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剂:政策落地效应明显 内部两极分化

  【编者按】本章节内容来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撰写的《重估与重构: 后疫情时代中国医药生物产业的分化演进——金融界机构投资者论坛暨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峰会(2020)专题报告》。该报告重点研究后疫情时代创新驱动下,医药生物产业格局重构趋势与演进方向,进行汇总、解读与展望。报告分为产业综合研究、细分领域梳理、医药生物创新聚焦,以及医药生物ESG理念与实践解读4个章节。

  以下为报告章节内容:

  化学制剂主要由化学原料药加辅料加工而成,是原料药的下游。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剂、注射剂等。按新药注册分类,根据2016年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我国化学药品新药注册共分为5个类别,具体如下表所示: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说明及包含的情形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信息来源:《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

  从上市公司来看,按申万行业分类,截至2020年8月1日,A股化学制剂企业共79家,总市值16027亿元,是A股医药生物行业企业数量最多的细分领域。化学制剂也是目前受政策影响最大的细分领域。从A股化学制剂上市公司的平均营收和利润数据来看,如下图所示,受刚需影响,近5年行业营收逐年增长,其中2018年受“两票制”全面铺开产品出厂低开转高开影响,平均营收增速有较大幅度提升,超过20%。但利润端,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进等因素影响,2018年出现断崖式下滑。2019年“4+7”带量采购政策正式落地实行并进一步扩围,叠加一致性评价影响,营收端增速有所回落,平均净利润继续下滑,但幅度较2018年有所放缓。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仿制药在整个药品市场中占比较大,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也多以仿制药研发生产为主,而仿制药受政策冲击巨大。从整个行业来看,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测算,2019年中国化学制剂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8425亿元,但受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影响,增速降至4.2%。2020年,疫情短期内对行业营收和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不过疫情并未阻挡医改推进的步伐,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批国家组织的带量采购已经开始启动,集采常态化推进势不可挡。可以预见,“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将继续深刻影响整个行业。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国仿制药蓝皮书2019版》

  除了表现在营收和利润端的影响,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还倒逼制药企业升级提效,加强技术创新,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开支。据了解,一个产品的一致性评价费用在几百到上千万不等。与此同时,优先审评审批等政策落地进一步鼓励创新。如下图所示,近5年A股化学制剂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逐年增长,且近3年增速相对较快,平均研发投入占平均营收的比也在不断提升。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多重因素影响下,化学制剂领域落后产能加速退出,行业内部分化进一步加剧。如下图所示,A股化学制剂上市公司中,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数量占比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2018年以来亏损企业数量占比增加明显,且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具体来看,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等创新药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其中,恒瑞医药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2.89亿元,同比增长33.70%,实现归母净利润53.28亿元,同比增长31.05%。贝达药业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54亿元,同比增长26.94%,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8.37%。另据统计,2019年化学制剂行业79家上市公司中,有30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值的分化。截至2020年8月1日收盘,恒瑞医药总市值5008亿元,是目前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市值突破5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在化学制剂上市公司中遥遥领先。其余企业中,华海药业、贝达药业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华东医药、人福医药、丽珠集团、健康元、科伦药业等16家企业总市值在200~400亿元之间,其他企业总市值均在200亿元以下。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这种分化趋势还将延续。未来,要么以低成本和规模取胜,要么坚持创新,高壁垒仿制药和创新药将是突围方向。

关键词阅读:医药生物产业 ESG理念 分化 转型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