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监管总局网站,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简称《指引》),形成《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增强银行的运营韧性,提高市场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自2023年以来,监管层就通过多维政策组合拳推动银行业转型。2024年7月《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实施后,平安银行相关科技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4.3%;此次新的《办法》明确利率、汇率等四大风险管控标准,要求商业银行实施限额管理制度。
在“风险管理”的同时,监管层也在帮银行业“强身健体”。2023年央行推出永续债扩容计划,工行当年发行600亿元永续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3.12%;2024年《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要求四大行附加资本要求达1.5%,建行利润留存补充资本286亿元。
此外,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也逐步优化。2023年6月、2024年9月两次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商业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缓解了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焦虑,负债成本同比下降。2025年4月互联网助贷新规则进一步规范高成本负债来源。
在上述系列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盈利预期逐步改善。2024年中行分红比例提升至32%,创上市以来新高,同时不良贷款率降至1.25%;宁波银行2024年累计核销不良资产89亿元;2025年邮储银行发行300亿元可转债补充资本。
展望后市,机构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回升至5.8%,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与中间业务扩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万亿元。其中区域性银行更具弹性,预测2025-2027年优质城商行复合增速达8.3%,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称,目前银行估值仍处历史低位,随着银行高分红延续、股息率提升,银行板块的防御属性与配置价值显现。可关注风控领先的国有大行与特色化经营的中小银行、城商行。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