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免税巨头中国中免的“寒冬时刻”

摘要
比去年夏天更严峻的疫情形势,再一次击碎了市场对于中国中免旅游旺季的期待。这家拥有全国牌照的四千亿市值的免税龙头,为何在静默中“动弹不得”,又何时才能兑现免税业绩红利?

  比去年夏天更严峻的疫情形势,再一次击碎了市场对于中国中免旅游旺季的期待。这家拥有全国牌照的四千亿市值的免税龙头,为何在静默中“动弹不得”,又何时才能兑现免税业绩红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重挫中国中免。

  8月,免税“圣地”海南突发疫情,正处于旅游旺季期间海岛遭遇黑天鹅。自8月6日起,实行的三亚静态管理继续延长,商场免税店全线停摆,游客或等待或离开,本应热闹的海岛之夏陷入前所未有的寂静。

  在静默的旅游旺季中,营收近半依靠离岛免税店的的中国中免,将会何去何从?

  免税店停摆

  “对,闭园了,我们(8月5日)中午12点停业。能退的产品都按未消费的来退。”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品牌部负责人陈宏表示。

  8月4日起,旅客需凭48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才能办理离开三亚的乘机、乘车手续。据当地通报,被滞留游客数量一度达到8万余人,有超过3.2万游客被困在三亚各个酒店,至少完成7天风险排查后才能离岛。

  线下销售暂停,客流也被切断。

  据悉,海南省共拥有10家离岛免税店,5家所属中国中免,去年实现超500亿营收,贡献了全省近9成的离岛免税销售额,其中就包含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二期(7万平)。

  理论上,三亚免税店实行“线上不打烊”,但不确定的离岛行程与物流时间击退了大多数人的消费热情。8月前十天,三亚4家免税店线上购物人数仅为2.7万人次,购物金额仅为1亿元左右。

  如今是“出不去”,前几个月则是“进不来”,免税店的命运正随着疫情形势的起落而沉浮。

  据中国中免公告,今年1至2月,稍微缓和的疫情形势,公司实现131亿元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幅均为20%左右。

  而随着3-5月国内疫情多地散发,旅客出行再度收到重大冲击,海南机场离岛人数单月同比分别下降56%、79%、66%,上半年累计下降37%,导致公司免税门店客流尤其是海南地区同比大幅下滑。

  4000亿免税巨头中国中免的“寒冬时刻”

  核心海南离岛免税业务受挫,也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276.51亿元,实现净利润39.38亿元,同比下降26.49%。

  而去年,三亚市内免税店贡献营收355.09 亿元,海免公司贡献营收 159.62 亿元,合计占到总营收的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录得41.68 亿元和7.93 亿元,合计占到总净利的51.4%。

  受阻物流

  不仅人停,货也停。

  据悉,国内免税生意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机场、离岛和市内,中国中免拥有唯一的全国性免税牌照。由于出入境尚不便,海南离岛免税也成为目前免税消费的主要渠道。

  而关于离岛免税的定义,中国中免的描述是:对乘飞机、火车、轮船离岛(不包括离境)旅客实行限值、限量、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免税商店内或经批准的网上销售窗口付款,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指定区域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离岛免税政策免税税种为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理论上,离岛免税渠道,必须在海南指定区域提货。货从何处来?

  中免使用“集中采购”模式,即统一与各个经销商签订定量免税采购协议,由通过自建的配送中心向下属各类零售店批发,再由免税店销售给出入境或海南离岛旅客。

  公司表示,部分距离配送中心地理位置较远的免税店,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原因,可由供应商直接向这些免税店发货。不过考虑到采购较为分散,包含海外400多家供应商、1000多个品牌、30万个SKU,主要还是通过中免配送中心分配。

  于是,一旦“配送中心”静默,物流便陷入停滞,全国配送业务也会收到影响。

  中免坦言,随着物流网点的关闭,线上线下销售都将受阻。例如,今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因疫情防控临时关闭物流网点39天,对公司线上线下业务销售带来了较大冲击。

  带来的另一个隐藏风险是库存积压。

  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录得209亿元,较上期增加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2021年末,公司存货197亿元,同比增长35%,占资产比重36%,原因是针对海南地区备货增加,而在20年三季度以前,存货基本停留在80亿以下水平。

  疫情冰与火

  成也疫情,败也疫情。

  2020年出境游受限,加之7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开放,以及多轮消费券的刺激,国内旅游风起。而中国中免凭借较早取得的牌照,承载了资本市场对旅游复苏的期待。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公司股价从64元涨至400元,翻了6倍有余。

  “消费者在商店开门之前就已经在排队了。有的店面每天接待了三万多的消费者。”中免集团总经理陈国强在20年底表示,离岛免税极大释放了中国消费者的免税消费需求,以海南离岛免税为代表的中国市场正成为世界免税业的焦点。

  然而,这只代表消费内流的“疫情受益股”,却因疫情散发的人流物流受阻,经营业绩反复波动,难以吞下眼前的国内旅游大蛋糕。

  援引财通证券的测算:此轮海南疫情中,假设客流严重受损两周并存有一周爬坡期,则认为本轮疫情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约为8.4亿元。根据不同的客流受损期及爬坡期,则认为本轮疫情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约为5.4-11.8亿元。另外还需要观察疫情对新海港项目开业时间的影响。从边际影响的角度进行粗略估计,市值波动区间应该在400亿左右。

  去年暑假旺季,海南免税业务同样受到疫情影响。21年8月,中免海南销售仅22亿,而今年7月销售已恢复到40亿,故市场此前较为乐观,预期22年8月销售同比或能翻倍。

  “三亚这次疫情严重程度远超去年8月,中秋与十一黄金周能否恢复旅游消费都不确定。”有市场人士悲观表示。

  其实从业务形态上看,免税店只是零售业务的一种,本质上是聚合特定“人、货、场”的流量生意,拼的是渠道和规模,比起普通商场仅仅多了个牌照壁垒。

  而随着政策和牌照加速放开,中免的“垄断地位”也在动摇。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由于海南离岛免税牌照的发放,中国中免在中国免税市场份额受竞争挤压,从2020年的92.3%下滑了6.3个百分点至86%。

  业内人士表示,海南省表态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如果封关,离岛免税未来是否完全打破牌照垄断并无明确定论。若政府增加更多免税运营商牌照,中国中免牌照效力将被稀释。

  “中免只是签协议定期跟我们拿货,量不算大,也并没有绑定关系。如果销量不及预期或者有疫情管控等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调到其他渠道去卖。”某国际品牌销售负责人表示。

  如今,经销商与市场正逐渐发现,所谓“免税垄断巨头”,与其他折扣百货公司并无本质不同。

关键词阅读:免税巨头 中国中免

责任编辑:郭艳艳 RF125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