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国际消费者保护部门调查线上“漂绿” ESG发展带动监管收严 | ESG-环球

摘要
 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10月进行的消费者市场检测调查显示,78%的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认为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重要”或“相当重要”。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范围内ESG意识的快速、广泛提升,在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相关产品与资产更高的溢价。

  作者:吴渊

  金融界网3月4日消息 日前,欧盟委员会与欧盟成员国消费者权益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其以是否违反欧盟消费者法律为基准的,对网站进行的年度筛查行动调查结果。此次行动,是历年来首次以审查网站是否存在“漂绿”为核心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服装、化妆品、家用设备等各个行业的在线绿色声明。调查结果显示,42%的被查对象存在绿色声明夸大、虚假或具有欺骗性。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寻求购买对环境无害的产品,“漂绿”现象日趋严重。

  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10月进行的消费者市场检测调查显示,78%的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认为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重要”或“相当重要”。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范围内ESG意识的快速、广泛提升,在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相关产品与资产更高的溢价。然而,这也不可避免使“漂绿”等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弄虚作假行为更加活跃。今年以来,各国政府在大力投入实施“绿色复苏”的同时,也不约而同的相应加大在ESG领域的监察力度,并加快了相关标准确立的进程。

  ESG理念融入消费者保护

  2020年1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消费者议程(New Consumer Agenda)》。该议程通过授权,使消费者在欧洲绿色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讲,该议程在欧盟与欧盟成员国两级,一同提出未来5年的优先事项与关键行动要点。其中,“绿色过渡”是该议程5个关键优先领域之一,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确保欧盟市场像消费者提供可持续产品,以及保证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加透明、真实、丰富的信息,以做出合理的选择。此外,在2021年,欧盟委员会还将继续以更多立法提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并持续与“漂绿”行为进行打击。

  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欧盟委员会将开始实行《新消费者议程》中,增强消费者在绿色转型中作用的指令。其将确保消费者获得关于产品的可靠和有用信息,如产品寿命、维修选项等,并将制止对寿命和环境信息进行隐瞒或夸大其词的产品销售,同时还将对可持续(绿色)标签或商标设置最低标准要求。

  此次对网站进行的“漂绿”筛查,也是欧盟对《新消费者议程》实践的重要节点之一。通过更加广泛的审查,欧盟委员会和消费者权益主管部门得到了详尽的在线绿色声明“漂绿”现状。对调查中结果存疑的344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一般以上的案例中,交易商没有提供足够信息供消费者判断其绿色声明是否准确;在37%的案例中,交易商的绿色声明包含模糊、笼统的陈述,如仅主观的表达“有意识的”、“生态友好的”、“可持续的”,而缺乏足够客观证实;在59%的案例中,交易商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可便捷获取的支持其绿色声明的证据。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信息,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其调查结果中,有42%的案件存在绿色声明虚假或具有欺骗性,也因此将根据《不正当商业行为指令》构成不正当商业行为。下一步,欧盟各国的消费者权益主管部门,将根据此次调查结果与有关公司联系,指出发现的问题,并确保在必要时进行纠正。此外,此次调查结果还将被纳入影响评估,为未来《新消费者议程》中的消费者绿色转型相关立法提案做准备。

  此次对网站“漂绿”的筛查,不仅在欧盟范围内进行,欧盟委员会还与国际消费者保护和执法网络(ICPEN)合作,在全球消费者权益执法部门间进行了协调。ICPEN的调查结果与欧盟委员的结果于同天发布,其显示全球范围内,40%的网站绿色声明,可能使用了误导并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律的策略。

  金融部门收紧ESG标签审查

  金融领域因经济利益庞大、资金密集等原因,一直是“漂绿”现象的“重灾区”。2021年开始,在ESG相关基金、债券规模迅速扩张,价格稳定上升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在这一领域内监管收紧的迹象。

  近日,日本方面传来消息,由摩根史丹利主管、瑞穗金融集团在日本出售的1万亿日元(约90亿美元)规模的全球ESG优质增长股票基金,正在引发日本金融监管机构对共同基金全行业的审查。消息称,日本金融厅正在研究新规则,以保护投资者免受可能的“漂绿”的影响。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金融厅官员表示,日本金融厅可能会在今年6月之前,与资产管理公司与基金发行人进行是否制定基金标准管理规定的讨论。这一行为的目的是,防止金融机构夸大或歪曲其资金在ESG领域的利益,以吸引有兴趣的投资者。

  作为此次事件的导火线,瑞穗金融的全球ESG优质增长股票基金,被认为没有为投资者提供在环境、社会影响方面足够的信息。

  事实上,基金“ESG”标签存疑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中都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今年1月末,欧洲证券和市场监管局就提出当前的ESG评级是“不受监督或无监督的”,并敦促欧盟行政部门对ESG评级做出通用定义,以使投资者不会被虚假标签误导。

  在美国市场,关于基金的命名与标签,自2001年以来就施行着通称为“命名规则(Name Rules)”的相关规定。该规定要求共同基金、ETF等,必须将其最少80%的资产投资于其名字或标签所称的投资类型、行业或地理位置。然而,20年来,金融市场等快速发展,例如衍生工具等的增加和使用,都可能这一规则的应用。2020年3月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重新审视了这一名称规则,并要求公众对这一规则是否有效消除误导性基金名称等发表意见,以寻求对现有规则进行改进,并更好的保护投资者。

  在中国,2019年1月1日起,实行了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命名指引》。该规则可归纳为“四不得”的负面清单与“六应当”的正面清单。如私募投资基金名称不得明示、暗示基金投资活动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含有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不得对投资业绩进行预测,以及应当列明体现基金业务类别的字样、应当包含“私募”及“基金”字样等。

关键词阅读:ESG 欧盟

责任编辑:路建妮 RF15213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