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成交常态化背后:散户加速入场 大盘却未明显上涨
财联社(上海,编辑 张扬)讯,A股万亿成交渐成“常态”,但让人意外的是,大盘指数并未伴随成交额的提升而明显上涨,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万亿”成交由谁主导?
截至9月10日收盘,两市成交额超1.5万亿元,这是自7月21日以来,A股成交额连续38个交易日超过1万亿元。
对于新增资金的来源,中金公司认为,基于新增投资者数量增加、私募基金证券管理规模今年增长约45%等数据和市场特征,预计对成交额增量贡献较大的可能是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量化私募规模增长也有贡献。
东亚前海证券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个人投资者加快入场的事实。其研报指出,8月低价股成交活跃度提升,8月前四周低价股在成交额排名前25%的个股中占比分别为5.63%、5.33%、6.58%和6.29%。对于边际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低价股往往是其直接参与A股市场的最低门槛,从历史上看,大规模的个人投资者入场也都伴随着一轮低价股行情。
而备受关注的两融及北向资金虽然有持续流入的现象,但却并非市场主要贡献力量。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两融余额1.9万亿元已创下6年新高,但从占A股流通市值角度仅略高于历史均值,风险相对可控。
另外北向资金近期持续保持净流入状态,但历史上北上资金成交占比与蓝筹的表现更相关,今年以来蓝筹股表现疲弱导致北上资金的成交额占比由年初最高7%下滑至当前约5%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外资持续入场的真实性争议也较大,据一位香港基金经理透露,现在A股市场的外资主力并非海外基金,而是在香港拿到牌照的内地量化基金巨头。这些基金在香港低息环境下放5倍杠杆高频交易A股。据说,交易频率是一周全部换一遍,资方配给量化基金那边的资金利率低于2%(杠杆率水平远高内地两融,资金成本亦远低于内地水平)。
行情过热了吗?
市场持续高额成交也引起了部分投资对行情过热的担忧,不过据中金研报,本轮行情换手率上升相比历史更缓慢,市场也并未出现全面过热的现象,市场表现可能相比以往高换手率时期更平稳,也更适用均衡配置的策略。
中金认为,历史上的持续高换手率多在牛市期间或短期急涨急跌,单日5%以上的换手率可能反映情绪过热且有回调风险,如果后续市场成交额进一步上升至单日2万亿元(或持续高于1.8万亿元)可能相对值得警惕。
资金进行风格切换
与持续的高额成交并不同步,大盘指数并未有明显上涨。截至发稿,上证指数虽逼近前高,但相较于7月21日仅上涨4%。
若以创业板指为例,指数的表现则加惨淡,创业板指7月22日阶段见顶持续下挫,较高点相比,创业板指近一个月回调超10%。而近期走势与沪指背离更加明显。
沪指与创业板指走势一升一降的背后,是市场风格再度切换的直观反映。前期的热门赛道新能源概念股明显滞涨甚至不乏大幅回调品种,仅有部分强势股仍在带头冲锋。而周期股及中字头概念股则明显接过领涨大旗,在近期的行情中表现的异常强势。
中金公司从行业的角度揭开了市场资金的变化情况,其认为,从行业方面来看,周期行业整体贡献最为显著,对成交额增量贡献最多的是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热门成长赛道除了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以外,其它行业对成交额贡献整体下降,六大强周期行业成交额占比由年初不足15%提升至近期25%。
东亚前海证券也持类似观点,巨额成交下指数未明显上行的原因主要是:成交量上升过程中,不同资金进场顺序不同,推动了市场风格切换加速。
7月初热门赛道逐渐出现交易拥堵现象,前四大行业成交额占比超40%,并于8月初达近五年极值44%。随后前期热门赛道出现分化,电新,电子两行业成交额排名出现交替。当前来看前四大成交额五日移动平均已低于40%,单日成交额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为电新(10.97%)、有色金属(10.44%)、基础化工(10.29%)、电子(8.72%)。
- A股避雷针:金运激光实控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莫高股份董事长内幕交易被罚150万元
- 供需关系阶段性好转,生猪价格岁末年初涨近一成
- 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迎来重大突破,政策支持脑机接口设备将获优先审批
- 11家中国实体被列入实体清单,关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机会
- 雷鸟“联姻”阿里猛攻AI眼镜,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
- CES 2025即将开幕,AI与端侧设备结合值得期待,英伟达或宣布进军AI PC
- 微信“蓝包”扩大测试范围、推出激励计划,有望迎旺季催化
- 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风险总体可控,短期关注人民币贬值受益标的
- 央行例会释放政策新信号,Q1信贷投放力度或加码,优质银行股估值溢价有望重新回归
- 大基金三期迎来最新进展,豪掷1640亿元设立子基金!国产芯片将迎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