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十四五”期间的区域和城乡发展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非常感谢中信建投证券的邀请,今天是要谈一谈"十四五"期间的区域和城乡的发展。

  根据官方的表述,我们在"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我参加了"十四五"的座谈会,在城乡和区域发展方面,因为我们未来仍然会面临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下滑,所以我的比较婉转的说法,如果我们在城乡和区域发展方面能够解决一些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将对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制度红利。

  我接下来的报告讲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谈一谈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结构调整空间这是基于我过去很多年的研究给大家看一些数据。第二方面,最近热议的话题就是经济双循环在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之下城乡和区域发展带来什么变化,反过来说城乡发展将为我们经济“双循环”带来什么样的动力。第三,谈一谈关于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其中有一些也是最近这一次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建议,不敢说这其中全部立即转化为政策走向,但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我觉得它被执行是一个早晚的事情,这可能对大家把握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政策演化有一点启示。

  01

  平衡和发展的误区

  关于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问题,一上来碰到的问题就是平衡发展的认识。在最近我参加完座谈会以后,在朋友圈里面引起很多议论,我也有朋友的朋友把有些议论转给我,一直到今天还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如果实现以都市圈和中心城市所引领的发展会导致城乡和区域间更大的不平衡,导致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对于平衡的理解出现很大问题。我们在现在经济发展的阶段我有一个总结,我称之为叫做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全世界都有经济发展好的好不好的都市圈,全世界都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经济和人口集聚于都市圈,这样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也没有停止演化,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人说你们经济学家是不是谈规模经济,不讲规模不经济。人口的增长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但是不要忘了人类有技术和管理的进步,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城市规模不经济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优势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承载力不断增强。

  在去年的8月26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采取了另外一个说法叫做在发展中营造平衡,这样一个提法跟我所讲的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的提法是异曲同工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平衡,我这里要讲的是平衡不是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分布,传统上我们把经济和人口均匀分布理解为平衡发展,它天然地跟集聚效应是矛盾的,如果我们去看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人均GDP的发展,这种人均GDP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发展差距缩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平衡。  

  02

  中国区域“收敛”的背后 

  关系到这样一点,我想现在在决策层中央主要领导的表述里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安徽的时候,提出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他说:“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但是跟我讲到的国家领导人最近的表述相比较而言,我的一系列研究曾经指出一个问题,由于我们在历史上把平衡发展理解为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分布,我们认为经济的集聚是不利于平衡发展的。所以我们大概在2003年之后就在一系列的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个地方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趋同。与此同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理自然条件不好的地区出现了违背当地比较优势的发展和投资,结果导致投资回报恶化,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高起的现象。 

  03

  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接下来我要谈的问题是想通过一些数据给大家展现。由于我们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导向上的误区,结果使得我们国家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滞后,我将从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市民化进程这三方面给大家展开一些数据。

  首先,第一个判断是想说中国的城市化率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是太快了而是太慢了。大家可以看到城市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率越高。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和国际上处于同样发展阶段的国家低了大约10个百分点。进一步我们做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比较,比较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因为在坊间中国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往往会陷入文化特殊论,为了回应文化特殊论,我们找一下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我们同处在亚洲文化圈,而且是二战以后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的过程。

  是我们把三个起飞时间各有早晚的国家拉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上做比较。韩国和日本虽然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当我们把它拉到同样一个发展阶段的时候,韩国和日本的城市化率几乎是高度重合的,跨国之间的比较是有科学规律可以遵循的。如果按照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来统计城市化率的话,我们跟日、韩之间的差距反而是有所拉开的。按照目前的水平,如果达到日、韩的城市化水平的话,我们今天城市化率不应该是60%而是75%。

  刚才是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但是中国有一个户籍制度,如果仅仅统计具有城镇人口的城市化率的话,跟城市的常住人口比较而言,我们有1/3的城市人口是没有当地城镇户籍的,这个现象长期以来对我们称之为半城市化或者伪城市化的现象。  

  04

  排名前30的都市圈规模够不够大?

  我这一次汇报的时候做了另外一个判断,中国排名前30位的都市圈它的规模仍然没有实现跟我们人口大国相匹配的规模。我这样简单一句话它的研究基础在哪里?大家知道关于中国城市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困难,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数据反映经济功能意义上的城市。我们对于很多城市研究的结论有偏差,比如关于我们城市人口规模太多,我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下,中国一些直辖市甚至一些地级市比如北京、上海,如果放到欧美国家或者日本,都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因为在欧、美、日的国家我们区和县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市,于是我们的北京和上海相当于20几个欧美日的城市的概念,但是由于跨国比较的时候,简单把我们称之为的城市跟他们比较,很容易达到中国城市人口太多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拿到由美国航天航空局提供的夜晚灯光数据,我们用夜晚灯光重新定义城市,定义方法很简单,有些细节不详细讲,因为今天不是一个研究的报告会。如果一个城市跟周边其他地方在夜晚灯光上是连片的,我们定义为一个城市,其实这样的城市定义已经非常接近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都市圈的概念了。珠三角地区夜晚已经形成了广州、深圳这一带连带发展的都市圈;而长三角由于上海跟其他周边其他地方存在省一级的边界,其实上海并没有成为一个连接在一起都市圈。

  城市体系研究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叫做起伏法则,一个国家的最大的城市是第二大的两倍,第三大的三倍,第N大的N倍。这个支线就是人口的规模,和国家城市体系排序之间的互相关系,因为时间有限我不给大家呈现在数据里面的其他国家,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我们用数据看日本、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或者看印度和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条直线都是高度吻合的,现在给大家看到的是中国,请大家注意这条线上面大概右边的位置就会偏离支线,而这个偏离是什么呢?就是排名前30位的大城市连片发展的都市圈。

  基于这样的研究我下了一个判断,中国排名前30位的都市圈规模仍然有成长空间,当前中国的供给制度改革进入了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上已经放开户籍制度了。但是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将会是改革的重点。我们现在500万以上的人口的城市是19个,假设需要30个,也差不了太多。

  这个图上面一条线就是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在人口当中的所占比重。第二个是城镇户籍人口所占比重,可以看到这两条线的差额超过10个百分点,将近30%左右的城镇人口是没有城镇户籍,而且两条线的差额逐渐扩大。最近的座谈会上面,我特别向国家领导人汇报了一个数据,在个别超大城市非本市户籍的外来人口有一半居住了超过了5年,而居住10年在20%左右,我希望能够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如果长期在城市稳定和长期就业的人口,不仅尽快实现市民化的话,将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问题和后遗症。  

  05

  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结构有哪些结构调整的空间呢?

  第一,人口集聚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二,土地和住房空间错配需要校正。第三,低密度的城市建设模式和户籍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待改进。

  人口集聚还可以再进一步加强吗?先给大家看几张图。这个图是中国排位比较靠前的城市在GDP当中所占的份额,用红色标识标出了占有中国50%的GDP所在城市的位置。大家可以看到经济活动已经高度集中在了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还有中国的中西部还有省会级的大城市占了高GDP份额。

  我接下来给大家看看人口分布,这是中国50%的人口居住地呈现的空间布局,这是GDP,这是人口,大家看到什么?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第一,中国的人口分布远远比GDP的分布来的更加分散。第二,当中国的经济向东海沿海集中的时候,中国北部的人口、华北、东北的人口太多,这里面可能就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最近这些年有一个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判断,中国出现了南北差距,我在我的研究里面在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南北的差距是因为南方在面向全球化和数字导向经济的时候拥有比较优越的条件。如果靠近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城市,以及长江中下游沿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从南方城市拿掉的话,南北差距就不存在了。

  换句话说,所谓的南北差距只不过中国的南方拥有了长江下游地区以及珠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如果我的预测是对的话,人口从北方到南方迁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下去,目前的情况怎么样?这个图告诉大家,尽管我们今天有关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的人口实际上已经流动起来了,这张图的红色地区就是人口流入的地区,蓝色地区就是人口流出的地区。

  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如果我们人口的空间分布和GDP的空间分布能够在空间上比较一致的话,如果大概达到每一个地级市的GDP规模所占的比重和人口的规模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大概一致的话,是不是每个城市人均GDP大概达到大概的一致,这就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和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的道理。如果人口空间分布和GDP空间分布大致一致的话,每个城市的人均GDP就可以达到大致的一致,这就是从集聚中走向平衡。说起来非常通俗,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平衡的理解是反集聚的,就出现问题了。

  接下来我讲反集聚的问题,我们的人口往高处走、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走,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认为集聚是不利于平衡发展的,所以我们在资源上是引导往低处走的,主要就是土地。这样以来导致中国出现了非常激进的城市化,这里面是指城市用地的扩张而不是指城市的人口扩张,我们城市的人口扩张是被抑制的,但我们城市的土地扩张受到鼓励。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把建设用地指标引导到了中国的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地区,有需求的地方没有供给,有供给的地方没有需求。

  大家看一个这个图,这个图的含义就是中国的中西部省份在全国的土地使用,是增量而不是存量所占的份额。2003年之前,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在全国所占的份额是下降的,这个是正常的,因为中西部人口是流出的。2003年以后,人口仍然在向东部地区集中,但是我们大量的新增建筑地指标却给了中西部,而且中西部所占的越来越高,这些用地去干什么了呢?两件事。第一造工业园,以至于在中西部每个都有一个工业园,而且有大量的工业园,远离大港口、大城市和交通设施比较好的基础设施线,在我调研的西部的省份,在山区里面都每个地方有一些工业园,还配一些基础设施和道路,有大的6车道、10车道,大家这样投资下去有没有回报呢?我们过会儿再说。

  第二个建筑地指标就是做新城建设,我们有个美好的愿望:帮助欠发达地区建立工业园,然后招商引资,把房子卖掉。

  事实上我们来看房地产,我把中国的城市分成两座,计算房价和收入的比值。上面一个线代表了人口在持续流入,但是建设用地的供应已经到了收紧。下面一个线是相反的。当年在上海我们在上海要实行鼓励大家买房子,但是到2003年以后两条线开始分化,上面这个线是人口流入土地供房不足,房价就往上涨。下面这条线是人口是在负增长的,但是大量的建房子,导致房价是下跌的。

  看中国的房价的时候,请大家务必不要再全国层面看房价,大家可以在头脑里面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我把这两条线取得一个平均值,你会看到平均的房价除以收入的比值是上升的,根据教科书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泡沫。但是中国的房价要分地区来看,中国的房价是分化的,中国真正房价高的就是人口在流入,但是土地和住房供应不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的问题主要不是泡沫而是短缺,相对于人口所带来的需求,住房供应不足。  

  06

  如火如荼的“新城”

  而另外一些城市,由于人口流出大量的建房子导致房价反而是下跌的,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大量的新城,建在人口流出的地方。我们在全国手动收集的数据,这个数据库里面中国272个城市建有新城。这里面我特别打断一下我自己,我所收集的数据因为是手动收集的肯定是不完全的统计,但全国二百八十几个地级市里已经有90%建设了自己当地的新城。而全国有1/3的城市人口是负增长的,也就是说,在人口负增长的城市我们在进行增量的规划和建设。

  我收集到的数据里面,有接近500个城市报告了规划的新城能够容纳多少人口,我们计算了一下,这500个左右的新城可以容纳1.93亿的人口。而全国有多少新城呢?据发改委统计有三千个新城在建,如果我的样本是有代表性的,全国的新城将容纳12亿人口。如果我的样本没有代表性,把数据砍一半,是多少人口呢?6亿。把所有的农民塞到建设的新城里面,我们的新城建设是够用的,这样不蛮好吗?问题是我们的新城建设是建设在流出地。根据我们的统计,超过70%的新城建设是在四万亿支出计划之后建设的。

  “远”“大”的新城。

  我们的新城建设都是远大的建设,又远又大。我特别强调均值,规划面积是一百多平方公里,规划的人口均值是42.5万,规划的新城建设的位置是距离所在的老城25公里,大家在平常可能觉得25公里,油门一踩就到了。再给大家一个参照系,上海的中心城区,半径是15-20公里,这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半径只有15-20公里,而我现在给大家讲的数据是说在我的样本里面平均的建设新城的位置距离当地的地级市的老城是25公里。

  再一个参照系就是松江,从人民广场到松江的直线距离是30公里,大家就知道我们的新城建设在什么地方了。

  再给大家看新城建设在什么样的城市,颜色越深表明当地所建的新城越大。2006年似乎看不出来明显的迹象,2010年,我们提出四万亿计划的时候把大量的基建投资导向了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当时的经济指标是配合着这样的四万亿计划的,大量在东北、华北还有西南这些人口流出地,2014年的时候新城在全国遍地开花。中国有1/3城市人口是负增长的,扩建比较厉害的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但是都是人口流出地。

  兰州新区就是一个规划建设超过一千平方公里接近两千平方公里的新区,按照他们的规划如果完成的话,最终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一百个人,而且兰州新区的建设位置是距离主城区70公里的位置。

  随着建设以外,还伴随地方政府的负债,柱状图上的这两个柱子,一个是规划的人口,一个是规划的面积。09年后的三年进入了高速建设期,一直到2013年开始已经偃旗息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卖不出去。除了到2015年定向去库存的前奏。

  这个条是城投债,每个地方开建新城的时候都做了一个城市规划,然后去融资,最后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建设越远的,规划密度越低的,规划越大的地方,债务越高。投资没有带来后续的GDP,就导致了债务的上升。从今年区域的债务分布角度来讲,这个图给大家看到的是债务负债率的比率,大家不要看债务的总量,我们应该看债务除以GDP的比率,沿海地区总的来讲比较健康,真正债务比较严重的就是中西部人口流出的地方,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西部,贵州和青海。  

  07

  低密度的城市建设模式和户籍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在过去10年迅速下降了一半,服务业受到了制约。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外来人口的消费比本地城镇户籍人口平均低16%-20%。这个图给大家看一下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幅度,在我们所研究的跨度15年左右的期限里面,中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下降了一半左右,由于服务业是需要人文之间相互互动和见面的,城镇人口密度的下降将不利于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关于这个问题我很快有一篇文章发表出来,建议大家关注一下。

  中国服务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给大家看两个图。左边这个图是服务业在附加值当中所占的比重。右边这个图是服务业在就业占的比重。直线表示是OECD国家的走过的路径。在OECD国家中,人均GDP的提高,都会带来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如果跟发达国家相参照的话,下面有点像毛毛虫的两条线就是中国。在任何一个历史同期,中国服务业的占比都是低于OECD国家的;就业来讲,右边这个图甚至呈现出服务业的就业占比跟OECD国家走过的路径差异越来越大的现象。中国为了防止制造业的空心化要持续发展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给大家讲的是比重,制造业要发展,但是我们的服务业是受到了相对的抑制,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低密度的城市建设模式。

  双循环

  再谈一下双循环的城乡和区域发展问题。关于“双循环”,国家领导人提出来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促进城乡和区域发展,有利于形成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一,城乡和地区间人口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收入差距缩小、促进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消费增长。城乡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人口的自由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从而能够促进消费。

  第二,集约化的城市发展和外来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服务业发展。如果所有人都是市民化,土地的供应如果可以下降一半,不出现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特别快的情况,中国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会提高3%-5%。基于中国的服务业比重路径比其他国家低大约10%,就是说有小一半的服务业受到抑制的情况将被克服。  

  08

  如何理解内外循环的此消彼涨?

  更高效更协调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仅有利于形成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外循环。第一,加强人口和土地的空间匹配,可以降成本。可以使得低价和房价稳定,也可以起到降成本,这样可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

  第二,在农业方面,城市化有利于乡村振兴和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逐渐失去竞争力,我们大量从美国进口大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农场面积太小。大家想户籍制度长期不改革到位,市民化进程受阻,导致中国农村和农业人口太多,中国农场面积迟迟不能出现规模化,导致成本上升。如果当中国的农场平均面积可以实现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这些国家,还不要说发达国家,我们不跟美国比,只跟接近的国家比,那么中国农产品的净进口可以下降89%,我们可以大概实现农产品与国际贸易的收支平衡。

  通过这两个例子给大家讲所谓的内外循环此消彼涨是指国内循环比重上有所提高,但不是不要外循环,更好的国内循环是有利于提高国际外循环。  

  09

  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十四五"期间,以及更为久远的时期,人口的城市化并向中心城市周围的都市圈以及沿海地区集聚是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快实施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最终实现的目标就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发展中营造平衡。

  集聚和发展更加强调效率,而平衡着眼于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人口自由流动,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发展。具体我谈五点看法。

  第一,进一步强化都市圈的增长极作用。根据规模和功能定位差异,围绕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半径30-80公里不等的都市圈,因为中国的都市圈也是有等级的,北上广深是70-80公里,但是不那么大的都市圈就不用那么大了。要以轨道交通连接起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强化其增长极的作用,为下一阶段的增长提供动力。在人口流出地,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收入。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方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间和地区间更为自由的人口流动,可对冲人口总量红利即将下降的负面影响,是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占比将持续提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特别是有利于低技能劳动力充分就业和缓解贫困。当前我们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时候,贫困收入是每年3000元,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一个人进城务工一个月就可以脱贫。

  其次,我建议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要加快长期稳定居住和就业人群的落户进程。像我之前提到居住超过五年的是占一半,居住超过10年的占20%,这些是非常紧迫需要市民化的人群。

  第三,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资。当前中国最为紧迫的我建议为步入发达国家做准备,建议尽快推行12年义务教育,其重点对象是农村户籍儿童。在类似于像韩国这样的国家,历史上在他们迈入高收入国家之前,它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就已经达到12年,我们人均GDP收入水平还不是我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即将达到发达国家阶段的时候,我们人均受教育水平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要尽快补齐12年义务教育,重点是农村户籍的孩子,因为城镇户籍的孩子,没有12年义务教育也都读高中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是让孩子在农村接受教育还是城市接受教育,这一次座谈会我提出,加强在人口流入地的教育均等化,促进留守儿童和进城随迁子女在城市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在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加大教育投入,建议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协同,增加教育投入。如果我刚才讲的政策会实施就需要在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加大教育投入,政府说钱可能不够,如果政府资金不够,通过政府、市场、资本三方的加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高中的数量可能要翻一倍。

  第四点,增强土地和住房管理的灵活性。我提出土地和住房供应要与人口流动方向相一致,真正做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我提出,第一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房价高企的城市增加建设用地供应,其次要加强低效利用的工业和商服用地向住宅用地转换。第三,要建设更多商品房和公租房。第四,要适度放松容积率管制。第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对城中村等低成本居住形态的包容度。从多方来提高住房供应解决城市多层次住房需求满足的问题。

  在人口流出地区怎么办呢?要做减量规划,公共服务适度地向中心城区集中。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建设用地的指标跨地区配置,关于建筑用地指标的跨地区配置,我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写文章对这个政策进行呼吁,也非常荣幸的是这个政策在当前中国已经开始慢慢地铺开。

  左边这个圆圈里面还保留着宅基地,相应的指标能够代入到B地使用,这就是建设用地的跨地区指标配置,这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应该进一步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使人口流出地闲置的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复耕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地区交易和再配置,提高农民在指标异地交易中的收益。什么意思?用当下的制度改革,如果在省内进行异地交易比较自由,跨省的用地指标交易,建设用地指标流出的地方必须是国家的贫困和极度贫困地区,未来我认为应该是更大范围跨省的地区交易。

  最后第五条就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优化。当前,关于城市人口增长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看法是担心由于人口集聚带来拥堵和污染等城市病。根据我的研究可以告诉大家,城市的拥堵和污染问题跟城市的人口数量相关性并不强,由于有这样的研究基础,我们认为通过减少和控制人口集聚来治理城市病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治理城市污染效果不大,但可能很大抑制经济。我的建议是从供给侧加大改革力度,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大城市和都市圈,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当前中国要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最重要的是提高内需。如果我们能从城市和都市圈内加大供给侧的改革与人口流动方向一致起来,相关的投资在短期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跟我们提出的新基建配合起来,这样又可拥有可持续的回报,还可以缓解城市病,并增加人口流入地的经济规模和税收,减少外来人口市民化的压力,所有这样的东西做了以后,我跟国家领导人汇报的时候就讲,这样的做法和政策导向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生活宜居和社会和谐三个目标的共赢。

关键词阅读:十四五 中信建投证券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