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投资要点
2022年1月市场迎来第一个重要拐点,我们从1月系统转向“三低”策略。
5月13日市场迎来第二大拐点,也即恒生科技迎来转折底,我们发布《大浪淘沙始见金:恒生科技迎转折底》。
当前我们认为市场迎来第三大拐点,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建议战略看多。
1、从反弹到反转:三条反转的逻辑
我们认为A股开始从反弹走向反转,一则,股债收益比维度,A股配置价值显现;二则,国内经济底开始清晰;三则,美股影响钝化。
换言之,前期压制市场的两大因素,也即国内经济压力和美股扰动,至暗时刻已过。
经历了充分调整的A股,开始对利好更为敏感。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近期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确认反转格局。
2、反转中也分化:选对市场主战场
对A股而言,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结构大幅分化已是常态。我们虽然看好A股反转,但仍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因此,优化结构选对主战场非常重要。
在国产替代和能源革命的背景下,我们仍看好半导体、国防装备、新能源方向,但根据各轮牛市更替的经验来看,下一批牛股将重新洗牌。因此,对于抱团明星股,短期反弹虽好,但借助反弹去伪存真也尤为重要。
我们建议针对半导体、国防装备、新能源方向,挖掘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这批新股产业分布的时代感鲜明、股价充分调整且机构持仓低,具备极大预期差。
3、三大关键线索:战略重视“科港稳”
我们看好【科港稳】,科创板开始反转,恒生科技转折底,稳增长未完待续。
【科创板开始反转】
“无产业,不牛市”,科创板自19年7月推出,产业分布的鲜明时代感是科创板牛市的底层逻辑,次新股属性强化了其黑马特质。
反映到数据上,估值维度,截至5月19日整体法下(剔除负值)科创板PE-TTM为34倍;盈利维度,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22年和23年增速分别为64%和34%;基金持仓维度,重仓股口径下2022Q1科创板在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仅5.3%。
具体到产业线索,结合行业:(1)电子,产业景气度结构性演变,聚焦底层国产化+电车+VR创新;(2)电气设备新能源,新能源发电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新能车有望迎来盈利拐点;(3)机械,锂电/光伏/风电设备成长性好,工业气体、检测检验业绩确定性高;(4)国防,国防内生外延双驱动,目前估值和业绩匹配历史最佳。
【恒生科技转折底】
恒生科技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共振,迎来转折底,把握战略布局良机。
【稳增长未完待续】
当前仍处于稳增长发力窗口,稳增长板块未完待续,关注银行、地产、建筑、出行链等领域。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全球通胀超预期;俄乌冲突超预期。
正文
1、前言:从反弹到反转,战略看多
2022年1月市场迎来第一个重要拐点,我们从1月系统转向“三低”策略。
5月13日市场迎来第二大拐点,也即恒生科技迎来转折底,我们发布《大浪淘沙始见金:恒生科技迎转折底》?。
当前我们认为市场迎来第三大拐点,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核心逻辑在于:
一方面,经历了1月以来的持续调整当前A股配置价值显现,股债收益比处在2008年11月、2012年、2018年12月、2020年3月等市场大底的位置。
另一方面,前期压制市场的两大因素,也即国内经济压力和美国高通胀,至暗时刻已过,当前经济底清晰而美国通胀拐点浮现。
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近期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确认反转格局。
我们虽然看好A股反转,但仍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反转中也有明显分化,选对主战场尤为关键,我们建议战略重视三条线索:
其一,科创板开始反转。科创板引领新成长,从反弹走向反转,重视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国产替代,其他有国防、新能源等。
其二,恒生科技转折底。当前恒生科技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共振,当前迎来转折底,把握战略布局良机。
其三,稳增长未完待续。稳增长仍处发力窗口,关注银行、地产、建筑、出行链。
2、从反弹到反转:三条反转的逻辑
我们认为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一则,股债收益比维度,A股配置价值显现;二则,国内经济底开始清晰;三则,美股影响钝化。
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A股从反弹走向反转,近期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确认反转格局。
2.1 A股性价比显现
从股债收益比视角,当前A股配置价值凸显。
复盘2005年以来经验,股债收益比历次见顶值多居于2.0至2.5区间,截至5月20日股债收益比已上行至2.13,接近2008年11月、2012年、2018年12月、2020年3月等市场大底的位置。
2.2经济底开始清晰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是前期压制市场的因素之一,随着上海疫情拐点显现,复产复工有序推进背景下,经济底开始清晰。
上海疫情自4月13日出现拐点后,新增病例数已连续5日少于1000例。从复工复产情况来看,4月中旬以来,上海以“循序渐进、链式推动”为原则,分批次、有计划地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5月上半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5%(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2.3美股影响在钝化
除了国内经济外,以美股为代表的外围市场波动也是市场的担忧因素。对此,我们认为随着通胀拐点显现,美股虽有波动但整体可控,而且因为中美经济周期错位,A股对其钝化。
美股自年初以来的调整逻辑在于,首先,高通胀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其次,从大滞胀时期的历史经验来看,借助加息、缩表等紧缩性货币控制短期需求,继而控制通胀是主要路径;再次,需求放缓背景下美股盈利承压,基于企业盈利对美股波动的相关性,美股潜在的波动风险也随之加大。
对美股而言,影响其调整幅度和级别的关键因素是通胀。短期美股虽然会交易需求走弱的逻辑,但如果通胀拐点显现,则意味着制约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核心矛盾将缓解,那么美股虽有调整则幅度可控。
目前我们能够观察到美国通胀拐点的信号越来越多,这点跟70年代大滞涨时期有明显区别。
具体来看,我们对美国CPI进行拆分,其中住宅占比具有绝对优势,能源则对CPI同比的变动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美国住宅和能源价格的变动趋势来看,随着需求放缓,美国通胀拐点有望逐步清晰。
从能源价格和美国CPI同比走势来看,美国CPI同比和WTI原油期货价格涨跌表现高度一致。根据EIA最新预测(5月10日),年内WTI原油价格将逐步下探,成为通胀改善的重要支点。
房屋租金方面,我们发现出租空置率和租金CPI同比呈反向走势。从背后的逻辑来看,出租空置率的高低反映了租房供需的强弱,空置率越高,需求越弱,租金向下压力也就越大。最新的出租空置率数据来看,22Q1出租空置率出现小幅提升,高租金现状有望缓解。
3、反转中也分化:选对市场主战场
对A股而言,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结构大幅分化已是常态。因此,我们虽然看好A股反转,但仍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因此,优化结构选对主战场非常重要。
在能源革命和国产替代的背景下,我们仍看好半导体、国防装备、新能源方向,但根据各轮牛市更替的经验来看,下一批牛股将重新洗牌。因此,对于抱团明星股,短期反弹虽好,但借助反弹去伪存真尤为重要。
我们建议针对半导体、国防装备、新能源方向,挖掘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这批新股产业分布的时代感鲜明、股价充分调整且机构持仓低,具备极大预期差。
我们重点分析下,A股历史上各赛道明星股或者基金重仓股不断更迭才是常态。
其一,从赛道抱团视角,以消费电子、医药和半导体为例,即便同一赛道再度卷土重来,事实上子领域和公司会大幅变更。比如消费电子的四轮抱团史中,每一轮领涨公司重合度并不高,这点在2019年和2021年的两轮半导体行情中,也能得到验证。
其二,从基金持仓视角,以2010至2020年主动权益的前十大重仓股为样本,没有公司连续5年以上待在前十大榜单,连续3年的仅有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和格力电器,连续2年的有6家,连续1年的有12家。
4、三大关键线索:战略重视“科港稳”
在结构上,我们建议重视“科港稳”,其中,科创板开始反转,恒生科技转折底,稳增长未完待续。
4.1科创板开始反转
“无产业,不牛市”,科创板自19年7月推出,产业分布的鲜明时代感是科创板牛市的底层逻辑,次新股属性强化了其黑马特质。反映到数据上,估值维度,截至5月19日整体法下(剔除负值)科创板PE-TTM为34倍;盈利维度,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22年和23年增速分别为64%和34%;基金持仓维度,重仓股口径下2022Q1科创板在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仅5.3%。
科创板产业时代感鲜明。展望“十四五”,加速关键技术国产替代成为时代主旋律,而科创板的产业分布具备鲜明的时代感,这点是科创板牛市基础的底层逻辑。
从科创板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二级行业维度上,板块内电子核心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型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等占比较高,与国产替代政策重点推进的医药和信创方向高度重合。
产业优势兑现高增盈利。就盈利增速来看,根据截至5月19日的Wind一致盈利预测,整体法下科创板22年和23年业绩增速分别为64%、34%,而科创50则分别为39%、23%,相较于其他板块优势突显。
估值接近历史底部。截至5月19日,整体法下(剔除负值),科创板PE-TTM为34倍,科创50为33倍,而科创50在4月底的最低点PE-TTM仅为30倍。以创业板估值表现为参考,2012年底和2018年底分别是创业板的两大底部,对应市盈率(TTM)分别为29倍和28倍。
科创板基金增持空间较大。以基金重仓股为测算口径,2022年一季度下科创板基金重仓持股比例较低,仅5.3%,和创业板早期表现一致。
从创业板发展历史来看,在上市前三年内,板块基金重仓比例持续低于4%,而后随着市场行情和产业基本面的催化,基金持仓比例出现快速攀升,2015年Q2重仓持股比例攀升至26%,较2012年底多倍增长。
具体到产业线索,结合行业:(1)电子,产业景气度结构性演变,聚焦底层国产化+电车+VR创新;(2)电气设备新能源,新能源发电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新能车有望迎来盈利拐点;(3)机械,锂电/光伏/风电设备成长性好,工业气体、检测检验业绩确定性高;(4)国防,国防内生外延双驱动,目前估值和业绩匹配历史最佳。
4.2恒生科技转折底
恒生科技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共振,迎来转折底,把握战略布局良机。
恒生科技估值见底。一则,自21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最大跌幅达69%,调整幅度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极端调整情况,如2002年纳斯达克、2008年上证指数和2015年创业板;二则,22年以来恒生科技成分股回购规模爆发式增长,远超历年同期水平;三则,恒生科技的市盈率处在20年7月以来42.6%的分位数,市净率处在2.9%的分位数。
以史为鉴,2002年纳斯达克、2008年上证指数和2015年创业板超跌后,随后指数的修复幅度较为可观。
恒生科技政策底日益清晰。自3月16日金融委会议以来,互联网平台的政策底日益清晰,平台经济和游戏等领域政策暖风频出,支撑行业基本面和风险偏好改善。
恒生科技盈利底逐步显现。结合互联网组观点,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恒生科技权重居前公司,基本面或在Q2触底。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疫情的恢复,整体业绩将出现提升;另一方面,游戏行业可以期待出海业务带来增量,电商行业可以看到竞争格局趋缓。
4.3稳增长未完待续
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报4.45%,调降幅度超预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当前仍处于稳增长发力窗口,我们认为稳增长板块未完待续,关注银行、地产、出行链等领域。
结合行业:(1)银行,买银行=买入经济的正向期权,下半年增配优质股份行;(2)地产,需求出现拐点前,地产波段行情曲折向上趋势不变,聚焦稳健型龙头和成长型黑马;(3)交运建筑,快递修复业绩高弹性,基建推进业绩高确定;(4)交运社服,复工复产出行数据反弹+国产特效药+归国政策放松,继续看好出行产业链。
5、风险提示
1、疫情反复超预期。
2、全球通胀超预期。
3、俄乌冲突超预期。
关键词阅读: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