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技术空白!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US助力加速迈向碳中和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透露,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将于4月中旬投用,届时每年预计可封存30万吨二氧化碳(CO2),累计达150万吨以上,相当于100万辆轿车的排放量。据悉,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实施,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被世界公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在2020年前都还只是以小规模CCUS项目为主,缺乏具有决定性的百万吨级以上项目,商业推广进程滞后,但随着“双碳”目标提出,绿色低碳产业扶持政策频发,中国CCUS产业正在加速发展。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投运彻底改变了这样的局面。然后11月,中国石化与壳牌、宝武、巴斯夫敲定在华东地区启动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的计划,再迈一步。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或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约为40个,捕集能力300万吨/年。如今第一口海上封存井的出现无疑又将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科技树再拔高了一个度。
机构认为,目前我国对CCUS减排需求仍然巨大,随着降本空间不断扩大,我国CCUS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光大证券此前指出,随着碳中和不断深入推进,CCUS因其技术的优越性,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对CCUS减排需求仍然巨大,随着降本空间不断扩大,我国CCUS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有望达到千亿级别。我们看好CCUS赛道发展前景,建议关注中国石化(A+H股)、中国石油(A+H股)、中国海油(A+H)、石化油服(A+H)、通源石油。
关键词阅读:CCUS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default.png)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emoji.png)
- 字节跳动推出全新AI数字人模型,OmniHuman助力内容创作门槛大降
- “AI教母”团队用不到50美元训练出新模型,蒸馏法加速大模型训练和应用平民化
- DeepSeek成焦点!高盛、德银、瑞银齐发声,中企价值重估
- 国产AI芯片生态加速裂变,DeepSeek开源模型驱动自主技术突破
-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开启高阶智驾新纪元,产业重构催生千亿赛道机遇
- 宇树、特斯拉、Figure AI传来大消息,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行业加速迎来量产阶段
- AI眼镜 “百镜大战” 打响!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引发市场热潮,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 央行疯狂囤金!全球黄金需求三连破纪录,三大核心因素支撑金价
- 无人作战力量正加速走向战场,关注无人机产业链
- 多个新兴领域需求催化,固态电池加速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