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2014年年报披露,公司初始投资340万元,持有江苏银行1357.86万股,占其总股本0.17%,期末账面价值为6721.38万元。
要点2:截至2013年底,新区热电厂二期扩建项目,项目金额为16267万,累计实际投入金额14749.33万,扩建锅炉项目已投产运行;IDAN草甘膦清洁生产改造项目,项目金额为16300万,累计实际投入金额17816.96万,项目已改造完成,可以满足环保运行要求;40000吨/年农药制剂项目,项目金额为16650万,已进入设计阶段;2万吨/年酰胺类除草剂项目,项目金额21000万,装置建设已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
要点3:公司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绿色除草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12项国家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项目。公司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工艺引进全套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家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公司研制的IDAN法草甘膦生产新工艺,产品质量、含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创制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农药氯噻啉除虫效果优于同类产品。公司取得“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及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等3个“‘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立项和6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药登记证。
要点4:2016年4月27日公告称,公司原拟采取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80%股权和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35%股权,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但由于最终未能与交易对方就相关核心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常外环境事件”报道事项要得到结论性意见的时间尚不可预期,经公司与交易对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要点5:2017年8月2日公告,公司酰胺类除草剂一期项目(20000吨/年)已于2011年11月建成投产,因产品含量高、杂质少,近两年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产品利润及公司产品结构完善的需要,公司董事会同意投资12400万元实施酰胺类二期技改项目,即26000吨/年酰胺类除草剂。鉴于南通开发区港口工业三区用热企业不断增加以及区内企业扩产增加的用热需求,公司现有热电锅炉负荷满足不了外部热负荷增长的需求,公司董事会同意投资9210万元实施热电7#炉扩建项目,以满足园区供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