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颓势不减 双汇发展高管又变动了

  国内肉制品行业龙头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发展”)高管再次变动。近日,技术出身的马相杰晋升为总裁,取代了老将游牧。

  高管频繁更换的背后,是双汇发展近年来业绩的颓势。

  2017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同比均处于下降趋势,特别是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跌幅达18.2%。

  现在,这个严峻的现状压到马相杰肩上,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如何对企业进行转型以及对进军海外业务的整合。这位技术派出身的新任总裁,从幕后走向前台,从研究走向管理,他能否驾驭双汇庞大的管理层团队,扛起转型大旗?

  高管频繁变动

  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双汇发展的高管层可谓是动荡频频。

  2016年11月,副总裁李红伟因个人原因辞职。

  2017年2月,副总裁宋保国因个人原因辞职。

  2017年5月8日,副总裁刘清德因个人原因辞职。

  三位副总先后辞职,皆是“个人原因”。

  “双汇发展的营收与利润下滑,以及品牌策略的不断调整,颇有倒逼双汇发展高管变动之意。而马相杰上位,对于双汇发展内部来说,可谓没有任何悬念,毕竟他曾为之立下汗马功劳。”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那么,马相杰究竟是何方神圣?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担任双汇发展总裁前,马相杰曾担任副总裁及生鲜品事业部总经理。2012年,双汇发展曾经历“瘦肉精”事件重创,马相杰恰恰是在同年成为双汇发展鲜冻品事业部的总经理。其任职期间,生鲜品事业部营业收入在2016年已占到总营业收入的61.2%,比 2011年的35.7%增加近一倍,可以说双汇发展的主营业务构成实现了大逆转。生鲜品事业部近年来成功的经营拓展和地位上升,可能是马相杰担任双汇发展总裁的重要原因。

  中国食品(港股00506)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对于双汇发展而言,业绩下滑主要是产品组合、产品创新方面出了问题,此时选择做研究出身的马相杰,总体方向是对的。但马相杰作为技术派,领导能力可能会偏弱,加上双汇发展内部派系较多,想扭转双汇发展的局面,还需要时间沉淀。

  业绩低迷自救难

  双汇发展财务报表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3.39亿元,同比下降2.67%;净利润31.51亿元,同比下降3.85%。对于业绩双降,双汇发展方面并未解释原因。

  朱丹蓬表示,双汇发展业绩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从品类来讲,消费升级后,消费者会抛弃猪肉制品,选用羊肉、牛肉、海鲜等食材;其二,从品牌来讲,金锣作为行业“老二”在步步紧逼,抢占了双汇发展的不少市场份额。

  面临如此局面,双汇发展选择的自救方式是“买买买”。

  在国内肉制品行业普遍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双汇发展的母公司万洲国际(港股00288)几年前就将眼光放在国外。

  2013年,双汇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

  时隔3年,双汇收购美国肉制品公司及生猪养殖场PFFJ和Champ;

  2017年8月,双汇将4家波兰肉制品公司收入囊中;

  2017年9月,双汇收购两家罗马尼亚肉制品公司。

  短短4年内,双汇发展就完成4次海外并购,在“买买买”上决不含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食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做大做强是普遍手段,双汇发展的竞争对手得利斯等都曾走出国门,但如此密集的收购确实少见。

  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汇发展大肆收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并购开拓新渠道和新市场,以及从国外进口猪肉以此来抵消国内生猪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但是,若遇到国内生猪价格下降,国际生猪价格不变或上升的情况,业绩恐再次下滑,这种风险可能随时会发生。

  朱丹蓬认为,如此快速的海外并购完成后,双汇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合这些收购的企业,而整合成效也未知。

  海外并购并没扭转颓势,换帅能否令双汇发展打破市场困境?记者就此问题向双汇发展发去采访函,双汇发展相关人士并未正面回复,只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关键词阅读:双汇发展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