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新:2020资本市场改革交响曲全面奏响 注册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7月6日,中信建投证券“乘风破浪· 2020年夏季资本市场峰会”于线上成功举行。

  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资本市场部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友新带来“资本市场改革交响曲全面奏响,注册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主题演讲。发言纪要如下: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就资本市场改革和注册制改革的相关话题,与各位进行线上交流。刚才李扬老师对疫情下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非常精彩,我也受益匪浅,相信大家也一定很受启发。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也是史无前例的。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也正在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投行等核心业务名列前茅的证券公司,在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以及新三板改革等方面,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我本人也有幸在全面推进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参与了一些政策的研究讨论。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我的分享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后续改革的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把握好发展的机遇。

  2019年科创板开设标志着注册制改革的元年,而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形象地说,就是奏响了资本市场改革的交响曲。从时间轴上来看,从2020年2月再融资新规落地、3月新证券法开始实施、4月新三板改革、6月创业板规则出台到下半年的7月、8月份新三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相继落地,体现了改革的有序推进。

  这次改革与以往的改革有哪些区别,改革对市场各方特别是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我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这次改革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市场继多天上涨后继续大幅上涨,这体现了市场本身对改革的积极回应。目前市场交易者活跃程度高,指数上涨,公募市场的募资情况好,外资也在持续流入。另外,今年上半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IPO的发行数量和金额仍然大幅上涨,尤其以科创板为代表的一些高风险的公司开始上市。上半年共上市116个新股,融资总额1393亿,同比增长84%和131%。再融资市场改革以后,预计上半年定增募集资金可达8496亿,同比增长433.36%。

  根据这些数据,许多文章分析中国股市已经全面进入牛市。也有分析认为,90年代初的上涨是中国资本市场初始阶段的创世牛,2005年的上涨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标志的股改牛,这次的改革可以给市场带来好的影响,我认为是注册牛。市场的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改革的认同和期待。

  这次改革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第一,能够直面主要矛盾、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多在为融资服务,对市场的基础性功能,例如估值定价、资源配置、投资效率等方面关注度不高。一谈到股票市场的发展就是融资。这次的改革我想是全方位的,一方面真正实现多层次差异化的发展,科创板作为质量改革,带动创业板改革,进而带动新三板精选层的设立,甚至带动接下来的主板市场改革。改革是要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来完善基础性的制度。改革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发行、交易、退市等多方面,力度前所未有。

  过去的改革都是问题导向,以局部的改革解决局部的问题、阶段性的问题。这次的改革在更长远、更全面地审视资本市场,从而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

  第二,服务于科技创新。对比美国和中国市场的目前为止的前十大市值的公司,美国的前十大公司除了摩根大通以外,基本上都是科技创新类的公司;我们中国的前十大公司中除了金融以外就是两瓶酒、一桶油。这样的结构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不足,市场缺乏估值定价能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应该体现在科技创新方面。美国在70年代初期,通过资本市场来支持、服务科技创新,4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也让资本市场分享到了这些公司的成长成果。本次改革在发行条件、交易制度、审核方面的倾斜、定价发行等方面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前所未有。今天刚刚宣布登报的的中芯国际,筹资规模可达530多亿,在中国的上市科技企业中可能是最多的。

  第三,改革的推行力度前所未有。从2019年6月科创板开板,7月份开设,到2020年2月的再融资新规的落地,接下来新证券法的实施、注册制、创业板改革的出台,所有的改革步骤都在有序展开,甚至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这次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以一种习总书记讲的“一抓到底,抓铁有痕”的力度,在全面部署、密切推行。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时尚福临主席讲“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次的改革我也有类似的体会。这次改革可能将非常全面彻底,力度会非常大。

  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认识。

  本次改革的主要变化在媒体报道和研讨会中都有很多讨论,这里做简要梳理。

  1. 从发行条件来看更加包容。科创板有5套标准,创业板有3套标准,接下来主板的发行条件可能也会进一步放开。这有利于吸引各类的创业型、创新型的企业来上市。

  根据我的个人体会,以前投行业务中更多关注盈利,也就是收入指标,这些财务指标是主要的发行条件。一个公司,尤其是初创型的公司或者新兴行业的公司,它的盈利模式需要培育,发展的规模肯定还不是很大。原来的制度只能让一些非常成熟的公司上市,甚至以前出现过为了完成上市指标来保荐上市的情况。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公司是一个人,证券市场应该是培育一些十八九岁、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年龄段、在成长期的公司来上市。而原来的来上市的公司都在五六十岁的阶段,发展后劲和前景都很有限,甚至问题和矛盾都已经开始显现了。所以在主板的企业十年来估值都没有上涨,我认为与上市制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导致一些优秀的公司都要去海外上市。

  这次改革更加包容,这种包容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们的制度自信,以前为什么不敢包容呢?因为在核准制的条件下,政策寻租的情况确实比较多,上市以后大家也没有去关注资产的投资价值,导致良莠不齐,好坏不分。现在的包容体现了审核水平的提高、审核标准的变化。这种包容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到目前阶段后,大家认同度和接受度的提高。

  2. 定价更加市场化。原来的公司都是23倍的定价,而且是按照发行前一年全面摊薄的23倍来计算。一个非常普通的、根本没有什么成长性的、甚至于上市后就要重组的公司也是23倍。应该发13倍的发了23倍,应该发33倍的也发了23倍。这种情况对市场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因为发行阶段中市场基本的估值定价能力没有了。

  改革后允许的估值的方法很多。原来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一般使用PE估值,绝对估值方法只是作为验证,其他的估值方法,如PS等都应用的非常少。

  3. 新股发行、再融资发行的常态化。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市场上涨的时候各种问题都不会显现出来,但下跌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这个情绪发泄到新股发行上来,对监管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实际上每年新股发行的数量在整个市场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不比上市公司差,但是大家会把情绪宣泄到新上市公司上面。

  2017年新上市公司是最多的,达到435家,其他的年份数量则有多有少。上市公司的IPO最多的一年是2010年,总投资规模5000亿,再融资也是5000亿。今年上半年,规模已经达到了1300多亿,我想下半年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新冠疫情期间,监管方面也保持了发行节奏的常态化。

  国家已经从上到下形成了共识,以后即使市场不好,新股也不会停止发行。但是新股发行的节奏可能会有所变化,这一点后面会探讨。

  4. 信息披露要求更高了,明确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前审核的时候,阶段性政策会起引导作用。现在的上市要求围绕着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科创板也要求充分性和一致性。这样的要求是希望给投资者提供对估值定价有价值的信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估值定价没有价值的信息。我想这是改革的重点,在接下来的创业板改革中也会是重点。

  5. 进一步完善了退市的制度。科创板、创业板取消了暂停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将退市指标归为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类,细化了具体要求。这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举措。

  美国市场的退市原因绝大部分是并购交易,因为重大违法或者业绩、市值达不到标准的退市占比较少。我认为随着资本市场估值定价能力的提升,股票的差异化定价会显现出来。当退市的工作常态化后,自然而然就会分化。在这种情况下,退市对市场的冲击会明显减少。现在的炒壳和强行退市对投资者影响非常大,退市常态化以后这种影响反而会减少。

  6. 审核从证监会审核变成了交易所审核。科创板是上交所审核,创业板是深交所审核,新三板精选层也引进了竞价交易的制度,由交易所新三板股权公司审核、证监会非公部注册。明确的职责分工更贴近市场。

  7. 投资者的保护机制更加完善。证监会反复强调要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诉讼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8. 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公平。未来会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进行严厉打击。

  从监管整体思路来说,强化了信息披露的责任,市场总体更归位尽责。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更加有利于科创型的公司来上市,同时维持市场的公平秩序。这是改革的几个重点。

  对市场的参与方而言,如何来看待这些变化?我从5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1. 如何看待IPO再融资发行的常态化;

  2. 如何看待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3. 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化定价;

  4. 如何看待退市制度 ;

  5. 如何看待资本市场改革中的投资银行 。

  IPO的常态化

  审核的周期大大缩短。原来的审核周期1~2年都很正常,甚至还有8~9年的项目,例如中国电影。不仅是一般的民营企业审核周期长,国有企业也有这样的情况。审核过程中,证监会的各种政策还存在变化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上市没有稳定的预期,没办法合理安排募投项目和上市后的资金使用,上市反而限制或阻碍了很多公司的发展。在注册制下,审核周期明显缩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共1335家公司,从受理到核准平均用时95天,最短的只有1天,可以说非常的高效。

  发行的通过率非常高。从前最极端的时候出现过7过1、6过1的情况。现在很多发行的审核工作提前进行,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在过程中解决了,通过率都在90%以上。

  现在的审核流程更加透明,审核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并进行了简化,问询和反馈也都公开。

  常态化以后,大家会比较关注IPO排队的情况。因为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是堰塞湖,会对市场形成冲击。

  截至今年7月3日,排队企业有734家,已经过会的有116家,在新三板排队的有250家,创业板200家,主板中小板一共284家。当时证监会要大力解决堰塞湖问题的时候,有领导指出,这么大的堰塞湖蓄的水如果全都泼下来,整个市场部都要被淹没了。这是一种观点,也是市场的声音,现在来看是对的。另一方面来看,排队企业多表面中国经济发展好,才有这么多潜在的公司来上市。

  目前为止,到各地证监局备案进行辅导的企业达到了1986家,是非常丰富的上市资源。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前景,这些能够去排队上市的公司总体来说基本面都是不错的。那么原来为什么大家对排队的企业非常的反感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不能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我认为公司多就多了选择余地,好公司有好价,不好的公司价格低,也许有些公司就会知难而退了。

  从前大家担心常态化后发行过快对市场产生冲击。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不论是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市场中的资金最聪明,它一定会到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地方去。如果证券市场有赚钱效应,这些资金即使出去也会再回来,不会待在一个地方。大家对市场失望了,资金就会越来越往市场外面走。我认为常态化后排队项目多,在未来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也应该能够接受它。

  整个审核周期短、透明度提高、标准更加合理、包容性强,这是改革的特点。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改革后,企业上市的周期大大缩短,成本降低,成功率提高。

  从前证监会长达数年的审核过程中,企业并不是不发生成本。他们每年都需要审计,同时按照上市要求做一系列工作,真正的资金的安排计划又没法实施。很多公司就这样被拖黄了,代价很大。现在公司只要愿意去上市,那么英雄不问出处,都可以去申报。当然公司需要自行判断是不是符合条件,而不是贸然申报。

  对上市公司来讲也是一样,非公开发行的的询价空间打开了,投资者数量也增多了。原来只有9折,现在可以8折去询价;原来投资者的数量只有10家,现在一下扩大到35家;锁定期也由一年变成了6个月。个人认为,这些改革让非公开发行变成了上市公司的小公募,是上市公司公募和原来的定增之间的一个品种。推出以后,从发行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虽然有8折的大空间,但实际上发行都在9折和9折以上,这就是市场的认同。

  对于引进战投,锁定期从3年减少到18个月,但是在标准的制定上面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不太好界定。监管方面反复强调了6个月的询价类定增是大路,18个月的引进战投是小路,鼓励大家走大路。但是如果一个公司符合战略投资的条件和要求,我认为对公司来说,提前锁定价格以及战投也是很好的选择。目前通过预案的很多,但批下来的目前还没有。这里确实有监管纠结的地方:在市场单边上涨的情况下,担心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但是如果企业真正完全符合上述条件,我认为审核会很快。对于6个月的询价类定增,原来预计的想法就是到证监会需要1个月。例如宁德时代,200亿的投资项目审核的时间也是1个月,今天上午我们正在做簿记。另外企业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划去上市,而不是像原来去适应证监会的发行条件。我认为这对大家是全面的利好——放松管制,提高效率。

  对投资者来讲,常态化以后,引入了更多的源头活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投资机会。好的生物医药、红筹公司能够在国内上市,甚至一批优秀的科技类的公司,原计划去海外上市的也回到国内上市,对于投资者来说增加了很多选择的机会。这是很难得的,因为原来我们只能在传统行业里面打转转,只能矬子里拔将军,但现在我们可以去对标国际市场发现投资机会,我觉得非常好。

  投资者可能担心常态化以后就是大放水。我认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常态化是审核发行的常态化,监管不会像原来一样停停走走。常态化并不意味着把标准放低了,而是标准更加透明了。

  最近与证监会的领导交流,思考怎么来看待常态化?常态化是每周固定发多少家就是常态化?还是坚持审核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常态化发行?我的理解是审核的标准的透明化、审核的常态化,不是说经济时代好了就要通过加快发行来调节市场。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肯定也会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来进行常态化。

  IPO也引进了竞争机制,审核前移到交易所,交易所有竞争也有约束。因为有规则存在,证券市场要公平、公正、公开,所以两个交易所在承揽项目的过程中会存在竞争,但是还要有审核的标准。如果说审核标准放的太开,大家也都能看到。而且从结果来看,如果哪个交易所的项目在后面出了问题,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压力。另外证监会也会进行监管,因为注册权还是在证监会手中。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1. 不唯财务指标论。审核不对价格作出判断,不对投资价值进行背书。

  2. 强调真实、准确、完整。公司要展现自己的前景

  3. 强调了信息披露的责任人要落实到位。

  我认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归位尽责的问题。从前的信息披露是中介机构的责任。但是这个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上市公司会刻意隐瞒,甚至地方政府有些部门也参与造假,中介机构即使履行必要的核查程序也看不出来。这一次的改革非常明确,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就是上市公司,同时也强调了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从最近一系列的处罚案例来看,加大了处罚的力度,让大家对市场有敬畏之心。目前是行政处罚,将来法律的处罚也会陆续出来,而且并不是仅对发行人处罚,对承销商也会严厉处罚。保千里、美丽生态、海印股份这些案例的处罚,都让我们看到了处罚是全方位的,只要没有归位尽责,该负的责任就要负。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就是让你说真实的事,让市场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公司。基于虚假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是最大的风险,有时候甚至是灭顶之灾。我想监管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以后的处罚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市场化定价

  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价格发现、估值定价、资源配置。如果IPO的公司是23倍,如何看待市场化的成分?如果大家都对发行没有敬畏之心,都是打新股赚取无风险收益,对于中签者来讲,是有利益的,但是大部分人赚不到钱。有些人甚至成为了打新族。我认为这次改革抓住了痛点,科创板公司里面118家公司全部都是市场化询价来定价发行的。另外,估值方法也是多元化的。PS估值的有3家,沪硅产业还用了PB。另外采用市值估值法的有4家医疗类公司,有的用PS,有的用市值/研发费用比,还有的市值产品线来估值等等。估值定价市场化后,国际市场上的一些通用的估值方法就可以用到我们市场上来,或者说我们投资的时候就多了一个维度来看待我们市场的估值。这打破了“唯市盈率论”的认识,打破了“23倍”的发行市盈率限制。我们要客观地判断企业的估值,要买者自负、理性估值,恢复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科创板的初衷是市场化定价,但是也做了一些的过渡性安排。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现在的定价都没有超过4个值,而且大家主要按照这4个值在不断修正,因为有要求高价剔除、要不能超过4个值,还包括宣传跟投。这些好的想法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定价能够理性估值。但是因为新股不败的原因,大家可能更多从入围的角度来理解这些事,所以第一是用券商的估值定价报告找到一个定价的锚,第二个是想办法不被剔除,第三是市场上存在一些意见领袖,他们对定价的专业经验也很丰富。因此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目前定价都是投价报告的区间下限,打7折,甚至打61折、62折,当然最近中芯国际的价格也有所回升。我希望目前的低价情况是阶段性的,更希望监管能够调整定价的方式方法,实现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把市场化的定价落实和贯彻下去。这样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因为新股显得一票难求,所以在不断地涨和炒作,这是不好的,目前正在解决过程中。

  退市制度

  大家应该用常态化的心态看待退市。我们做了中美从2011年到2020年6月的比较。

  在美国市场,退市是常态化的,主要是并购或自愿退市的,当然也有因为财务指标恶化和运营恶化退市的,而不是我们的认为的退市就是一个很差的公司。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的市场资源配置、估值定价能力提升了一个好的公司。如果价格估不上去,公司还不如被别人定价收购,这是一个选择;或者退市不上了也是一个选择。

  在我们国家上市是资源,所以大家挤在市场里不出去,上市了以后希望有一个非常大的涨幅。现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社会各类资金进行股权投资。目前来看中国进入股权投资的时代,新股发行常态化。这种情况下从净化市场、提高资产的效率角度,退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段时间媒体评论的也比较多,大家还都能够接受。我想在这里提示一下,接下来因为不符合上市条件而通过重组或其他方式来上市的情况应该很少会出现,因为前端的发行条件放开了,好的公司可以正常上市,就不需要去冒背负隐性债务的不确定性风险。估值差异化以后,大家对退市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

  改革中的市场参与者

  上市公司方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完全市场化后,应该会成为买方市场。对上市公司来说,一方面筹资更加便利,市场的估值差异化也更加明显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互动、路演推荐公司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当然,信息披露肯定是最核心的部分。

  对投资者而言,涨跌幅进一步放宽了,但需要发掘好的公司,所以要擦亮眼睛,形成自己的估值定价体系,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收益。

  对我们证券公司来讲,对市场中介来讲,应该说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风口。目前我们资本市场部负责我们整个公司投行业务线的所有的发行项目的估值定价以及发行组织工作,越来越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在第一批的精选层一共大概有30多家会上市,我们公司就有7家。另外包括益海嘉里这样大型的IPO的项目,我们也都在积极的推进。另外还有一些再融资的项目,包括宁德时代等。债券业务我们在这里就不再细谈了,我们公司也是第一第二,业务量非常多。资本市场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投融资活动高度活跃以后,证券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怎么来看待注册制改革以后我们证券公司角色的转变。

  一是首先要提高估值定价能力,在差异化定价方面,原来是新股不败,接下来我觉得我们的定价发行都有很大的挑战。这是我们要提高的一个方面。

  二是业务模式要回归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上来。原来是跟着政策走,阶段性地利用政策寻找项目,然后发行上市。现在可能更需要一个培育和培养的过程。这个时期好的项目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临时找来的,所以我们需要提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

  三是投行为客户的服务一定是全方位的。这需要公司的其他部门来牵头,我们中信建投执行的比较好,投行、研究、监管都在分工协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是集中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接下来券商的投行业务会越来越集中,投行的规模效应方面,品牌效应、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方面对合规、风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型投行更有规模的优势。

  简要介绍一下中信建投的投行,我们为一级市场专门成立了投行委员会,投行委员会下面有6个部门,包括投行部、债券承销部、并购部、创新融资部、结构化融资部,他们都是负责项目的承揽承做这些工作,投行部以股权为主,债券承销部是以债券为主,并购部是做并购活动。市场化改革越充分,并购部发挥的作用可能会越多。另外还有一个创新融资部,主要是面对我们新三板。还有机构化的IBS业务。今年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也在大力推动IBS结构化融资业务。作为这些业务的出口,资本市场部统一来完成估值定价以及销售的工作。

  我们整个的投行队伍也超过了1000人,我们中信建投的投行对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的理解比较深,参与度也比较高。另外我们也是国家战略的很好的践行者,从当年创业板第一批,到2015年的新三板的爆发,从2015年债券的新政,到科创板首批25家中保荐7家,中信建投的市场占比很高。这次新三板精选层将有30多家,现在正在审核申报的有7家,应该说市场占比非常高。我们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于科创、创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在充实行业组,因为接下来深度地服务客户需要对行业有充分的理解,尤其是TMT、医药这些行业我们配备的力量是很强的。

  我们的投行的质量控制在业内是非常好的。这次科创板的处罚的5个项目,我们公司不在其中。投行业务质量把控方面,我们中信建投执行得很好,项目执行质量方面没有大的问题。

  我们围绕改革,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典型的项目,我们公司独家保荐了京沪高铁,深信服、紫晶存储、康泰生物、宁德时代、歌尔股份等等,都是在市场上有非常大影响力的项目。

  我们对科创板、新三板、创业板的项目进行全面布局。中信建投资本市场部有公众号,对最近要发行的项目进行全面的披露,便于大家参加。当然18个月战投项目,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不能在公众号上披露。其他的能够公开的项目,我们进行披露。

  我们业务第一是非常均衡,公司布局的项目对每个板块都有涉及。第二是突出重点。我们的投行有一个公司文化,就是“让最好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客户,让我们的客户能够成为更好的企业”。这样的理念让我们投行的从业人员要在市场上要找行业细分的龙头公司,为这样的公司服务,然后再来协助这个公司取得更好的发展。

  我们中信建投的投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也要紧紧地抓住这样的发展机会。

  在这样的环境下,尽管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改革如火如荼,效果正在显现。新的时代赋予我们资本市场的新的定位和使命,以注册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也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如易会满主席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提到的那样,新的起点需要新眼光,需要有新格局,需要有新胸怀,当然也要有新担当新使命,能够实现新愿景。所以我们中信建投的投行,需要练好内功,以客户为中心,为中国的实体经济的转型改革做出贡献。也希望能够跟各位多合作,携手同进,乘风破浪,谱写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关键词阅读:陈友新 注册制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