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健全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156家“白名单”企业率先受益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月2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

官方报告披露,我国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行业仍然面临回收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2024年重启了暂停已久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申报机制(已公布156家“白名单”企业),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地方上,安徽省日前印发通知,到2027年创建一批省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群。

产业层面,宁德时代上汽集团近日官宣在整车及电池后市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涵盖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等多个方面。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1200万辆新台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激励,也将有利于未来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官方提高行业门槛,去年发布“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文件”,对相关企业的选址、综合利用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已入局”的企业来说,更有利于其“抢占市场头部地位”,获取“更高利润”。

展望后市,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5年我国退役电池将超过100万吨,市场规模预计超330亿元。考虑到电池6-8年的服役周期,再加上最近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的回收量有望突破830GWh,市场空间直接超千亿元。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指出,当前,头部锂电回收企业相关工艺不断进步,锂回收率逐步提升,有望迎来更大的成长机遇。而在锂价企稳背景下,期货现货价差收窄、“废料换原料”等创新合作模式有望稳定回收利润。如今政策面再次发力,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