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业绩引发质疑,恒瑞医药的逻辑变了?

  19日盘后,“药茅”恒瑞医药披露了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

  财报显示,去年恒瑞实现营业收入277.35亿元,同比增长19.09%;归母净利润63.28亿元,同比增长18.78%;扣非净利润59.61亿元,同比增长19.73%。

  年报基本符合预期,但是一季度的业绩争议较大,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增长13.77%,主要是计提了1.86亿元的股权激励费,如果剔除这一部分的影响,增速为20.45%,符合预期范围。

  从股价走势来看,市场对一季度业绩的反应比较悲观。今日恒瑞医药开盘微跌,随后快速下行,跌破3%后随大市反弹。截至早盘收市,恒瑞跌1.71%,暂成交40.39亿元,总市值4302亿元。交易面上,资金净流出4.86亿元。

  另外,从一季报披露的十大股东来看,整体上出现减持。其中证金公司持股则减少3023万股,第八大股东QFII奥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国基金则增持1657万股。整体股东数方面,由去年底的28.18万户增至一季度末的30.79万户,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

  公司的质地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恒瑞未来能否如预期一样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也就是股民常说的年化20%。

  近几年,恒瑞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创新药的相继上市,尤其是PD-1和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等几个大药,在未来一段时间无疑还会有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有券商预测2020年恒瑞的创新药业务收入占比大概率在30%-40%左右,未来三年占比或将达到50%。

  不过,创新药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目前其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仿制药,但这一块对公司的整体业绩造成了拖累。主要原因在于集采,比如最近的第五次集采,恒瑞有苯磺顺阿曲库铵、奥利沙铂、多西他赛等产品进入集采,涉及收入约50亿元;其中碘克沙醇虽然此次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但预计未来大概率会被纳入,单这一个产品每年给恒瑞带来约20亿的收入。

  当然,集采降价对于恒瑞这样的龙头也会是有好处,有利于提高市占率,但是这个好处可能需要不短的时间来验证,而对其营收的打击却是立竿见影的。

  总的来说,仿制药这部分的业务无论是行业内部竞争还是政府集采,都预示着很难再有比较可观的增长,所以恒瑞医药的核心逻辑一直是创新药的发展。

  关键在于研发实力,每1-2年推出一款重磅新药没有几家药企能够做到,根本就在于恒瑞持续的大量研发投入。2020年恒瑞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49.89 亿元,同比增长28.0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17.99%,国内仅次于百济神州。

  而在今年一季度,恒瑞又投入了13.16亿元,而去年上半年为18亿元,研发力度有加大的趋势。

  至于研发管线方面,目前恒瑞医药已经进入主要临床三期及以上阶段创新药有14个,其中PD-L1单抗/肺癌Ⅲ期临床,预计将于明年上市;海曲泊帕乙醇胺现场核查已完成(纳入优先审评),磷酸瑞格列汀、脯氨酸恒格列净、CDK4/6抑制剂/乳腺癌申报上市。这些将是恒瑞接下来几年增长的重点。

  作为有望成为国际巨头的种子选手,并且是一家具有稀缺性的医药标的,因此一直以来市场都慷慨地给予了恒瑞医药较高的估值,尤其是过去一年多在极致行情的推动下其PE一度超过100倍,多多少少有些泡沫。作为抱团股的一份子,今年年初至今股价已跌去30%左右,估值回到67倍左右,位于近三年的均值线下方。

  近期恒瑞医药的股价表现低迷,直接原因是集采和行政处罚,但归根到底还是投资者对其20%的年化增长产生了怀疑。的确,在创新药还没有主导恒瑞的收入结构之前,它的增长逻辑发生了很多不确定性。

  不过,长远来看,只要恒瑞的研发和产出趋势不改,现在就谈论它的天花板或许还为时尚早。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