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两抓手”—十四五系列1

  核心结论:①“十四五”正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百年未有大变局下,规划承前启后值得关注。②“十四五”发展面临六大新特点,打造科技强国掌握发展竞争主动权,迎难而上把握新机遇。③双循环、创新将是两大关键词,双循环格局下国内大循环是主体、生产和消费是核心环节,科创催生发展新动能、5G和新能源车是着力点。

  “六新”+“两抓手”

  —— 十四五系列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2021年即将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当前我国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发,疫情影响叠加复杂国际形势,关键时期下“十四五”规划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本报告梳理近期高层会议及相关文件,尝试一窥“十四五”规划重点和亮点。


  1.指日可待:“十四五”规划落地在即

  超前谋划、诸事具备,“十四五”规划即将落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式,1953年至今我国已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2021年即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10月在北京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编制将成为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实际上“十四五”规划编制早在19年11月已全面展开,李克强总理在 “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上要求各部门密切合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抓紧起草“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纲要框架。今年以来,“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入快车道。5月《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6月份以来,总书记更是多次主持召开相关会议,为编制“十四五”规划指明方向。6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提前谋划“十四五”,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7月21日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性并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企业家代表提出的关于“十四五”规划意见。7月22至24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期间,要求各地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7月30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8月6日,习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五年规划编制需加强顶层设计并坚持问计于民。8月24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百年未有大变局下,规划承前启后值得期待。从历史进程看,“十四五”时期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指导我国关键期的新征程。站在当前时点,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地区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科技与产业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提出更多方向性、战略性的安排。

  


  2.管中窥豹:探寻“十四五”新亮点

  回顾历史,在“五年计划”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GDP总量规模从“十五”初期(2000年)9.0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99.1万亿元,人均GDP从7942元上升至70892元;产业结构逐渐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到第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占比从2000年39.8%提升至2019年53.9%;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平均达61.9%,高于“十五”时期的47.9%。目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已进入倒计时,“十四五”规划即将面世,其涉及主题必将成为市场一大主线。在规划正式制定出台前,我们尝试从总书记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一窥此次“十四五”规划的亮点和重心。

  迎难而上,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新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对国内外形势做出分析。具体而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国际经济、政治、科技等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国内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将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从国际来看,我国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对于这些挑战,习总书记强调要辩证看待。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挑战,但挑战倒逼创新。中国经济运行短期风险虽然增加,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唯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把握新机遇。

  化危为机,遵循六个“新”特点。在此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方向具有六个“新”特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新优势、新局面,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具体发展路径提供了指引。关于新发展阶段,习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需辩证看待;关于新发展格局,习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当前国际大循环明显减弱,而国内大循环潜力不断释放,需优先拉动国内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新发展动能,习总书记强调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靠科技拉动满足内循环的国内需求,科技创新无疑能够有助于国内大循环的持续推进;关于新发展活力,习总书记强调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勇于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新优势,习总书记强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是经济双循环的前提,中国与各国的开放合作必将实现共赢;关于新局面,习总书记强调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治理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科技强国,掌握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本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均GDP将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国际公认的高收入国家水平。国内经济逐步发展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后,客观上将对新产业、新技术的突破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国内的内循环需求。比如近些年来,“互联网+”产业、数字科技、数字金融,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产业模式,对国内的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单边主义及逆全球化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加快科技创新速度,在关键领域取得技术进步,对于突破国际上可能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3.两大核心词:双循环、创新

  根据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将于今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讨论。当前十四五规划细则尚未落地,我们综合总书记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相关信息,推测“双循环”和“创新”将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词汇。

  “双循环”新格局,“国内大循环”作主体。在5月14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首次提到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发挥我国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两会期间,这一概念得到更具体的阐述,并明确了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满足国内需求并推进科技创新。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从中长期的角度对此加以认识。8月24日的专家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强调新发展格局是战略抉择。“双循环”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原有循环遇到了“出不去”与“进不来”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进行限制,如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并通过所谓的国家安全限制出口,同时我国自身经济条件也在变化,如产能过剩难以被全球消化。另一方面,部分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受到美国等国家的封锁。由于美国及其盟友是全球主要需求国和技术出口国,依靠贸易多元化难以疏通原有循环,这就需要国内和国际循环格局做出新的结构性调整。

  生产和消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中,一方面要从生产端入手,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另一方面要重视消费端,积极释放消费潜力、引导消费回流国内市场。从生产端来看,外部冲击下进口受阻,以科技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出现国产替代机会,国民意识觉醒有望助推国产品牌崛起。中国拥有14亿人口构成的庞大市场,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28%,在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中国已掌握全球顶尖技术,因此中国完全具备在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实现国产替代的基础和能力。近年来,随着国产商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工艺的提高,国产品牌逐渐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应从设计、工艺、功能等各方面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对国内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改变国产品牌价廉质劣的传统观念,推动国产品牌崛起。从消费端来看,目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已经成为第一动力,2015-2019年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3.3%,释放消费潜力是从需求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促进消费:第一,提高城市化水平。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造成城市化水平过低,国内需求释放不足,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为44%,过低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使得大量的农业人口不能够真正转移,消费需求长期被压抑;第二,消费免税政策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根据《2019中国奢饰品报告》数据,2019年中国人在海外奢侈品消费达1527亿美元,跨境电商、海淘代购也使购买力流失境外,因此应通过消费免税政策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国内。近期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对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起作用明显,在免税新政带动下7月海南省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增速超过200%,免税购物实际人次也超过50%;第三,激发新兴消费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随着5G基础设施的成熟,手机终端、AR/VR,以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超清视频、无人驾驶等应用端也应配合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新兴消费需求。

  

  

  

  科技创新是催生发展新动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当前国内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转型的唯一出路,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供给体系对人民需求的适配性,使科创成果惠及普通民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前5G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快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而这正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我国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在当前新形势下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关键一环。近期西方国家封杀中国科技企业,再次证明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在部分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一定优势,但是整体上看,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在研发投入方面,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国家层面看,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占研究经费比重为6.0%,与发达国家普遍30%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企业层面看,根据欧盟公布的全球企业研发榜单,2019年入围的前250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仅11%,美、欧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38%、25%。

  5G和新能源车产业链是我国科技创新重要着力点。我们前期《本轮科技周期到哪步了?-20200217》等多篇报告指出,当前正处以5G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周期,前期以硬件为主,中后期带动软件革新需求,最终有望实现万物互联、人工智能。5G最革命性的意义在于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的融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包括系统集成与行业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增值业务和行业应用等,最终实现万物互联。往后看,类似3G、4G 网络搭建后引发的换机需求、进而手游、视频、互联网+等应用场景落地,5G网络搭建完成后,对手机电池寿命、芯片、摄像头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带动相关硬件需求。随后包括AR\VR、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也将逐步铺开。面向未来,移动行业在构建智慧连接的过程中,5G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将扮演重要的作用。根据《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直接产出方面,按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元、6.3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新能源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发展方向。从技术应用渗透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本质上是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综合载体,随着5G乃至6G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先进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走向无人驾驶、智能汽车。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开发利用将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将对我国经济转型提供巨大助力。近十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链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成长,从示范推广到产业化落地,现已逐步迈入市场化发展阶段。截止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但核心电控技术及智能驾驶仍显不足,品牌市占率较低。从品牌销量来看,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17.9万辆、市占率达18.9%,比亚迪累计销量为5.7万辆、市占率仅6%,依靠巨大的内需市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向上超预期:疫情快速有效控制,国内改革大力推进;向下超预期:疫情传播不确定性增加,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关键词阅读:六新 两抓手 十四五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