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千寻智能首款商用机器人Moz1集成26自由度全身力控,功率密度超特斯拉Optimus 15%,计划2025年落地服务、工业场景。
光大证券指出,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呈现三大趋势:
1、具身智能技术突破:千寻智能研发的VLA Spirit v1已能在柔性物体操作(如叠衣服)中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2、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产品推动技术迭代,国内企业如优必选、新松机器人已在教育、医疗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3、资本集中涌入核心环节:华为哈勃、招商局创投等机构近三年累计向机器人领域投资超300亿元,重点布局传感器、精密减速器、AI算法等上游环节。
而上述成就离不开政策面的持续加力扶持。
2023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倍目标,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
2024年更设立100亿元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金,重点扶持人机交互、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
2025年则推出机器人产品准入“白名单”,深圳、上海等试点城市对采购国产工业机器人给予30%补贴。
统计显示,政策带动下,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首超50%,服务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87%。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
展望后市,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300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28%。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人形机器人占比提升至25%。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称,截至2025年4月,机器人板块动态PE为42倍,低于近三年均值(55倍),处于历史30%分位。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叠加技术迭代周期,2025年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拐点。可关注具备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场景落地验证的企业,以及具身智能技术先行者。




- 游戏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AI应用助推下未来或出现降本增收机会
- 估值超100亿!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C轮融资落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集结杭州
- 稀土出口许可审批进程加快,保障全球生产供应链稳定运行
- 4月销售额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电子半导体2025年或正迎来全面复苏
- AI算力需求拉动下,高效散热技术领域有望加速发展
- 机构称三星减少DDR4供应,DDR4可能供不应求到第3季度
- 美联储继续暂停降息,滞涨担忧利好黄金走势
- 折叠屏手机迎风口!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望年内生产,详解折叠屏市场机遇
- 重磅突破,智能眼镜产业迎来爆发元年,全球首个支付功能上线掀起投资热潮!
- 三大厂商退出DDR4,存储芯片涨价潮再度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