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主动拥抱AI”,算力中心建设大提速,产业链受益

在日前的2024北京移动算力网络大会上,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正式投入使用。该算力中心北京节点占地约57000平方米,部署近4000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33%,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P。

一场由于OpenAI“停止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API(应用程序编程的接口)使用”,引发的多家国内大模型厂商上线相应“搬家方案”的浪潮,也预示着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与“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对算力需求的“庞大市场”。

得益于大模型让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如今每年对算力的需求增速是10倍。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加速计算从此前20%左右的占比到了去年超过1/3的占比,就是算力的发展速度。

按照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我国将在2025年底建成50个智算中心。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智算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 18.5%。而从市场规模看,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664亿元,同比增长82.5%,凸显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关机构预测,到2027年之前,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国资委提出,央企要主动拥抱AI带来的深刻变革,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相关厂商也在加大投入。除了在北京建设算力中心节点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表示,大力拓展算网数智业务,着力加强数字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则明确,到2025年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具体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分析称,随着“人工智能+”的落地,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全球对于通用算力、AI算力需求不断加大,国内相关企业正深度参与国内算力工程建设,大量的应用场景将持续落地,围绕算力建设的相关软硬件企业或将受益。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会畅通讯万兴科技安诺其昆仑万维等。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