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拨云见日,北汽蓝谷率先下线合作量产车型

  当新能源汽车的故事讲了十多年,凭着清晰的故事逻辑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青睐。

  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行业早已完全揭开面纱,对于任何故事,资本并不只想获得一个关于长期目标的故事,更希望通过一些准确信息(短期策略、财务情况、产品进展、人员配比)来判断结果。

  比如,针对现在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之争,多方关注的焦点已从车企的远景布局,转向实际量产,毕竟只有当产品到达市场,才算迈出第一步。

  于是,很多人特别关注近期的一个消息:有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

  新车下线并不算是大新闻,更何况只是产线验证车,这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究竟有何意义?

  集中落地,华为技术告别概念阶段

  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延续增长势头,并出现了一块“新战场”——华为、百度、苹果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造车,目的是逐步推出搭载更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电动新车。由此科技加持,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成为未来的投资主线。

  其中,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受到较高关注。由于不直接参与造车,华为便通过自身技术与车企合作。包括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在内的一系列合作者,与华为陆续推出合作车型。

  此前提及的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推出的车型。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作为重点车型亮相。该车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系统和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

  重点是,这是首款实现量产的华为元素智能车型。北汽蓝谷在稍早前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期间,与华为联合开展的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旨在保证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据了解,北汽蓝谷和华为在合作之初,就将产品标准设置得高于行业标准,使产品安全性普遍高于行业。至于这种高端车型,离不开大量渐进式的验证工作。

  这种验证工作涉及数据安全、硬件质量等多维层面,工作量繁重,至8月31日,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即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据悉,今年10月还将有一批产线验证车下线,意味着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生产线已经趋于完善,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智能驾驶格局远未确定,仍有众多潜在新入局者,但在短时间达到量产水平的车型不可小觑,至少它拥有在市场中的先发优势。

  量产背后的“大动作”

  在智能驾驶之争中,华为、百度、苹果等科技巨头输出了技术,而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选择合作者时,科技巨头往往看重两点:造车能力和搭载智能技术能力。

  造车能力方面,北汽蓝谷在今年集中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在成都车展上,极狐展台的参观者多会提及不久前的一次“碰撞测试”。

  在一个业内平台举办的“碰撞测试”中,极狐表现出的强耐碰撞性,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并不由某一个部件决定,而源自体系化的安全设计。

  比如说,为保证极狐的安全性能,北汽蓝谷对其全系列产品采用了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在有效降低车身总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产品的刚性。在“笼式框架”的整体结构基础下,产品车身A、B柱及门槛等关键位置使用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提高车体承受碰撞的能量,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这款高安全性产品就是极狐阿尔法S,集中反应了北汽蓝谷的造车能力,这也是华为与之合作的重要因素。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产生,正基于此高度契合。

  事实上,北汽蓝谷在近两年一直加速高端制造。透过2021年半年报可见,北汽蓝谷构建了BE11、BE22、BE21三个整车研发平台。其中,BE21正是制造极狐产品的平台,其涵盖了全新开发的高端智能、全冗余架构纯电动汽车技术,支持车型轴距从2.75米到3米的轴距拓展,支持L4级别智能驾驶,具备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

  在上述高端制造元素的发力下,消费者将在今年购买到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产品,并在日常驾驶中深度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将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曾经,华为参与造车被业界寄予厚望;当前,首批华为元素的智能车即将量产;未来,能否有条不紊却兼具速度地实现量产,将成为资本判断智能车价值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阅读:北汽蓝谷

责任编辑:路建妮 RF15213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