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手出台重磅政策,新型储能站上风口!锂电池行业打造第二增长极

来源:光大证券微资讯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新型储能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回顾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磷酸铁锂电池占据市场主体。与锂电池整体相比,储能电池发展速度更快,逐渐崛起为锂电池行业的第二增长极。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将进入市场化阶段,主动配储需求将释放,这将继续提振储能电池的需求。

1、八部门发布重磅政策,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将为新型储能制造业平稳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根据《行动方案》,新型储能制造业以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为主要领域,也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统等环节。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体系加速完善,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聚集格局基本形成。产品性能显著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行动方案》提出多项举措,包括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行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实施示范应用场景拓展行动、实施产业生态体系完善行动、实施贸易投资合作提升行动、保障措施等领域。

在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锂电池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长寿命高容量先进活性材料技术、高效补锂技术攻关,发展高附加值辅材产品,重点布局大容量高安全储能电池、高功率电池、全生命周期高能效电池、储能用固态电池、全气候低衰减长寿命电池、高一致性电池系统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

2、锂电池迎来第二增长极,储能电池长期受益于市场化改革

《行动方案》全方位推动新型储能发展,锂电池行业将迎来关键的机遇。锂电池不仅占据了动力电池的主体地位,也成为新型储能电池的主要选择。

此前知名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根据白皮书的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增64.9%,总量高达369.8GWh。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厂商出货量达到345.8GWh,市占率高达93.5%,较2023年提升2.6个百分点。

细究储能电池产品,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最高。2024年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市占率高达92.5%,出现了全面铁锂化的趋势。储能电池下游应用集中在电力系统储能,占比达到83.3%,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基站储能等。中国锂电池巨头占据着储能电池市场的主体,与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不同,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成为单一巨头,市占率高达29.5%。亿纬锂能、厦门海辰、比亚迪、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等厂商市占率排名靠前。

与锂电池整个行业相比,储能电池发展更加迅速。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545.1GWh,同比增速约为28.5%,远不及储能电池64.9%的增速。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051.2GWh,同比增长21.5%,占锂电池整体市场比重回落至68%。

储能电池之所以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与产品价格保持低位、强制配置储能政策关系较大。根据央视网的报道,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不得将配储作为项目的前置条件。此前强制配储导致储能设备利用率不高,市场化改革之后或将出现新能源上网电价波动较大的情况,这将带来主动配储的需求。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储能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德业股份、国轩高科、天赐材料科达利格林美璞泰来中伟股份先导智能厦门钨业恩捷股份湖南裕能天能股份新宙邦等。

(本文首发于2025年2月18日)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