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 如期而至……
1评论 2021-01-26 11:59:00 这个方向有机会!
刘晓博说财经 刘晓博
高层对于股市的担忧和警告,终于“摆上了台面”。
今天(2020年1月26日)上午,21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等媒体都报道了一个重磅消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近日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
他明确提及了A股,以及深圳和上海的楼市。
他的结论是:未来情况是否会加剧,取决于今年货币政策要不要进行适度转向。如果不转向,这些问题肯定会继续,会导致中长期更大的经济、金融风险。
上图:新闻报道截屏。
今年57岁的马骏,有两个重要身份:一是“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制定货币政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机构。虽然未必能拍板,但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上面就是目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构成,可以看出:方便出来讲话的,主要是后面4个人。前面10个人当然也经常出来讲话,但他们的官方色彩更强一些,有些话,比如对二级市场评价就不太好讲。
马骏不是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型教授”,他复旦大学毕业之后,在体制内服务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还担任过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体制外,则担任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以及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他对股市和楼市的敲打,显然带有喊话性质。
与此同时,今天上午上证指数跌了超过40个点。
其实我最近几天一直在提醒风险,昨天的专栏也是谈这个问题的。
对于官方对股市和楼市的真实想法,我们一定要参透。参透了,就容易判断大势。
对股市,官方毫无疑问是非常支持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这是基本的政策导向。
为了实现上述基本目标,搞了IPO注册制改革,开启了印股票的时代,加强了楼市调控,并在为股市的“长治久安”设计“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让它成为股市的第一支柱。
而且,对股市里比较符合政策导向的板块、热点、概念,给与了最大限度的包容,包容其过高的溢价,或者说允许适度泡沫化。
启动印股票的时代,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道”。默认“无泡沫,不投资;无投机,不投资”,这是术。
但包容不等于纵容,适度泡沫不等于“泡沫化”。玩过分了,敲打必然降临。
马骏的上述发言,就是敲打。是通过半官方、半学者身份的重要人物,来向市场喊话。如果不起作用,那么会有“前面10个人”里的重要人物出来喊话。
然后,就是“采取措施”了。
过去一年里,涨幅超过200%的股票已经比比皆是。比如在白酒板块,出现了鸡犬升天的现象,这难道不是泡沫吗?
至于半导体领域,新能源车领域,无不是有个概念就大涨,至于将来能不能量产、盈利,没有人关心。
或许有人会说:A股的市盈率并不算高呀,为什么你说有泡沫?
在这个市场混久的人就会知道,A股上市公司有这样的神操作:牛市来的时候,股票容易涨的时候,就调高利润;等熊市来的时候,就一次性处理坏账,把业绩做得烂透。
这其中有合法的“财务技巧”,也有非法的“财务诈骗”。
总之,上市公司往往会顺周期做账,其目的是什么,路人皆知。
反正有两点是确定的:当前A股的很多板块,泡沫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而宏观政策的转向,事实上已经发生了。
比如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已经很明显见顶了(见下图)。需要说明的是,我此前预测2021年的广义货币M2是回落到9%下方,略低于9%。而马骏的最新表态是建议到9%左右。
再比如社会融资额的增速,也明显见顶了:
如果你连这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那就太傻白甜了。
我在美国大选之前,就预测过A股会在四季度末到2021年一季度末,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如今,这波行情基本上兑现了。
为什么货币政策见顶,仍然会有一波?因为美国大选因素,压制了A股的上涨,这一波带有补涨性质。
另外,市场主力也深知,到了二季度会有更明显的转向政策,到时候只能顺势调整。所以,2021年的吃饭行情,主要在一季度。
官方为什么不允许涨得太快、太多?他们不是希望启动印股票的时代吗?
这就是涉及到市场主力和监管层的矛盾了。
监管层要的是“直接融资比例大幅提升”,所以股市活跃的“时间”很重要,要尽量延长时间。
而庄家要的是差价和资金周转率,所以“高潮”来的越快越好。先做一波多,然后反手做空,可以割两轮韭菜。
因此,每个牛市的第一阶段,监管层和市场主力都是一个阵营的,合力把市场活跃起来。但到了快速上涨阶段,分歧就来了。监管层要平稳、持久,主力要HIGH,要出货。
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政策牛市,最终无不以断崖式下跌告终,就是因为这种分歧。
主力并不是三四个人、一两个机构,他会异化。最终,没有人能控制主力的欲望,以及散户的疯狂,只能出台政策打压。然后,就是踩踏式的大逃亡和暴跌。
比如2015年6月的股灾。
要知道,在2015年3月两会的时候,金融官员们还在公开发言支持大家买股票。到了5月,发现势头不对,赶快降温。降不了温,就出手,甚至重手。于是出现了6月中旬的大崩溃。
那场崩溃之后,抓了一个证监会副主席,一个保监会主席,还有若干庄家。为了救市,撒了很多钱,最后导致人民币在8月中旬连续贬值三天,每天1000个基点以上。
2021年,显然不能让这段历史重演。所以,一定会提前出手。
还有楼市。
2020年1月至今的楼市,跟2015年到2017年那一轮,很有些相似。至少深圳大涨,上海跟进,跟当初一模一样。
只是如今楼市长效机制已经确立,楼市大起大落不容易了。
对于后市,我的判断是:
A股或许在一季度还有空间,但已经进入了风险区,把握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港股的补涨还有一些空间,但追涨太急也是有风险的。
A股大概率提前1个月左右,从2月的某个时候,或者3月进入调整期。到了二三季度,会有更明显的低点。然后到四季度,会有所反弹。总之,今年A股的机会远不如2020年大。
今年是A股的收割之年,是让散户再次交昂贵学费的年份,甚至是让一些人倾家荡产的年份。
楼市2021年的机会,反而比2020年大一些。我是说整体,至于每个城市各不相同。涨多了的深圳、上海,将逐步消停一些,然后轮到其他城市。
板块轮动、轮流吃饭,是未来10年楼市的主基调。
记住一点很重要:楼市的含税率,远远高于股市。所以,楼市再被妖魔化,也比股市重要。
来源为金融界股票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刘晓博】(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股票频道相关新闻
-
【公告抢先看】晚间重要公告:九天八板仁东控股停牌核查、用友网络耗资1.17亿元回购348万股公司股份
2021-03-08 18:22:01来源:金融界网
-
“一地基茅”!平均每只亏1000亿,55只抱团股节后蒸发5.6万亿,警惕赎回潮冲击波...
2021-03-08 19:15:32来源:金融界网
-
收评:沪指跌2.3%创业板指跌4.98% 抱团股集体重挫贵州茅台跌近5%
2021-03-08 15:02:01来源:金融界网
-
全球最大半导体硅片厂商上调报价20% 行业景气度望持续上行(附股)
2021-03-08 07:38:42来源:金融界网
-
发生了什么?刚刚,A股跳水:茅台大跌白酒重挫5%,光伏军工也狂跌!这只股却连拉7个涨停…
2021-03-08 12:35:15来源:中国基金报
-
太火了!这家A股公司电话会议吸引104家机构,“顶流”基金经理也来了...
2021-03-07 20:16:14来源:e公司
-
覆铜板强势上涨 下游PCB有望受关注(附股)
2021-03-08 07:37:52来源:金融界网
-
背靠985名校,曾19连板的大牛股将退市!业绩巨亏净资产负六十亿,4.7万股东踩雷!
2021-03-08 07:41:59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刚刚!这个重要指数“进入熊市”,发布以来首次!多只权重股盘中重挫,发生了什么?
2021-03-08 12:24:40来源:证券时报网
-
“翻倍”牛股又发重要信息:今年稀土收入要到29亿,价格也上调!龙虎榜频现游资席位
2021-03-08 07:54:20来源:证券时报网
-
A股账户首破1.8亿!10大重磅事件影响A股开盘,券商:继续看好阳春三月!
2021-03-08 07:39:05来源:e公司官微
-
两市大幅下挫 这一板块逆势爆发
2021-03-04 16:34:37来源:金融界网
-
“蛇吞象”并购 天山股份能否成“中国神泥”
2021-03-08 04:49:30来源:国际金融报
-
“带头大哥”连拉7个涨停!这一概念彻底火了
2021-03-08 16:24:10来源:中国基金报
-
超跌股大爆发 掘金要“有的放矢”
2021-03-08 07:53:15来源:财富动力网
-
中一签最高赚23.87万元!科创板最赚钱新股诞生,下周这只新股有“肉签”潜质
2021-03-07 22:24:40来源:中国证券报
-
快速调整告一段落 行情并非“牛转熊”
2021-03-08 07:48:36来源:财富动力网
-
目瞪口呆!这家A股公司连续7年财务造假,同一家审计机构,竟全是标准无保留!
2021-03-08 00:17:25来源:中国基金报
-
寻龙晚评:否极泰来的反弹行情需要注意这些要素
2021-03-08 22:05:35来源:金融界网
-
暴走A股:什么时候止跌?止跌买什么?
2021-03-08 20:33:27来源:暴走A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