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说IPO】机器人做脊柱手术,这家公司的黑科技将国际对手甩到了身后

  自打AlphaGo战胜“围棋天才”柯洁之后,人工智能概念大火。你会发现,无论是各种高大上黑科技,还是日常衣食住行,AI都在消解着我们固有认知的边界,一次次冲击人们的想象力。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术由一个机器人来完成,你怕不怕?无论你相信与否,机器人做手术,从未如此接近过现实。

  1月3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岁的王先生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脊柱手术。机器人接收到患者扫描影像后,利用自身内置计算机导航系统设计好钉道。在患者身上打一个1厘米左右小孔,机械臂插入其中,将螺钉运送至患者体内手术部位,检查定位精准无误,钉入,撤出并收尾。

  原本需要开放式进行的脊柱手术,机器人不到半小时便顺利完成,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这款名为“天玑”的手术机器人,是当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令人惊喜的是,这款产品竟是纯粹的“中国造”,制造方是来自新三板挂牌企业天智航(834360)。

  在“天玑”上线后,这个低调的公司获得了“国家队”的资金支持。在天智航新一轮已接近收官的4亿元的融资案中,披露的参与方为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两方各认购2亿元。按13.28元/股的定增价,天智航估值已达到25亿元。

  产品十余年磨一剑

  最近几年,一款叫“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在医疗圈走红了,你要不知道“达芬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外科的。网络上,曾流传着一段它在玻璃瓶内缝合葡萄皮的表演视频,技惊四座。而它在一些外科手术中的精湛表现,同样令人折服。

  事实上,在美国,机器人做手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截至2016年底,“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累计完成的手术量已经超过300万例。其中,2015年、2016年分别完成了65.2万例、75.3万例。

  中国则刚起步。2016年全年,“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国内的手术量接近1.8万例。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机手术量在去年都突破了800例。

  起步较晚,研发周期漫长,这是国内医疗机器人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天智航成立至今已有12年,从研发到拿到国内首张医疗机器人注册证,再到“天玑”的问世,这条路犹如“唐僧取经”一般,创始团队也是始料未及。

  回到十多年前,2001年,国家科技部将一个关于微创手术机器人的“863项目”给了北航机器人研究所,项目内容之一就是骨科手术机器人。于是,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牵头,邀请国内骨科最强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做临床合作,并推出了原理样机。2005年,天智航的创始人张送根接触到了这个快结题的项目,产生了深厚兴趣。同年10月,他成立了天智航,致力于要把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和积水潭医院的这项研究成果产业化。

  产业化谈何容易?拿证本身就是个高门槛。

  直到2010年3月,天智航第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产品,才拿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注册证,天智航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公司,填补了国内空白。

  可惜的是,第一代骨科机器因操作繁琐、适应症少,临床作用较为有限,并未得到一线医生的青睐。

  2012年,天智航推出第二代骨科手术机器人,适应症范围从长骨扩展到了骨盆,在积水潭医院、301医院、河北医科大第三医院、深圳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应用。但这第二代产品,依然做不了难度更高的脊柱手术。

  2016年11月,天智航的第三代骨科机器人“天玑”通过优先审评绿色通道,从CFDA手里拿到了注册证。

  “天玑”解决了前两代产品功能相对单一、临床适应症范围狭窄的问题,同时在多模图像配准、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临床应用前景大大拓宽。

  精度领跑国内外

  手术机器人按照其操作对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软组织(如心脏、胃、胆囊、肾、前列腺等)的手术机器人,主要解决内窥镜下的微创手术操作问题;另一类是针对硬组织(如长骨、骨盆、脊柱、颅脑等)的手术机器人,主要解决微创手术定位问题。

  前者以美国直觉外科(ISRG)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在腔镜类手术中占绝对优势,应用最多的三个领域是泌尿外科、妇科和普外科。天智航的产品属于手术定位机器人,它同直觉外科是市场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骨科的手术其实就像在一个坚硬的暗箱内操作,视野和角度是难题。看不清看不准,钉子就容易打不准;手术时间长了,医生的手也容易不稳。机器人的好处就在于,定位非常精准,就像个导航;操作也灵活稳定,能够克服医生手抖拿不稳的问题,在部分手术中比人更具优势。更有创作小、术中辐射小、效率高的优势。

  当然,手术机器人还做不到像工业机器人那样完全自动化,仍然需要医生进行操作,更多是作为医生在手术中的辅助。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已上市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仅有3个:以色列Mazor Robotics公司的Mazor X机器人、法国Medtech S.A.公司的ROSA机器人,以及天智航的“天玑”。

  “天玑”的技术相比其他,有何特色?答案是精度。精度是衡量手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了它的适应症范围。“天玑”的精度已经能够达到0.8毫米。

  在骨科手术中,颈椎要求的精度最高,必须小于1毫米。全球范围来看,只有“天玑”机器人精度能够做到小于1毫米,可以应用在精度要求极为严苛的颈椎手术中,而Mazor X和ROSA只能用于精度要求更低的胸椎、腰椎手术等。

  从这一点,可以说,天智航的产品技术已经从以往与国际对手并跑的状态,逐渐转为领跑。

  静待销售破局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骨创伤病例超过2000万个,其中79.53%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仅积水潭一家医院每年的手术量就超过3万例。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智能化骨科手术治疗装备有着迫切的临床需求。

  2015、2016年,天智航分别实现收入2398万、2558万元。因研发和市场开发投入较大,这两个年度分别亏损1400万、2512万元。

  截至2017年6月,公司已实现3台“天玑”的销售,且有多个销售项目正处于积极推进过程中。中报显示,2017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95万元,同比大增76.53%;净利润143万元,扭亏为盈;毛利率也自20.35%跃升至61.79%。

  现阶段,天智航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销售和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建设收入。未来,随着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运营数量的增加,公司将逐步实现骨科机器人专用耗材及相关运营服务的收入。

  同业横向对比方面,我们选取了国际上两家领先的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进行对标。

  先说软组织操作机器人龙头直觉外科。自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直觉外科股价呈现长牛走势,特别是2005年“达芬奇”获FDA批准以后,屡创新高。截至2018年1月10日,直觉外科股价收报423.76美元,总市值达到475亿美元。

  股价狂飙的背后,是公司业绩的长牛。2014-2016年,“达芬奇”的出货量分别为431台、492台和537台。直觉外科的主要销售在美国,其近三年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10台、13台和15台。

  2016年,直觉外科实现了2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净利润7.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凭借着“达芬奇”在全球手术界的“一家独大”,直觉外科常年保持着70%的毛利率,净利润率也一直在20%之上。

  再看专注于脊柱机器人的马祖机器人公司。由于脊柱手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受到资金的追捧。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就因看中了它的Mazor X系统,先后两次共对其投资3190万美元。双方还积极合作,就Mazor X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进行联合营销推广。

  2017年Q3财报显示,马祖机器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38万美元,亏损1256万美元。别看它还年年亏损,2013年5月登陆纳斯达克之后,其股价却是连年攀升的。截止2018年1月10日,马祖机器人的股价收报59.43美元,总市值为28.66亿美元。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魅力可见一斑。

  不过话说回来,中美市场毕竟有差异。拿“达芬奇”来说,早在2006年,中国就引入了第一台,但直到2016年底,“达芬奇”在中国大陆的装机总量也才62台。

  机器人手术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原因大致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价格高,只有三甲医院才有资格引进,手术花费较普通手术贵,且医保不报销;二是门槛高,医生首先要有丰富的手术经验,然后还要去指定医院培训,取得机器人手术的资格。

  随着突破性产品“天玑”上市,这些问题同样摆在了天智航面前,相关政策还有待破局。目前来看,公司主要还是得依托区域优势医疗机构建立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应用示范中心的方式,将“天玑”导入市场。

  已上市的三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业绩情况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