实主体责任,敢抓敢管,真管真严,厉行法治,在执法精细化上聚焦发力;保持依法全面从严的执法高压态势,铁腕执法,重典治乱,让严惩重罚成为执法常态。

  IPO月报:过会率47% 3家新三板企业均被否

  7月6日消息,2018年5月21日至7月5日上会的企业共19家,最终,9家过会,7家被否,3家取消审核。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上会13家,7家过会,4家被否,2家取消审核;创业板上会2家,全部被否;中小企业板上会4家,2家过会,1家被否,1家取消审核。

  上会的19家企业中,有3家来自新三板,分别是波斯科技(830885)、五新隧装(835174)、微创光电(430198)。其中,波斯科技和五新隧装欲登陆主板,微创光电欲登陆创业板,均未成功过会。

  截至2018年7月5日,沪深一级市场IPO排队企业共计296家,其中,已反馈企业81家,已受理企业43家,已预披露更新企业161家,暂缓表决企业3家,中止审查企业8家。新三板IPO排队企业共计60家,其中,已反馈企业13家,已受理企业4家,已预披露更新企业41家,中止审查企业2家。

  新三板“融资难”仍是痛点 中关村企业最有融资优势

  近日,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分会与中搜网在北京举办了《2018年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成长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专项基金启动大会。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分会会长、中搜网董事长陈沛作主题报告。

  《报告》聚焦新三板深化改革,通过对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数据的深入研究,发现新三板的最大痛点仍是“融资难”,中关村新三板企业的整体实力优于其他区域,融资优势明显。

  2017年,中关村182家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共计使用37.22亿元研发费用,平均研发强度4.6%远高于全国创新层企业的3.36%;中关村960家新三板基础层企业去年共计使用60.36亿元的研发费用。与此同时,企业专利产出能力也不断提升,平均每家中关村新三板企业拥有8.04件专利申请量,还有2家企业申请了2件PCT专利。

  券商揭东河股份老股转让套路:借新三板定增名义 400余人接盘

  区别于其它受困于流动性问题的新三板公司,东河股份二级市场交易迅速活跃起来,到2017年年底,其股东户数由挂牌时的30户增加至111户。

  据近日东河股份主办券商财通证券曝出的消息,东河股份挂牌以来新增股东恐远不止“账面”上这些,其实际增加的股东户数恐已超400人,而活跃成交的背后,可能只是其控股股东老股转让打造出来的虚假繁荣,至于投资者手里的老股还有没有下一个人接盘,待考。

  赴港上市不是救命稻草:新三板易销科技启动IPO 股价连续2日下跌创新低

  自今年4月“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之后,多家挂牌公司跃跃欲试,新三板掀起了一股赴港上市热潮。6月29日“新三板+H””队伍再添一员,挂牌公司易销科技(831114)宣布启动赴港IPO程序。有意思的是,消息公布后连续两个交易日,易销科技股价持续下跌,创下新低。

  除了业绩滑坡、现金流枯竭,易销科技同时还是7家“新三板+H”概念股中市值最“迷你”的一家。截止目前,生物医药企业君实生物(833330)以近130亿的总市值居首位,“同行”成大生物以接近60亿的总市值紧随其后;中国康富、盛世大联分别以24亿、17亿的总市值排名第3、4位,寰烁股份、新眼光的总市值在4-5亿之间,易销科技以0.6亿元的总市值位居末尾。

  正如安信证券研报所言,赴港上市有门槛,需要相应的规模体量和标准。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无论是赴港股、A股还是美股上市,都需要自身资质优良,具备相应的规模体量和资质。

  资本市场不买账的情况下,业绩滑坡、市值迷你的易销科技能否顺利闯关港股,结局未知。

  内资企业赴港IPO近七成破发

  Wind数据称,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在上市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占比高达68.42%。

  天源集团、天平道合、汇付天下、欣融国际、杉杉品牌、雅生活服务和猎聘网都遭遇了上市首日的破发窘境。其中,雅生活服务和欣融国际上市首日的破发幅度更是超过20%。被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均已跌破发行价。

  上半年,总计257起递交港股IPO申请案例,同比增长33.16%;其中,101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同比增长46.38%。上半年在港上市中资股首发募集金额总计359.41亿港元,同比下降15.60%,首发市盈率(PE)中位数(剔除负值)为16.71,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新三板蓄势整固 迎改革渐强音

  走过2018年上半年,经历了一轮密集改革洗礼的新三板市场似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近6个月来,新三板市场规模与市值同步下降;交易活跃度明显减弱,估值水平重回历史低位;挂牌公司融资遇冷,市场流动性困境难解。然而,在新三板发展稍显疲态的同时,众多优质企业浮出水面,市场结构渐趋稳定,新三板存量经济时代或已来临。

  业内人士表示,基于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方针部署,有理由坚定看好新三板的长远发展。展望2018年下半年,伴随着市场改革举措的纷纷落地,未来围绕精细化分层和交易制度深化改革的市场建设将持续推进。

  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新三板市场步入发展新阶段

  经历前几年市场大扩容大发展之后,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行情平淡,整体回归理性。伴随着改革政策的密集发布,市场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挂牌企业通过严监管及差异化分层逐步实现优胜劣汰。

  蜂拥申请IPO的热潮已然不再,挂牌企业开始更多地审视自身,选择合适的道路发展。在市场整体估值下降的过程中,优质企业的价值凸显,点燃上市公司来新三板淘金的热情。

  展望下半年,在从国务院到央行等各部委都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成为下半年新三板改革的重心。可以期待,下半年新三板将以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改革,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伴随着各项改革的落地,市场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市场生态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挂牌公司的融资环境也将逐步获得改善。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