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计划增加低空可飞空域,留意低空经济三个被忽视的关键点

5月22日,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增加低空可飞空域;共同加强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改善低空飞行活动的计划审批、空管、气象、通信、监视等服务保障。这位负责人说,针对低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将进一步完善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提升适航审定能力,优化航空器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同时,迭代升级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

国盛证券分析,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力度大,配套法规逐步完善,行业商业化落地有望加快。建议关注产业链潜在受益环节:整机、空管、动力、零部件、航空材料、雷达系统、设计、运营与检测等。

国君产业研究指出,低空经济三个被忽视的关键点:一是市场低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的战略定位。目前低空飞行器及支撑技术,中国已展现出竞争优势。低空经济既是万亿的增量市场,又可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低空产品向海外出口,同时建设全球共赢的产业生态。

二是市场忽视了低空无人物流场景,此前关注焦点在城市空中交通。“末端+支线”无人航空可为物流企业降低经营成本30%以上,提升运送效率50%以上,经济性显著。1200万架低空物流无人机只能保障2%的航空快递渗透率,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低空货运物流,预计将率先进入商业化常态化运营阶段。

三是市场忽视了混合电推进技术,此前更多关注纯电推进。航程400km 以上,座级别6~19 座的通勤类飞机及100-1000km支线载货飞机,全电动飞机商业化运营可能性很低,采用混合动力方式可解决纯电推进飞机的里程和载荷焦虑问题,也是实现兆瓦级驱动最可行的方案,因此建议重点关注混动电推进技术路线。

责任编辑:小讯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