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筹谋的“并购局”,“耗光”账面资金控股和仁科技

  集采预期下,通策医疗的估值已经大打折扣,市值从最高1200亿跌至目前400亿,而且并未有企稳之势。此时收购一家A股公司,对于通策医疗而言,不仅能扩展业务范围,同样也能抵御集采带来的业绩波动。

  牙科龙头通策医疗近期将重心转向并购。

  5月16日,通策医疗公告称,公司与杭州磐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磐源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支付现金7.69亿元,受让和仁科技7879.53万股股份,占标的公司股份总数29.75%。本次交易完成后,通策医疗将成为和仁科技第一大股东。同日,和仁科技方也发表相关公告。

  据悉,通策医疗与和仁科技均为浙江地区A股上市公司,此次通策医疗收购和仁科技旨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采的预期下,资本市场已经对通策医疗的估值打了折扣。而集采过后,公司或许将面临利润的波动,此时并购一家公司,无论是业务协同性上还是利润贡献度上,都将有利于通策医疗。

  和仁科技“急于”卖身

  5月15日晚间,通策医疗与和仁科技双双披露公告,通策医疗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和仁科技7879.53万股股份,交易总额为7.69亿元。交易完成后,通策医疗持有和仁科技29.7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

  从此前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通策医疗实现归母净利润仅7.03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7.34亿元,这也意味着,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在耗光通策医疗账面现金,且交易金额已近全年净利润。

  据悉,此次交易经通策医疗与和仁科技确认,本次交易将分三期完成,其中第一期为3亿元;第二期付款至总金额的90%,即当期付款6.92亿元;第三期支付最后10%款项,即7690.42万元。

  通策医疗筹谋的“并购局”,“耗光”账面资金控股和仁科技

  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和仁科技原控股股东磐源投资的持股比例将由43.95%下降至14.2%;磐源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杨一兵、杨波放弃持有的和仁科技超过总股本10%股份的表决权、提案权等股东权利。

  实则早在去年,和仁科技就已放出“卖身”消息。据悉,2021年12月,和仁科技控股股东磐源投资与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信科集团”)签署协议,磐源投资将其持有的7940万股公司股份转让给后者,转让总价10.78亿元。

  据当时的协议,该交易完成后,科学城信科集团将成为和仁科技控股股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成为和仁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而此后和仁科技并未成功易主广州国资。此后和仁科技发布公告表示,磐源投资与科学城信科集团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终止,原因在于股份转让协议等所约定的合同生效期限期满且生效条件未全部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相比,本次交易转让价格相差近3亿元,这主要源于和仁科技股价变动。同时,当前和仁科技的大股东大部分股权处于质押状态。2021年年报显示,磐源投资持有的股份中有6961万股被质押,占其持股比例的近六成。

  与此同时,和仁科技也已在物色新的买家,此前市场议论纷纷,而最终收购消息也在此次公告之际敲定。

  而能够让“牙茅”通策医疗大手笔收购的和仁科技又是什么来头?

  收购和仁科技,通策医疗的“算盘”

  根据此次转让方磐源投资及一致行动人做出的业绩承诺,和仁科技2022年至2024年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000万元、4500万元,三年合计不低于1.2亿元。

  众所周知,作为资本市场的宠儿,通策医疗是国内口腔医疗服务机构龙头,其业务提供包括种植、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在内的医疗服务。

  而与通策医疗不同的是,和仁科技主营医疗信息化,主要业务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两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和仁科技是国内较早进入临床医疗信息化的产品服务商之一,为医疗机构与医疗卫生管理及协作机构的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存储、传输、共享和应用提出基于自有核心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拥有301医院、同济医院、湘雅医院等一批一流知名医院客户。

  其中,和仁科技的医疗信息系统业务包括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医疗记录和基于医疗-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的城市级智慧医疗;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主要是和仁科技临床信息系统在不同医疗服务场景下的延续应用,包括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智慧医技、智慧手术、智慧重症监护、智慧后勤、智慧机房综合运维平台、综合运营和管理中心(HCC)等等。

  与通策医疗相比,和仁科技从营收来看公司当前体量相对较小。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和仁科技实现营收4.64亿元,归母净利润3480.73万元。

  对此,通策医疗认为和仁科技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公司,本次并购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目的是结合两家公司优势整合2b、2c端,进而建立大的生态系统。

  通策医疗对于医疗信息化的迫切愿望显而易见,此次收购后,和仁科技的医疗信息化业务可提升通策医疗医院业务的信息数字化处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从当前通策医疗的业绩走势来看并不算明朗,自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通策医疗其净利润增速下滑至5.69%,2021年则恢复至42.67%。

  今年一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业绩下滑叠加集采影响,昔日的白马股当前市值蒸发已近千亿,截至5月17日收盘,通策医疗报收127.37元/股,相较于一年前的421.99元/股跌幅已近70%。

  而此时去收购,可以应对未来集采可能出现的利润下滑,尽可能保持利润的稳定性。和仁科技“急于”卖身,通策医疗多了一个第二利润增长点,两者一拍即合。

  通策医疗的“并购局”

  实则近年来,通策医疗一直在为医疗信息化进行布局。据了解,通策医疗目前位于杭州的紫金港医院正在建设中,规划有滨江“未来医院”。

  此前通策医疗公告表示,作为一家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大型医院集团,向医疗服务专科领域高精尖发展,离不开医疗数字化的布局,为公司各医院的高效发展提供高速的增长引擎,而此次收购和仁科技对公司未来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帮助。

  更早追溯到2015年,通策医疗就以定增方式,收购了医疗信息化技术开发公司海骏科技95.67%的股权、赢湖创造90%股权、赢湖共享90%股权。

  其中,给海骏科技全部股东权益的预估值约为50.6亿元,对应通策医疗计划收购的股权价值高达48.42亿元。

  此后?2016年,通策医疗还曾联手创业慧康、迪安诊断等共同发起设立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并签署了合作框架意向协议。该基金GP设立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规模为1000万元,通策医疗实控人吕建明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70万元。

  在当年的公告里,通策医疗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开展基于工业4.0制造软硬件医疗服务一提的数字化正畸业务、基于互联网+的生殖医疗技术和资源整合平台业务、基于O2O的三叶儿童口腔连锁管理业务。

  而除了此次通策医疗与和仁科技的“A吃A”并购,今年类似收购案年内已发生多起。

  5月8日晚,华润三九披露重大资产购买预案,拟以29.02亿元收购昆药集团28%股份,交易完成后,昆药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紧接着,5月9日晚间,紫金矿业也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作价17.34亿元受让ST龙净15.02%股权,并获得10%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拥有ST龙净表决权总数的25.04%,获得ST龙净的控制权。

  此外,今年1月5日,物产中大公告拟通过控股子公司以10.00亿元收购金轮股份29%股份。4月8日,长飞光纤公告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表决权委托获得博创科技表决权的25.43%,取得其控制权。

  “A吃A”案例频现,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上市公司也成为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方式,这样不仅强化了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虽通策医疗此次并购是看中公司长期业务发展所做决定,但值得一提的是,通策医疗在2019年、2020年、2021年都未分红,且从二级市场股价跌势来看,当前市场对此次收购并不“买账”,而后续业务能否受益还需时间交给定夺。

关键词阅读:通策医疗

责任编辑:郭艳艳 RF125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