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进入“集中落地期”,国产“光刻胶”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成长
日前,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 A光刻胶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有望开创国内半导体光刻制造新局面。
尽管相关消息显示,这款国产光刻胶仍然不算“顶尖产品”,但其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对“打破‘卡脖子’”的意义相当重大。
据介绍,该产品相较于国外同系列产品UV1610,T150 A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到120nm,且工艺宽容度更大,稳定性更高,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业内指出,这是我国首次攻克合成光刻胶所需原料和配方,对我国逐步改变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受制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光大证券分析,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中KrF、ArF光刻胶对外依赖最为严重,国产化率均仅在1%水平。由于光刻胶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国外企业对其原料和配方高度保密,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超90%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厂商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处于国产化加速期。
据悉,多家国内公司均有G/I线、KrF、ArF胶布局,开发重点为普适性光刻胶和技术难度较低的成熟制程光刻胶,使产品导入后能大范围应用,在产品开发和验证上持续与下游晶圆厂进行积极协作。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指出,距此前官方披露“国产28纳米光刻机”相关消息不久,国产光刻胶也来了,相关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进入“集中落地期”,不仅将带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加速整个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
具体到A股市场,在股市整体休整阶段,类似“光刻胶/光刻机”这样具有“自主创新”概念,且“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的“稀缺品种”,有望获得长线资金的重点关注。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晶瑞电材、怡达股份、国风新材、双乐股份等。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default.png)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emoji.png)
- AI医疗加速落地!华为瑞金病理大模型发布,病理诊断智能化加速
- 中芯京城二期投资超500亿,产业链受益
- 平安带头增持!多重利好共振,银行板块有望估值修复
- 马斯克再次出手,AI技术加持之下游戏行业或将迎来颠覆式创新
- 9家电力央企接入DeepSeek,已有超200家头部企业完成技术接口集成部署
- 八部门联手出台重磅政策,新型储能站上风口!锂电池行业打造第二增长极
- 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全面升级,机构:量产新纪元+DeepSeek成功,人形机器人从理想走进现实
- 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 微信确认接入DeepSeek,机构:算力云服务商有望获益,流量入口加速AI渗透
- 多地宣布已将DeepSeek应用于政务系统,政务云有望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