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创益:内生动力和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在于发展产业

  金融界网站讯 5月26日,由金融界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上市公司助力‘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市西南财大光华校区举行。此次会议聚焦精准扶贫理念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领域的发展变化,分享经验、激发创新、联结更多行动力量。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囊括了产学研各主体在精准扶贫领域的观察者、研究者、实践者。同时,来自国务院扶贫办、证监会扶贫办、四川证监局等政府机构相关负责领导全程参会,与近四十位学术界、企业界代表深入交流,探讨资本市场助力精准扶贫的产业逻辑与模式创新,开启了社会各界力量勠力合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路径。

  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创益”)副总经理罗震世在“内生动力与防返贫长效机制”主题研讨中表示,增强内生动力和防返贫的根本途径和长效机制在于发展产业。

  “地方政府、企业以及贫困人口都参与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来,才能实现内生动力的增长和永久脱贫。” 罗震世如是说。

  国投创益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集团”)的全资公司,是负责运营管理国家民生类产业投资基金的专业机构。国投创益目前管理的两只国家产业扶贫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以及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目前基金总规模182亿元。罗震世表示,这两基金的资金来源就决定其“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必须投资于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带动精准脱贫。”

  通过三年的投资管理实践,国投创益初步探索和总结了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产业扶贫的管理模式,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个保障”、“四位一体”和“五个标准”的“一二三四五模式”。

  “所谓一个目标,即基金投资的总目标就是要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两个原则,一是基金投资项目必须具有社会效益,尤其要与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对接,具有扶贫带动效果,二是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和有效回收;三个保障,即建立有效的基金治理体系、法人治理结构和稽核监控系统;四位一体,就是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优势资源+贫困人口;五个标准则是投资决策科学化、团队建设专业化、投资管理信息化、投后管理增值化和企业形象品牌化。” 罗震世进一步解释道。

  据罗震世介绍,截至2018年5月25日,两只基金共完成投决项目84个,投资金额118亿元。这些项目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地区,实现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加大了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投资支持力度,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在“三区三州”投资12亿元;在原中央苏区及革命老区投资16.4亿元,其中在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投资6亿元。与此同时,央企扶贫基金还在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贵州、青海、河南、云南等9个省份设立了央企扶贫子基金,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积极性。目前,国投创益通过直接投资、在重点省份设立子基金、发起扶贫基金联盟等方式,引领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00亿元投入贫困地区相关产业。据预测,上述投资项目建成达产后,可直接或间接带动24万贫困人口脱贫,每年为贫困人口增收15亿元,每年为贫困地区增加税收13亿元。

  同时,国投创益注重发挥基金投资项目之间的产业协同和区域协同,通过投资项目在贫困地区打造了七大产业扶贫平台,包括现代农业平台、资源开发平台、清洁能源平台、医疗健康平台、产销对接平台、产业金融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等,七大产业扶贫平台将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发挥积极作用。

  罗震世表示,今后国投创益将继续加大基金投资和产业扶贫力度,助力精准脱贫。一是要继续开展基金募资工作,同时通过产业基金联盟,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在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投资;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扶贫的绿色通道,积极推动基金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募集更多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三是发挥国家产业扶贫基金品牌优势,继续引导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到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投资。

  “我们将以中央扶贫攻坚战略为引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把产业基金扶贫工作做得更好、更实,造福广大贫困地区和更多贫困人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罗震世最后表达了国投创益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决心。

关键词阅读:精准扶贫 国投创益 央企扶贫基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