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超”常规赛已战罢三轮,累计吸引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第三轮比赛平均到场观众1.5万人,较首轮翻番,已远超中甲联赛的场均观赛人数。
从“村超”到“苏超”的相继火爆出圈,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带动效应”,而这背后,则是近年来政策面持续推进国内的体育事业,以国民“强身健体”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发展。
2023年《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将体育健身纳入社区公共服务标配;
2024年《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体育公园建设,相关企业获得场馆运营订单增长预期;
2025年《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更提出足球产业占体育经济比重提升至40%的目标。
在地方上,江苏省将城市联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配套文旅消费折扣等措施,实现端午假期主场城市银联消费增长14.63%,广东则通过大湾区赛事联动,2023年体育产业规模已超7300亿元。
数据显示,依靠“文旅+体育”模式,“苏超”联赛仅凭10元的门票,就撬动了18亿消费。其中,常州恐龙园对客队球迷免票,盐城推出“观赛+特产”套餐,带动端午假期省内景区预订量增长305%。而相关赛事也带动了草坪、器材的设备更新需求;以及场馆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乃至体彩数字化业务的创新。
展望后市,相关机构测算,“苏超”的经济带动系数达1:13,远超旅游业1:8的水平;预计2025年中国足球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40%;普华有策则指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规模有望达7万亿元,GDP占比突破2.5%。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称,当前体育板块PE中位数处于近三年低位。随着政策对体育赛道支持度持续提升,叠加青年消费群体扩容,体育板块有望迎来“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效应”。可关注体育相关基础设施龙头、智能装备、相关运营服务商的机遇。




- 游戏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AI应用助推下未来或出现降本增收机会
- 估值超100亿!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C轮融资落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集结杭州
- 稀土出口许可审批进程加快,保障全球生产供应链稳定运行
- 4月销售额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电子半导体2025年或正迎来全面复苏
- AI算力需求拉动下,高效散热技术领域有望加速发展
- 机构称三星减少DDR4供应,DDR4可能供不应求到第3季度
- 美联储继续暂停降息,滞涨担忧利好黄金走势
- 折叠屏手机迎风口!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望年内生产,详解折叠屏市场机遇
- 重磅突破,智能眼镜产业迎来爆发元年,全球首个支付功能上线掀起投资热潮!
- 三大厂商退出DDR4,存储芯片涨价潮再度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