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易帅 闫峻时代开启

  [摘要] 薛峰是央行和银监会双监管出身,在当初的乌龙指事件后临危受命,把公司从低谷慢慢扭转走向正轨,经营上一度趋向稳健保守,但可惜还是遇到这样的事件。

  4月29日晚,光大证券(港股06178)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4月28日收到董事长薛峰的辞呈,薛峰因工作安排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根据相关规定,薛峰的辞任自辞呈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同时,董事会还同意选举闫峻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长任职尚需监管机构批复。光大证券也刚刚收到上海证监局的批复,闫峻作为公司副董事长的任职自2019年4月28日起生效,在闫峻正式任职董事长之前,作为副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务。

  此前,光大证券发布了净利下降超9成的年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光大证券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源于子公司境外投资巨亏。对于此次高层变动,尽管光大证券方面对外回避了两件事之间的联系,但市场普遍认为,境外投资踩雷是光大证券高层变动的直接原因。

  一位曾在光大证券任职多年的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薛峰是央行和银监会双监管出身,在当初的乌龙指事件后临危受命,把公司从低谷慢慢扭转走向正轨,经营上一度趋向稳健保守,但可惜还是遇到这样的事件。”根据时代周报此前的报道,2015年股灾后的监管风暴中,多家头部券商相继被查,净资产排名前十的券商几乎“全军覆没”,光大证券是其中唯一未被调查的券商。

  海外投资巨亏终结薛峰时代

  今年年初,光大证券在内部宣布,经光大集团党委会研究决定,闫峻任光大证券党委委员、书记,免去薛峰光大证券党委书记、委员职务。根据2018年年报显示,薛峰董事长任期为2017年10月17日至 2020年10月16日。薛峰此次离职,属于提前卸任。

  1月26日,光大证券发布了预计2018年净利润减少16.69亿元的业绩预告;2月2日,光大证券主动爆雷,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的下属子公司光大浸辉,联合暴风集团设立的浸鑫基金,在收购海外公司中陷入巨额亏损;3月20日,光大证券业绩预告更正为净利润将减少29.13亿元,降幅96.6%。

  根据光大证券公告,浸鑫基金收购MPS公司65%股权,光大资本作为劣后级合伙人之一出资人民币 6000 万元。后因MPS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为此,光大证券计提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5.2亿元,减少公司利润总额15.2亿元,减少合并净利润约11.4亿元。

  由于薛峰对上述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根据相关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3月18日,上海证监局对光大证券分别出具《关于对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行政监管措施的事先告知书》、《关于对薛峰采取监管谈话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等3 份监管函件。

  其中,薛峰被要求在3月25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上海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监管部门在薛峰的监管谈话中指出,对子公司管控机制不完善,对子公司管控不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公司出现风险事件时,未及时向证监会报告等。

  公开资料显示,薛峰出生于1967年,1989年7月取得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11年6月取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光大证券之前,薛峰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大连银监局、光大集团办公厅工作。2011年11月,薛峰在光大证券担任党委副书记,2012年6月开始担任副总裁,2014年1月升任总裁,2016年11月起任公司董事长。2017年10月,薛峰辞去总裁职务,由周健男担任公司执行总裁,薛峰为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应该就是海外投资巨亏的问题,就像之前的‘8 16乌龙指’事件是徐浩明时代的终结,这次海外投资导致了薛峰时代的终结。”

  “70后”闫峻

  接替薛峰的是“70后”闫峻。公开资料显示,闫峻出生于1970年,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去年8月履职光大证券,任董事职务。此前,闫峻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港股01398)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营业部流通贸易信贷处副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公司业务三处副处长、处长,工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工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工行总行专项融资部(营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深改专员、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从履历中可以看出,拟任董事长闫峻在光大证券的任职时间并不长,自2018年8月起至今尚不足10个月。实际上,在今年年初内部宣告卸任党委书记后,薛峰几乎已经退出决策体系,由闫峻代管。而薛峰卸任书记后保留董事长的职务,主要是为了处置海外子公司项目。

  光大证券在2018年年报的“重要提示”中也披露,彼时还担任董事长职务的薛峰并未出席年报审议相关董事会,而被委托人正是下一任董事长人选闫峻。

  根据2018年年报,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7.12亿元,同比下降21.61%;若剔除光大资本专项风险事件等影响,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下降55.34%。由于受累于子公司海外投资踩雷事件,同时全行业收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光大证券2018年度各项财务指标较上年出现大幅下滑。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洋认为,光大证券2018 年经营业绩下滑幅度大幅超出行业均值,主要受累于光大资本专项风险事件;若剔除该事件影响,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下滑幅度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本次风险事件将促使公司进一步加强内核风控,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同时,公司背靠光大集团,受益于集团内的协同效应和品牌优势,借助于资本市场各项改革的机遇,公司今年业绩反转可期。

  2013年的“乌龙指”事件,薛峰时代用了两年时间来消除影响,2015年光大证券平均从C级升至A级。如今进入闫峻时代,海外投资踩雷的影响需多久恢复元气?这仍待市场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今年市场转暖,光大证券业绩已开始有起色。最新公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光大证券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4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80.09%。

关键词阅读:光大证券 闫峻 薛峰 证监局 中原证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