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亿“超额储蓄”,何去何从?
最近,有个“超额储蓄”理论变得非常流行。
美媒说,“超额储蓄”这笔钱,是被压抑的需求,很有可能被用来报复性消费,他们很期待看到香奈儿卡地亚门前再排起长队。
专家说,这笔钱如果老百姓能拿出三分之一来买房子、搞装修等等,中国经济就能恢复。
很多研究报告也指出,这笔钱如果投股市、房地产、消费,超额储蓄变为超额消费,那经济的修复就没啥问题了。
那么,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这笔钱是什么钱。
大家都知道,三年疫情,三年封控,对我们的经济影响很大,大家都没钱消费,也没机会消费了。这三年,我国的货币增量,都在超规模的20万亿以上。尤其是2022年,去年的货币总量M2余额比上一年增了28.14万亿。摊到14亿人口头上,相当于按每个人头印发了2万的票子。你有感觉到吗?没有吧。那这笔钱去哪了?
大把的钱都被存起来了。
每年,老百姓都要往银行里存钱,同时也要从银行借一部分钱,往年,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并不是很大。但在过去的2022年,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这中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2021年的这个数据是9.9万亿。
这意味着,2022年,我国居民有逾7万亿的超额存款,历史罕见。于是,市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存款激增的局面,叫“超额储蓄”。
那么这笔钱真的能带来报复性消费,提振经济吗?
首先,这笔钱并不是都能够用来消费的。超额存款从哪里来,就是老百姓购房、消费支出的下降和投资性支出的减少,这是老百姓自己的资产配置,是一种避险行为。而现在信心都还没完全恢复,怎么可能全都拿去消费呢?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一下,是什么人在存钱?
有不少数据分析表明,在这批存款中,很大部分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这意味着什么?有钱拿去存的还是有钱人。
而这些高收入群体,虽然说他们的消费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要低于中低收入人群的。所以这群人的储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总体消费的增长,也换不来五万亿房产销售额。
所以能恢复经济的,显然不是这7万亿超额储蓄。要修复消费,除了发钱,就是提升老百姓们对收入预期、收入来源的信心。要是工作不稳定、工资又降个不停,谁还敢动压箱底的钱啊。
毕竟,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钱是用来过日子,而不是“救市”的。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