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开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东旭蓝天盘中触及涨停

  金融界网7月16日消息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面对万亿市场,嗅觉敏锐的资本闻风而动。今日早盘碳中和板块开盘拉升,华银电力、三峡能源纷纷上涨,汉威科技最高出现近15%的涨幅。新能源环保综合服务商东旭蓝天盘中直线拉升,触及涨停。截至收盘,报2.90元/股,涨幅5.45%,成交额2.95亿元,换手率9.44%,主力资金净流入0.31亿元。

  碳交易市场,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首日迎来开门红。截至收盘,碳配额最新价51.23元/吨,涨幅6.73%,均价51.23元/吨,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2.1亿元。

  随着今天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生态环境部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业内人士指出,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碳交易作为促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工具之一,更多起到的是企业在实施碳减排这项工作中的价格发现和成本锁定的作用。

  早在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再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元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国家层面多次被提及,能源领域是实现“双碳”的关键抓手,中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光伏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在发展中占得有利先机。

  东旭蓝天多年来紧跟国家战略,聚焦新能源及环保绿色产业,持续推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经营模式。公司依托强大的业务体系后盾,通过近年来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业务积累,在全国百余县市建立电站项目公司,同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截至2020年末,公司已建成并网电站规模近1GW,批复电价维持20年不变,每年可为公司贡献发电收入约8亿元。

  此外,东旭蓝天探索央企合作新模式,迅速扩大主业收入规模,实现持续增收的战略目标。2020年9月,公司与央企国电投旗下吉电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拟达成2GW-3GW新能源项目的合作目标,同年11月落地首个合作项目,联合开发建设汪清县70MW平价光伏发电项目。2021年6月18日,东旭蓝天与京能清洁能源北京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发展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电站运维、储能及综合能源项目等事宜加强合作。

  一般来说,下半年是光伏行业抢装高峰的销售旺季。海通证券认为,从景气赛道角度去梳理可以关注光伏板块的投资机会。而在当前市场风格转换以及题材轮动加速下,“高低切换”现象较为明显,资金追高意愿并不强烈,低估值板块受到青睐,安全边际较高。业内人士指出,在光伏板块高景气度与市场情绪加持下,东旭蓝天低位补涨空间较大。目前,该股处于底部区域且估值偏低。截至2021年7月16日,市净率(PB)仅0.36倍,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

关键词阅读:东旭蓝天

责任编辑:路建妮 RF15213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