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猴子”如何让昭衍新药三个月“躺赚”3800万?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大量研发药企对实验猴的需求增多,而昭衍新药不但“买猴”更是不惜高溢价“买猴厂”。分析个中缘由,除了昭衍新药对外所称自用保供外,猴子对应公允价值的不断攀升,似乎是另一个解答。

  CRO行业“一猴难求”的景象持续发酵。

  5月以来,CRO明星股昭衍新药股价一路上行,截至发稿,收报115.77元每股,与5月最低点相比,增幅近25%。

  消息面上,因重金收购两家养猴企业,昭衍新药一度被外界戏称为“猴茅”,成为本轮“猴荒”中的最大赢家。

  对于此次10倍溢价收购实验猴养殖企业,昭衍新药表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更加长远的考虑是支撑现有的临床前业务。”尽管昭衍新药对外表示此举并非“囤货居奇”,但外界的关注与对其高溢价的质疑依旧接踵而来。

  进一步穿透昭衍新药2021年报以及2022年一季报,一个名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暗线逐渐浮出水面。

  高溢价耗资18亿的收购值吗?

  6月6日,昭衍新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的英茂生物所持有的2万只实验猴资产也将逐渐划归至昭衍新药名下。

  4月底,昭衍新药就发布公告称拟分别以8.30亿元和9.75亿元收购云南英茂生物和广西玮美生物,近期公司公告目前已完成云南英茂生物的工商变更、正式实现并表。

  而被昭衍新药收购的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实验室模型动物繁育和销售,此前均为昭衍新药的实验动物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为恒河猴、食蟹猴、猕猴等实验猴。

  作为昭衍新药的供应商,这两家“猴厂”来头也并不小。环球老虎财经通过企查查APP获知,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背后的大股东分别为云南英茂集团和云南官房建筑集团,虽两家公司未有直接的股权关联,但总经理均为扈宇,成立时间均在2006年前后、相差只有三个月,如今又同时被出售,显然关系匪浅。

  同时,根据英茂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其已通过了国际AAALAC认证,向国内外生命科学实验机构提供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在灵长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检疫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此番两家公司被昭衍新药相中后,昭衍新药更是不惜高溢价将其收入囊中。

  此前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1年12月31日,玮美生物净资产账面价值1.37亿元,评估价值8.97亿元,增值7.59亿元,增值率553.12%;英茂生物净资产账面价值6401万元,评估价值7.52亿元,增值6.88亿元,增值率1075.36%。

  由此可知,昭衍新药在收购玮美生物时,收购价格比评估价值高出8.71%,而英茂生物收购价格比评估价值高10.26%,但基于国内实验猴“供不应求”的局面上来看,从此次昭衍新药收购价格虽相对高溢价,但也着实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2022年一季度,昭衍新药预付款项金额激增至2.61亿元,远远超过以往几千万元的水平。据公司对投资者的回复,预付款项增加较多主要是基于目前市场供需紧张情况提前增加原材料储备,这里的原材料很可能是实验模型——猴。

  而据收购公告,收购标的存货和生物性资产评估增值率较高的原因为,近几年医药研发机构创新药物研发投入不断增大,实验模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市场供给不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此种背景下,为抢占实验模型资源公司将付出超高的溢价和成本,标的估值远超自有生物资产估值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买猴”不如养猴?

  作为医药圈的风云人物,冯宇霞和周志文夫妇成功手握昭衍新药和舒泰神两家上市,且夫妇二人的医药专业背景及前瞻性布局一直被大众知晓。

  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一次性用品”,实验用猴的不可重复性进一步加高临床前实验成本和需求量。

  据媒体报道,早在2020年,昭衍新药在广西购买猴量为2932只,2021年,其购买量直接翻倍,达到5986只,不过即便如此,据昭衍新药2021年年报,其营业成本同比上涨48.65%,主要原因仍是动物采购价格上涨。

  而意识到这点的昭衍新药此次大手笔巨资收购行为一度被市场质疑,昭衍新药似乎颇有“囤猴”的意味,猴价上涨,“囤猴”确实是稳赚不赔的举措。

  根据昭衍新药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期末实验用猴公允价值达7410万元,较期初增长281.6%,数据可见实验猴保有量不容小觑。

  而昭衍新药表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更加长远的考虑是支撑现有的临床前业务”。同时,昭衍新药否认了“囤猴”的说法,“我们不是市场所说的’囤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主要是满足自己的使用,是从整体产业链来考虑的”。

  而从昭衍新药的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确实大部分猴子用来“满足自己的使用”。不过,透过财报还可以发现另一个事实,对于昭衍新药而言,到手的猴子同时也是其利润增厚的重要筹码。

  从昭衍新药的生物资产分布来看,主要产品为实验猴和实验鼠,其中从期末余额占比来看,实验猴占据昭衍新药超99%的生物资产份额,换句话说昭衍新药的主要生物资产即实验猴。

  环球老虎财经从昭衍新药2022年一季度财报数据中显示,公司单季度生物资产价值变动已实现部分高达1911万元。

  换句话说,昭衍新药在2022年一季度或通过卖猴子就实现了近2000万的利润。而当下昭衍新药猴子库存充盈,除去大部分自用实验用猴,靠“卖猴”也将给昭衍新药带来一笔客观的增量。

  此外2022年一季度,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3745万元,占当期营业利润同比增量3203万元的比例高达116.92%。

  这也就意味着,昭衍新药2021年一半以上的营业利润增量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贡献;2022年一季度,若将该因素剔除,公司利润增速将转为负值。

  若当下猴子价格居高不下,或进一步走高,昭衍新药手中猴子的公允价值势必会进一步走高。

  昭衍新药的操作并非孤例,当下的CRO行业,买猴行为已然成风。

  十年猴价涨超20倍,

  CRO企业集体买猴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中美都在加紧疫苗研究,实验猴随之成了一种紧缺资源。而实验猴缺失可能会延长新药上市时间,最大的影响是研发成本变高,研发周期变长。

  今年3月财政部网站发布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显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食蟹猴数量为30只,成交金额为366万元,每只食蟹猴单价高达12.2万元。

  而此前报道显示2017年时,食蟹猴的价格还维持在1.38万元/只左右。如此算来近5年,食蟹猴的价格涨了约八倍。而这个价格在2014年昭衍新药招股书中提到,食蟹猴的单价仅为6567元/只。

  近两年,食蟹猴的价格更是火速蹿升,从2020年9月的4.2万元/只涨到了超10万元/只。相关媒体报道,其单价更是涨到16万元/只,且一猴难求。

  近年来,国内市场食蟹猴价格的攀升也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成本。据了解,一个新药项目研发过程中,其实验用猴的用量一般在60只左右,由于食蟹猴的价格的持续上涨,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年报中,国内多家CRO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作为国内CRO龙头企业,昭衍新药主要提供非临床研究服务,而公司实验动物成本和饲养成本占临床前研究服务业务成本的比例为21.91%、17.92%。“囤猴”也就是为了缓解原材料压力。

  随之而来的“抢猴就是抢客户订单”,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

  作为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在2019年11月,其子公司以8.04亿元的价格,收购苏州康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包括其下属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广东春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春盛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据国金证券2020年1月发布的研报,广东春盛食蟹猴饲养规模达2万余头。预计本次收购完成后,药明康德将成为国内食蟹猴饲养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近年6月,同为CRO企业的康龙化成也以1.1亿元对价获得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而肇庆创药则是一家有18年实验动物饲养历史,经营驯养、繁殖猕猴和食蟹猴的企业。

  据了解,国内的实验用猴主要从本土猴场中获取,因此也有市场分析称,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降低,国内实验用猴供不应求的情况或能得到缓解。

   

关键词阅读:昭衍新药

责任编辑:张振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