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 中特估概念是什么?(附十大概念股)

  “中特估”全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中特估”概念主要以央企、国企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主,涉及通信/计算机、建筑、能源/电力、军工、银行等板块,多为具有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特点的价值蓝筹股。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下滑,政府需要寻找其他可行的财政收入来源。通过提高国企的规模和经营效率,增加税收收入和利润上缴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国企考核机制从“两利四率”转向“一利五率”,兼顾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有助于做大做强央国企。除此之外,股权价值提升助力债务化解,信贷融资成本的压降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信用保障都是估值重塑的有利因素。

  结合过去三年ROE和市场表现,证券之星筛选了十大概念股。如下图所示:

  4月14日热点题材 | 中特估十大概念股

  (附点评)

  热点题材 | 中特估概念是什么?(附十大概念股)

  其中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远海控市场关注度较高,下面为大家简单评论这三只个股。

  中国移动:此前市场更多的将三大运营商作为提供基础服务的公用事业个股,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营商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

  伴随着数据确权和商业化,喊了几年“数字化转型”的运营商,拥有了将手中大量数据变成真金白银的可能。并且随着云和5G等技术的发展,电信巨头们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电信业务的天花板。三大运营商们也反复向外传达着,自己已经不是昨日那个自己的强烈信号。

  中国海油:其核心竞争力是桶油成本。自2014年以来,中国海油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桶油成本由2013年的每桶45美元下降至2021年的每桶29.49美元,降幅达到了34.5%。

  此外中国海油还有一个看点是伴随着常年较高的资本开支,中国海油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

  中远海控:众所周知的周期之王。2022年净利润超过了千亿,但在中远海控亮眼的业绩之下,却暗含着业绩两个季度下滑的隐忧。虽然中远海控做了许多努力熨平周期,但来自行业的巨大周期性依旧困扰着中远海控。

关键词阅读:热点题材 |

责任编辑:郭亮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