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双雄齐刷新高!诺和诺德减肥药在华获批上市,国内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

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用于长期体重管理在中国获批上市。诺和诺德表示,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能够实现平均17%(16.8kg)的体重降幅。

此次获批的司美格鲁肽适用于超重和肥胖症患者,包括初始BMI大于等于30kg/m²或在27kg/m²至30kg/m²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患者。

图片

受到利好消息影响,减肥药双雄均创历史新高,诺和诺德收涨3.25%,报146.91美元;礼来制药收涨1.63%,报904.61美元。

中国减肥药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减肥药市场的潜力巨大。据机构预测,未来6年中,中国的糖尿病(和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1倍以上,超过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野村预测,中国的GLP-1类药物市场或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糖尿病与肥胖作为慢性病大病种,拥有广阔的市场。预计到202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群预计将达到5.61亿人,肥胖患者群体数量将更大,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5亿人受肥胖症状的困扰。

据悉,司美格鲁肽与人GLP-1同源性高达94%,司美格鲁肽分子的安全性得到广泛的验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540万患者使用。诺和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一过性胃肠道不良反应。

近期的研究数据显示,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四年,可以有效维持减重效果,平均体重减轻10.2%,腰围缩小7.7厘米,证明了该药物在长期减重治疗中的有效性。此外,司美格鲁肽的使用还与心血管健康改善相关,不论患者的起始体重和减重程度如何,均能带来心血管益处。这项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司美格鲁肽的长期治疗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司美格鲁肽因显著的减肥效果和名人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公开推荐而广受欢迎,市场需求激增,甚至出现全球供不应求的情况。诺和诺德也因此收益颇丰,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高达1540亿人民币,其中诺和盈的销售增长了407%,达到46亿美元。为满足市场需求,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1亿美元扩大产能,包括在美国建设新的制造工厂,以增强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

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

事实上,司美格鲁肽并非第一款在中国获批用于减肥适应症的GLP-1RA。2023年7月,华东医药(000963.SZ)的利拉鲁肽获批,拿下首个国产GLP-1“减肥针”,国内获批速度反超原研药。同一个月内,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用于超重/肥胖。

不过,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不同的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注射频率为每日1次,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半衰期仅为11分钟,每日需要给药3次。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来看,诺和诺德的产品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光大证券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其中同时获批减肥药与糖尿病两个适应症的产品,则只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

从研发进度来看,国内GLP-1类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还有信达生物的mazdutide注射液、常山药业的Aibennatai注射液、派格生物的PEGylated Exenatide注射液等。

此外,光大证券还指出,随着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的拓展,诺和诺德GLP-1多肽药物持续热销,促进了多肽创新药研发热。合成工艺方面,化学合成法中的固相合成法是多肽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方法,具有提纯难度低、自动化生产程度高等优点。多肽CDMO领域有望受益于多肽创新药研发热,国内相关企业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等。多肽API领域有望受益于原研药物专利到期,部分企业亦布局有自主产品,国内相关企业包括圣诺生物诺泰生物翰宇药业海翔药业等。随着国内GLP类药物研发推进,以及海外GLP类药物专利逐渐到期,看好国内GLP创新药企业与原料药及上游产业链相关标的,推荐恒瑞医药药明康德(A+H),建议关注信达生物、圣诺生物、诺泰生物、蓝晓科技纳微科技等。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