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取得新进展,多家加速推进量产!2027年将成关键之年

来源:光大证券微资讯

固态电池迎来新进展,多家公司明确量产时点!

4月14日,长安汽车通过互动平台对外表示,公司加速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此前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宣布,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的光启电池计划在2027年面世。

在国际市场上,大众、宝马等汽车巨头持续加码固态电池。2024年大众已经与美国固态电池材料商QuantumScape达成协议,计划将新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产业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预测,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上车,全固态电池真正达到1%市占率的规模化阶段,可能仍要等待5-10年。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固态电池行业最近进展,探索行业发展趋势。

1、多家车企披露固态电池进展,产业化进程加速

新能源汽车时代,动力电池技术是永恒的核心话题。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液态电池性能是行业难题。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进步,正极材料潜力已被积极挖掘,电解液、负极材料日益成为技术攻关的方向。传统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效率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解液。

此时,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就成为锂电池巨头努力的方向,这也成为部分车企抢占市场的“杀手锏”。

4月14日,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回答了投资者关于固态电池的提问,明确了公司固态电池的量产节点。长安汽车表示,公司致力于让用户实现“能源自由”,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未来两到三年,多家车企或锂电池厂商均有望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4月10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宣布公司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早在2024年,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联手打造的半固态电池光年电池便实现了量产上车。光年电池将锂电池同等重量载电量提升30%,可实现高温不可燃,充电12分钟续航400km,固态电解质包裹超高镍正极。

根据清陶能源的介绍,光年电池采用了“高离子电导率、耐高温固态电解质”以及“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这比此前常用的“果冻”电解质技术有了较大的内阻优势。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还透露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节点,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光启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光启电池可以实现在针刺及200摄氏度热箱场景下不起火、不爆炸,在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过90%。

2、固态电池或呈现“三步走”发展,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布局

3月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召开,固态电池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始于2027年至2028年,到2030年将实现规模产业化。此前欧阳明高前瞻了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向,2025年-2027年,要实现200-300Wh/kg的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7年-2030年,逐渐实现400Wh/kg的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30年-2035年,借助人工智能平台来攻克锂负极材料技术,这就可以实现500Wh/kg的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认为,2025年将推出全固态电池样车,2027年有望达到百辆至千辆的示范运用,2030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2035年迎来大规模量产,届时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或达700Wh/kg。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表示,公司旗下电池厂商蜂巢能源研发的软包固态电池电芯,已经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

太蓝新能源也提出了固态电池推进时间表,2026年将开启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工作,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

传统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布局。宁德时代此前已经将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千人规模,并发布了多项固态电池专利。

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锂电池公司CTO孙华军表示,公司有望在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将大规模上车。

2024年11月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了报告《2024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半固态电池2024年出货量猛增至7GWh,全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在2028年达到1GWh级别。GGII预计,2030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65GWh,2035年甚至达到300GWh。

固态电池目前仍未涌现出确定性的技术路线,GGII统计发现超6成企业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占比约40%,氧化物比例达到35%,其余则为多种其他技术。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赛力斯、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亿纬锂能广汽集团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北汽蓝谷天齐锂业龙佰集团国轩高科璞泰来欣旺达天赐材料等。

(本文首发于2025年4月15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
全部评论 0
1、大模型选股PK上线,DeepSeek、千问Max、豆包三大AI模型选股PK; 2、AI机会情报:7X24监控全网信息,AI智能评估投资价值; 3、题材库:数据库全面补全,免费查看人气龙头、产业图谱; 4、投资电报:重要信息7X24极速推送; 5、主力盯盘:看清主力动向、主力力度。
扫码立即体验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