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场]神预测!重温“周期天王”周金涛2006年研报:2020,中国证券市场大繁荣!

  “周期天王”周金涛曾在2006年发布的题为《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研报中称,从世界经济的长波周期角度分析,作为第五波长波周期中心国的中国或将在2020年代出现首次证券市场大繁荣,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支撑此次大繁荣的主导力量将是发生在中国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或能源革命,而不单单是人民币升值。

  

  这份研报的论点还包括:

  -对国际经济史的研究表明:虚拟经济首次大繁荣,均是在工业化中后期,一国经济真正崛起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且虚拟经济大繁荣的产生有三个重要前提:1、经济出现新亮点;2、乐观主义蔓延;3、财富效应显现。

  -在中周期回落趋势下,中国经济很难出现新的经济亮点,这限制了乐观主义情绪的蔓延,同时虚拟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也并不明显,这些都表明中国证券市场还仅仅是处于大繁荣的起点阶段,远不能与美国沸腾的1920年代相提并论。

  -处于繁荣起点阶段的中国市场将以扩容作为主基调,大繁荣来临前的股市曲折上升的过程也可以界定为扩容牛市。扩容的真正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显性扩容,即新老划断后再融资和IPO;二是隐性扩容,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行为。

  -对于繁荣起点论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繁荣过程中保持一份理性。带着这份理性,我们认为,在繁荣的起点阶段,股价的上涨绝不能简单依靠估值推动,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和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将成为推动市场前进的主导力量。

  以下为报告原文:(请注意本报告撰写时间为2006年7月,因此文中提及的“下半年”、“15年后”等均2006开始计算。)

  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

  一国经济的真正崛起是造就大繁荣的基础

  通过研读《新美国经济史》、《非理性繁荣》、《泡沫经济学》、《华尔街博弈》等著作,我们发现成熟经济体的首次虚拟经济大繁荣,均是在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大幅增长并且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的情况下出现的,一如美国沸腾的 1920 年代和日本的 1980年代。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逻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搞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决定关系。

  在去年年底的年度策略报告《中国虚拟经济的繁荣与泡沫》中,我们已经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作了一个梳理。这里我们想补充的一点是,虚拟经济领域的大繁荣本质上是一国经济崛起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之后,整体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经济虚拟化也已经逐步展开,财富效应使得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更加明显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虚拟经济的大繁荣。回顾美国的 1920 年代和日本的 1980 年代,无不是其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才发生的。

  

  以美国为例,正是 19 世纪中后期重化工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为其后期的股市大繁荣埋下了伏笔。美国自 1860 年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制造业发展迅速,《新美国经济史(下)》第 457 页写到 “…在 1810 年并且甚至在 1860 年,美国工业产值落后于英国、法国并且可能也有德国。但是,到 1894 年,美国工业产值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高。一站前夕,美国工业产值是其三个最大竞争对手——英、法、德——的总和。” 此时,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取得高速增长,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但是美国的真正崛起却是在一战以后。远离战场的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瞬间由 1914 年欠款约 37 亿美元的债务国变成 1920 年月外贷近 126亿美元的债权国,并在 1920 年代不情愿地成为了世界的领导者。

  我们认为,美国一战后的真正崛起是孕育股市大繁荣的内在基础。美国在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前二十年,尚未成熟的华尔街市场也是跌宕起伏,经历了多次的繁荣与萧条,但是 1920 年代的首次虚拟经济大繁荣最终却是建立美国经济真正崛起的基础上,并受到多种因素或条件的制约才爆发出来的。

  

  证券市场大繁荣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前面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证券市场大繁荣的出现有一个重要基础,那就是一国实体经济的大发展,或者说一国经济的真正崛起。但是当一国经济真正崛起以后,证券市场何时会大繁荣,还需要多种因素或条件的配合。根据我们对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大繁荣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虚拟经济大繁荣的出现有三个前提条件,它们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首先需要实体经济的配合,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必须有亮点出现;其次这种实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导致乐观主义的蔓延;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要足够明显,也就是说证券市场的繁荣需要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支撑,这也是我们前期所说的虚拟经济化解实体动态无效的一种体现。

  新的经济亮点

  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博弈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起到决定作用,因此虚拟经济大繁荣的爆发首先实体经济出现新的经济亮点,这种亮点可能出现在长周期衰退期内中周期繁荣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实体经济总体趋势是衰退的,微观主体更加强调创新,这会导致中周期繁荣的出现,从而放大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对第二点形成支撑。

  1920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的众多经济亮点,成为美国股市走向大繁荣的催化剂。首先电力开始在生产中广泛应用。1919 年,美国制造业中 55%的能源来至于电力,到了 1929 年这一比重提高到了 82%。其次,电力的广泛使用也使得电器产品得以广泛应用。在 1920 年代初期还鲜为人知的电器产品,例如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到了1920 年代末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第三,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也成为经济中的新亮点。分期付款方式的引入也为普通居民购买汽车提供了便利,1919 年约 5%的家庭贷款买车,到了 1929 年约四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汽车,其中一半多是贷款买车。而汽车工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仅体现在汽车制造本身,而且体现在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例如,炼油、公路等。此外,电力和汽车的普及也使得 20 世纪的 20 年代成为美国一个主要的建筑兴旺时期。

  上面描述的是美国经济 1920 年代的繁荣图景,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和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形成了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亮点,促使 1920 年代美国的制造业生产率以超速速度在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促使美国在 1920 年代乐观主义蔓延,并爆发证券市场大繁荣的主导因素。

  

  乐观主义蔓延

  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亮点往往会使得投资者的乐观主义情绪开始蔓延,这是我们所强调的虚拟经济产生大繁荣的第二个条件。我们认为,乐观主义氛围是连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纽带,促使实体经济的新亮点迅速为证券市场所反应。新的经济亮点出现以后,难以评估的预期收益在乐观情绪的支配下往往会出现高估,从而出现所谓的资产价格泡沫。在美国沸腾的 1920 年代很多公司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因此其预期收益很难根据过去的经验评估,在乐观的情绪下,很容易出现高估的倾向。作为对照,可以看出,在当时属于“传统产业”的铁道公司,由于采用的是众所周知的技术,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股息,所以泡沫较小。如同《非理性繁荣》一书所述,美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次乐观主义(如下表),每次都由此引发出一波证券市场大繁荣。

  

  我们再看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日本重化工业时期是在 1960 至 1970 年代,而日本虚拟经济的首次大繁荣却出现在 1980 年代,并于 1989 年代达到顶峰。回顾日本 1980年代可以发现,当时日元正处于大幅升值之中,日本经济地位也上升为全球第二、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全体国民都沉浸在幸福和骄傲之中,充分说明日本经当时弥漫着乐观主义气氛,虚拟经济爆发大繁荣也就有了现实的条件。

  财富效应显现

  与前面两个条件不同的是,第三个条件构成反向循环,它要求财富效应必须足够强,市场不能被边缘化,否则股市的繁荣由于没有反馈效应,失去了持续上涨的基础。股市的上涨,带来投资收益的提高,最终反过来刺激消费,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得原有的实体经济支撑虚拟经济的单项循环变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支撑的双向循环,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虚拟经济繁荣更加持久。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实体与虚拟的博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这张表是 IMF 对财富效应的一项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财富效应”在多数国家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二,总体来看,包含住宅和股票的“财富效应”在“市场主导型”国家明显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毫无疑问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属于银行主导型国家,股市的财富效应远远弱于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股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没有房地产那么明显,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仍需要较长时间来培育足够的股票效应,才能够迎接股市大繁荣。

  

  如果按照上述三个前提条件来考量目前的中国 A 股市场,显然中国股市走向大繁荣还是任重道远,在中国经济中周期回落趋势下,实体经济增长找不到太多新的经济亮点,这限制了乐观主义的蔓延,同时虚拟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也并不明显,这些都决定了中国股市还仅仅是处于大繁荣的起点阶段,与美国 20 世纪初或日本 1960 年代存在更多的相似性。

  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

  2020年代?

  上一个章节的谈论我们已经证实了中国仅仅是繁荣的起点阶段,还远没有到能爆发大繁荣的年代,但是大繁荣究竟何时会出现,这本身一件相当难以预测的事,我们这里也仅仅是做这样一种尝试,我们相信分析的逻辑可能比结果更加重要。在这里我们的预测更多的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现,因为经济周期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运行轨迹,而实体经济的大发展又决定虚拟经济的演进脉络,所以我们坚信经济周期对预测虚拟经济大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大繁荣

  经济周期是在实体经济呈现规律性运动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研究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大繁荣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寻找虚拟经济大繁荣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虚拟经济的运行轨迹与实体经济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证券市场大繁荣往往会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出现。

  

  

  如上图4和图5,英国在 1820 年代的上半期爆发出了首次证券市场大繁荣,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进入沸腾的1920年代,也爆发了美国证券史上首次大繁荣。由于虚拟化程度的限制,英国当时的繁荣程度远远不及美国1920年代的大繁荣,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都出现在长波经济周期的衰退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雅各布.范杜因的长波周期理论得到验证。

  

  那么为什么大繁荣往往会在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出现呢?我们认为,长波周期的衰退期本身就是实体经济陷入动态无效,而虚拟经济开始起到平滑作用的重要阶段。所以,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表现来看,虚拟经济的繁荣对实体经济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使得实体经济在长波周期的衰退期依然出现一波中周期繁荣。这种衰退期内出现的中周期繁荣又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乐观主义蔓延,推动虚拟经济出现泡沫式大繁荣。当然长波衰退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当中周期繁荣不可持续的时候,投资者预期的逆转会导致泡沫的崩溃,进而导致实体经济由衰退走向萧条。这就是虚拟经济大繁荣通常在经济长波周期的衰退期产生的最大逻辑。

  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中国,2020 年代?

  为什么会是 2020 年代

  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长波周期的衰退期往往会产生虚拟经济大繁荣,但是雅各布.范杜因划定的长波经济周期并没有对第五波长波周期有明确的预测,因此如果要寻找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的话,我们首先就需要对第五波长波周期进行划分,以判断第五波长波周期究竟何时进入衰退期。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者都有所研究,其中陈漓高在《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一文中将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划定为1991-2000年,但是我们认为,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更可能是1991-2010年,而衰退期将在2020-2030年。做出这判断依据主要有两点:一、经济数据证实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繁荣阶段。2000-2005年间世界经济平均看来仍然是处于高速增长之中,而且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2008年以前仍可望保持3.3%以上的增速,这些都说明第五波长波周期的繁荣期远没有在 2000 年结束。二、经验表明长波周期中的繁荣期应该可以持续20年左右。回顾前四博长波周期(如表3),繁荣期都持续了20年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五波长波周期繁荣的结束点将是在2010年左右,而不是2000年。

  如果这种推论是正确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2020 年代或将爆发一波新的虚拟经济大繁荣,而由于第五波长周期的中心国可能已经由美国转移到中国,那么这一阶段或许将是中国的股市大繁荣阶段,而且随着这波大繁荣的到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达到顶峰。

  

  为什么会是中国

  如同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很多人都认为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在第五波长波周期中必然会扮演中心国的角色。事实上,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分析也符合对世界长波周期的判断。按照一般国家工业化需要20年计算,中国本轮的高速经济增长将可持续到2010左右,这会带动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湖北大学一项课题研究《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提出中国需要利用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上升期的契机抓紧发展,我们的想法刚好相反,如果我们肯定中国经济是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中心国,那么支撑世界经济上升的必将是中国经济,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因”而不是“果”。

  在年度策略专题《繁荣的起点》中,我们已经指出中国的现在与日本的1960年代有着太多的相似,从而中国未来证券市场大繁荣的产生过程也将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可能将远远超过日本1980年代的大繁荣,就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五波长波周期的中心国,而日本经济虽然在20世纪后半期崛起,但是它始终没有取代美国成为长波周期的主导国。

  我们认为,今后20多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将是促使中国股市出现大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最关键因素。中国本土出现的新的技术革命或者能源革命或将是主导下一次证券市场大繁荣的核心因素。未来从未来过,在这里我们尚不能完全描绘出未来30年内中国经济的繁荣图景,但是我们坚信中国在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能源危机面前所爆发出的巨大潜力,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出现新的经济亮点的关键。正如我们前面论述的那样,经济亮点的出现才能够点燃下一次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到那个时候,有了繁荣起点阶段的制度完善和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爆发于中国的首次证券市场大繁荣将会超越日本1980年代的大繁荣。

  繁荣起点的中国市场:

  扩容是主基调

  前面我们之所以花了较长篇幅论证大繁荣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以及中国何时会出现大繁荣,无非是为了澄清一个观点:中国股市的大繁荣可能需要在15年以后才会出现,而目前我们仍然处在大繁荣的起点阶段。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时刻保持一份理性,在市场上涨时不会高呼伟大的时代,在市场下跌也不会悲叹熊市的到来。在大繁荣的起点阶段,我们对行情的性质有清醒的认识。

  扩容是繁荣起点阶段的基本特征

  就中国市场而言,扩容将是繁荣起点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还相当缺乏,这就要求经济虚拟化程度必须不断提高,便于股市尽早走出边缘化的状态。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来看,当实体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以后,会催生虚拟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中国股市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即将开始的大扩容,就是在前期中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展开的。实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也催生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动,美林等现代投资银行的成立、华尔街帝国的崛起都标志着美国逐步由银行主导型国家向市场主导型国家转变,这也符合实体经济虚拟化的发展方向。

  国外有学者专门对比过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占GDP比例),结果如下图5所示,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证券化比例越高,20世纪末高收入国家的证券化率已经超过1,而低收入国家仍然在 0.2 以下徘徊。从不同国家证券化率的对比来看(表4),大繁荣的产生与证券化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美国在1929年第一波大牛市中的证券化率为0.75,为20世纪上半期的最高点,到1999年的又一波大牛市中,证券化率才上升到1.52。相反,德国的证券化率一直较高,其股市也是不温不火,并没有出现日本1980年代的大繁荣。

  

  

  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证券化率仍然是偏低的。年轻的中国股市在2001年以前的繁荣,导致2001年证券化率达到接近60%的高峰,但在此之后随着股市的下滑,证券化比率持续降低,目前为止证券化比率不到20%,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是相当低的。如此滞后的资本市场绝不可能产生足够的财富效应。正因为此,市场的扩容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基调,所以,在市场的大幅扩容中,我们很难相信市场会出现泡沫化的过程。优胜劣汰将是市场运行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繁荣的起点阶段,尤其需要理性。

  

  市场扩容的真正含义

  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扩容是培育财富效应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种扩容的真正含义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显性扩容,即新老划断后再融资和IPO,另一方面可以界定为隐性扩容,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行为。

  目前大多研究市场扩容的报告集中在再融资和IPO这一方面,市场对这种显性扩容也是爱恨交加,既担心扩容对市场资金形成的压力,又希望从新股热潮中分一杯羹。相反隐性扩容,如央企的整体上市,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等隐性扩容却成为市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企业行为的出现迅速地改变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未来业绩的预期,从而在估值水平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得以迅速提升,最终市场的扩容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不知不觉中的完成。

  仔细阅读《新美国经济史》就可以发现,美国在1897至1904年间爆发了第一次并购浪潮。在这七年中,美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这次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其中最突出的是华尔街的杰出代表摩根在1901年组建了合众国钢铁公司,这使得人们长久以来的将众多分散的钢铁企业合并为若干大企业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使相当多的人认为新的“利益共同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极大刺激了投资者的乐观主义情绪,为后期的大繁荣埋下了种子。

  

  扩容背景下的中国市场:

  估值修正的过程

  明确了繁荣起点的中国市场将以扩容作为主基调之后,我们就能对行情的演进脉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繁荣的起点阶段,股价的上涨不是依靠估值推动,而更多的是来自多样化的企业行为。

  繁荣起点期的股价上涨不能依靠估值推动

  在一个以不断扩容为主基调的市场中,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扩容对市场意味着什么,我们能从中把握什么机会。大繁荣的起点阶段,股价的上涨绝不是依靠不断抬高行业或公司的估值水平,实际上美国在1901年-1920年,即1920年代的大繁荣爆发的前期,市场的估值水平是从高位不断向下调整的,直至1921年市盈率降至4.8倍才开始反转,创下迄今无法逾越的历史最低纪录。所以,如果我们明确了我们尚处于繁荣的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就不能对估值水平的盲目提升抱有太大期望,产生泡沫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投资者的预期,或者叫投资者信心,而这种信心本质上是由人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繁荣的起点阶段,经济基本面并不能带来乐观气氛的蔓延,人们绝不会对持续攀升的股价不产生动摇。

  

  扩容意味着更多能代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入到股市中来。扩容所补充的新鲜血液将是股价提升的基础。比如就银行业而言,如果中国股市不引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中国银行业巨头,股市是无法真正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银行业的成长收益的。所以,现在对中国股市而言,大盘蓝筹的上市或许对市场资金的供求产生短期冲击,但是长期而言,市场的扩容最终必将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相一致,从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之间互动关系将变得更为协调,这正是产生大繁荣所必需的。

  估值水平将在市场扩容中逐步修正

  中国目前这样一个起点阶段,整体的估值水平与美国1900年代类似,估值水平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市作为一个仅有十多年历史的新兴市场,其证券类金融产品的稀缺造就了市场的高溢价。随着扩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品种变得不再稀缺,这必然带来估值水平的向下修正,基本面开始变为支撑股价的唯一有效的基础。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在2001年的繁荣中出现最高点,自此以后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整体来讲,是不断向下修正,2001年一季度末市盈率水平高达60倍之后,整体水平稳步下滑。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种估值水平的持续修正何时会截至,就目前情况看,我们还看不到这种修正完全终止的意味。从当前的短周期反弹接近尾声的判断来看,估值水平更没有理由过度攀升。

  

  而且需要澄清的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主体的制度变革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趋同只是起到了对估值体系的正常修复,并不是导致估值水平上升的原因。估值水平必将在扩容中得以进一步修正,相反股价的提升却可能依靠扩容后的基本面改善得以实现。至于制度创新或者说制度跳跃对市场的影响,后文将作进一步探讨。我们相信在当前中国经济虚拟化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的活跃程度将不断提高,但是证券市场的繁荣往往是以大幅波动为特征,决不是一往无前式的大繁荣,也不可能产生太多的估值泡沫。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全球市场也对中国股市的繁荣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繁荣起点的机遇所在:

  企业行为和制度创新

  以上是我们对繁荣起点论的进一步澄清,我们并非想要说明中国股市没有机会,我们只是强调,中国的证券市场大繁荣尚未到来,我们需要在市场的繁荣过程中时刻保持理性。这也是我们半年度策略主题“繁荣与理性”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带着这份理性,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二是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其中,企业行为既包括外科手术式的并购重组,也包括内科调理式的自主创新,前者短期内见效快,后者长期更显中坚企业风采,两者都带来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从而为股价上升提供坚实基础。

  企业行为与中国证券市场大繁荣

  对于企业行为的关注,我们在2006年年度策略专题报告《繁荣的起点》中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论述。并购重组和自主创新被列为2006年证券市场的两条投资脉络。我们近期的报告也分别围绕这两条主线在展开。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几大制造业领域,我们前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跟踪报告。在这里我们对并购重组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在我们眼里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本身就是大扩容的一种形式。

  无独有偶,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类似,日本在1960年代也爆发了第一次并购浪潮。如下图,合并和改组的规模在进入了1960年代以后,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60年代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合并案例中,属于同一领域的横向合并占50%,表明60年代合并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钢铁行业也成为日本最突出的并购领域,日本两家最大的钢铁公司八幡公司和富士公司,在1970年进行了并购,组成新日本制铁公司,新公司的钢铁产量占日本钢铁总产量的42.8%,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公司。

  

  我们相信,在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而国内钢铁产能又出现过剩情况下,钢铁行业的并购行为将越来越多,美国和日本先后爆发的钢铁行业并购热将会在我国重演。长江证券研究员张发余在最新的一份并购专题报告中,也已经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投资机会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主要结果如下表,并购重组的行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四大类:一是以采掘业、电力、金属非金属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二是服务行业,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和金融行业;三是高技术行业和技术装备行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仪表行业、电子行业,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四是房地产行业。

  

  制度创新与中国证券市场大繁荣

  在繁荣的起点阶段,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更多是要平滑市场扩容对资本市场的短期冲击,也就是为了扩容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倾向于把全流通背景下的制度跳跃定义为一个短期冲击。因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变革不过是前期制度变革搁浅的一种集中性释放,对市场短期冲击较大,但并不影响长期趋势。上面我们提到了新老划断后IPO和再融资规则的变化,本身促使市场由过去的硬性财务约束向纯市场约束转变,充分显示制度创新对一个扩容市场的重要影响。

  下半年可能集中推出的制度创新包括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以及引入T+0交易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最大的特点,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的市场的活跃程度,二是增加市场的避险工具,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市场再扩容过程中能够顺利地成长。在当前特定的市场背景下,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预期将凸现制度创新对市场人气的拉动作用。我们将对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保持高度关注,并及时推出专题报告。

  综合下来,我们认为下半年的市场将难以出现类似有色金属的行业整体性的投资机会,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和制度层面的产品创新将成为推动市场前进的主导力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需要对市场保持一份理性,因为大繁荣需要相约15年之后。

  以上内容来源:江证券研报作者 | 周勇、周金涛)

  关于周金涛生平:

  周金涛,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成功预测次贷危机,2009年,周金涛于长江证券离职,任职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继续发展和实践他的结构主义分析理论,2013年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2015年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并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一季度触底。2016年12月27日中午因胰腺癌去世。2017年12月27日,周金涛辞世一周年之际,其生前著作《涛动周期论》新书发布。

  2016年3月16日他在一个沙龙活动中发表了主题为“人生就是一场康波”的不朽演讲,一战封神。

  演讲全文如下:

  60年的经济周期

  人生有三次财富机会

  重要经济周期理论开创者是两个,第一个康波周期,实际上它是全球经济运动的决定力量,也是在座各位人生财富规划的根本理论。

  我有一句名言叫“人生发财靠康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是你多有本事,财富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

  比如过去的十年,中国暴富的典型是煤老板,肯定大家在心里认为煤老板肯定是不如我有本事。为什么他成为煤老板,原因就是在于天时给的机会。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理论来看这是大宗商品的牛市,就给煤老板人生发财的机会。

  但是在座各位可不可以成为煤老板?应该今生不会看到,这是它的理论描述的。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就能够至少是个中产阶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人生的财富轨迹是有迹可循的。人生的财富轨迹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中最长的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一个循环是60年一次。大家知道60年就是一个人的自然寿命是60年,中国讲60甲子,循环一次就是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分为回升、繁荣、衰退、箫条。

  未来十年注定在萧条中度过

  现在这次经历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座各位经历的是从衰退向箫条的转换点,在座各位未来十年注定在箫条中渡过,这是康德拉季耶夫不可改变的规律。

  到了2017年中期,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判断对与不对。我曾经在2007年的时候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冲击,就是大家看到的次贷危机。

  2014年10月份,我发表报告认为,2015年二季度发生二次冲击,二季度之后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资产价格的运动绝不属于规律,这个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后,我们将看到中国和美国的资产价格全线回落,2019年出现最终低点。那个低点可能远比大家想像的低。这就是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康波理论。

  一个康波的运动是技术创新推动的,本次康波1982年开始回升,大家知道1975年到1982年是上一次康波的箫条阶段。

  如果了解世界经济史应该知道,全球滞胀,美国英国做供给侧改革。我看大家很兴高采烈的谈论供给侧改革问题,供给侧改革是全球进入箫条的标志,似乎没有必要兴高采烈的,实际上真的谈到供给侧改革,一定要进入箫条的。

  繁华是1991年到1994年的美国信息技术泡沫,是康波繁荣的标志,当美国的泡沫破灭之后,后面经济又增长了七八年。

  所以,2008年之前是世界经济的本次康波的黄金阶段,从2004年到2015年应该是本次康波的衰退期,衰退期能看到的就是,虽然经济增长不怎么样,但我们还能够从资产价格中获得很大的意义,这个大家能够感受到。比如我们的股市、债市,2009年以来,大的角度来看都是上升趋势,都是有利可图的,这是康波中的衰退阶段。

  2018年后能明白我说的话的意义

  去年我有一个判断,2015年是全球经济及资产价格的重要拐点,过去6年,下半场会讲一下,过去6年投资看一个指标就是央行,美国、中国央行不断放水你就有钱抓,这是过去6年投资的唯一标的,就是宽松。

  大家今年放水不管用了,这就是资产价格的转换点。我看去年大家讨论资产荒,资产荒就是我钱多,但是没有收益率,这是很危险的信号,这是一个转折点,转折点意味着未来四到五年的总体的资产收益率不仅不赚钱,甚至可能要亏损。

  我在去年底给各个机构的建议是,要做好大幅降低资产收益率的心理预期的准备,同时要做好应对未来在2017年到2019年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准备。

  我觉得今天的会议是很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如果现在大家通过发债能圈应该多圈点,到2019年你应该能感受到参加今天这次会议的意义。我奉劝大家,比如说如果想发债最好发五年的,2018年之后就能够感到我说的话的意义。

  消灭中产阶级财富的两个方法

  2015年之后,全球应该进入的康波的箫条阶段,在康波的箫条来临之前,会发生哪个现象?这个现象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们觉得手中有很多流动性,大家这个流动性过去6年还通过炒股票赚到钱,大家2015年开始不赚钱。

  怎么办?我需要为我手中的钱保值,所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买进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地产。第二个办法搞点新兴产业,很多人投了很多新三板。从我的本心出发,这两个办法都是消灭中产阶级财富的方法。

  我自己投资的纪律是2014年之后第一不买房,现在是中国房地产周期反弹阶段,就是只有一小戳涨,所以大家看到的一定是熊市中的反弹。怎么办?卖,不应该买,炒股票的人全都理解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现在应该是房地产的兑现阶段。

  第二个大家追逐的新兴产业,因为我是研究长波理论的,我看的很清楚,实际上所谓的互联网+,就是本次康波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最后成熟阶段。

  大家知道,信息技术爆发期在80年代,90年代在美国主导国的展开期。当技术从主导国传导到中国,中国是本轮康波中的追赶人,传导到中国扩散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你们想这个技术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一个技术当它在追赶国的渗透到达了无孔不入的时候,一定到达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这个技术后面就是一个成熟并衰落的趋势。

  所以,去年我跟朋友说,2016年和2017年是新三板的兑现阶段,能不能兑现要看你的命运了,这个东西不是我能够左右的。大家不要认为一定要兑现。

  当大家看到这两个现象的时候,意味着康波要进入箫条期,你突然会发现,在经历一次滞胀之后,2016年到2017年是一次滞胀,一次滞胀发现你手中持有的流动性差的资产可能就没人要了。

  在这个阶段之后,将进入货币消灭机制,就是这些资产的价格将下跌,这个就是康波理论告诉我们的。

  每一次的康波的箫条都是一次滞胀展开,滞胀之后就是消灭通胀的阶段。所以,未来可能大家突然会觉得,手中的流动性资产不够或者没有。这也是让大家赶紧发债的原因,你可以有现金流用,甚至以现在低的价格买进资产。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箫条阶段。

  第四次康波的箫条在一九七几年,第三次是一九二几年,就是美国的大箫条,康波理论描述了一套世界经济的长期的运转。

  40岁以上的人第二次机会在2019年

  我们作为一个人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来规划你的人生财富呢?以我的长期研究来看的话,你的人生的机会基本上由康波的运动给予的。

  十年前你在中信建投证券找了一份工作不是太重要,大家十年前在中信建投证券旁边买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因为中信建投在北京朝阳门,现在房子涨十倍,大家挣十年也挣不到。人生的财富不是靠工资,而是靠你对于资产价格的投资。

  你对资产价格的投资是时间规律呢?一定是低点买进才有意义,这个时候买进房子这些没有什么意义。在一个人60岁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参与经济生活,30年中康波给予你的财富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0岁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机会在2008年,如果那时候买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机会1999年,40岁的人抓住那次机会的人不多,所以2008年是第一次机会。

  第二次机会在2019年,最后一次在30年附近,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这就是人生发财靠康波的道理。

  巴菲特没什么,为什么能够投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回升阶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现在一样不会成功,这个就是有宿命决定的。

  为什么那个年代的美国会出现比尔盖茨,因为技术在那个年代展开的,现在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你的人生机会由康波的运动决定的,有人觉得自己很牛,很大的本事,赚很大的钱,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命之中运行。这就是我研究完经济周期以后我非常相信的一点,人的生命都是宿命的。

  最简单的就是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现在30岁以下的人,注定你的人生机会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现,35岁之前出现,所以现在25岁到30岁的人,未来的5年,只能依靠在浙商银行好好工作。因为买房什么都不行,这是由你的人生的财富的命运所决定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人生财富规划的时候,一定知道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运行,社会大系统给你时间机会,你就有时间机会。这个大系统没给你机会,你在这方面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房地产周期,20年轮回一次

  一个人的人生财富有哪些?理论上只能有这么几类:第一类就是大宗商品,这个实际上大家不要小看,在60年巡回中,大宗商品是最暴利的行业。就是刚才讲的,中国人觉得最爆发的煤老板,原因就在此。

  因为大宗商品的牛市是几十年出现一次,我们这次的大宗商品牛市是2000年到2002年,这次是康波的衰退阶段。第四次康波的衰退阶段70年代是石油危机,也是大的商品牛市,所以商品是最暴利的资产。

  在座各位所经历的第五次康波,商品的牛市已经结束,以后不可能依靠商品取得暴利。2011年至少到30年,商品的走势都是熊市,所以不可能在商品方面取得大的收益的。你说能不能做空,不行!2015年之前商品可以做空,大家2016年之后不能再做空,未来商品走的是熊市。所以在座的各位的人生的最主要的资产,不管是否曾经拥有,后面不可能再有,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资产是房地产,就是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枯枿周期,房地产周期20年轮回一次,一个人当中可以碰到两次房地产周期。为什么呢?人的一生作为群体来讲会两次买房,第一次是结婚的时候,平均27岁,第二次是二次置业,改善性需求是42岁左右。一个人的消费高峰,最高峰出现在46岁的时候,46岁之后这个人的消费就往下走,你的消费逐渐由房子这些变成医疗养老。

  房子一生中大致消费两次,大概20年一次。房地产周期是20年轮回一次。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1999年开启,按照房地产周期规律分为三波,第一波2000到2007年,2009年之后又涨一波,2013年、2014年一波,三波上去,全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判断是在2014年,这个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后面价格下来。

  但是,到2015年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房子又好卖了,2016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地产暴涨,但这不是房地产重新开始,而是碧浪。三四线城市的房子能涨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涨,一小戳股票涨不是牛市,这是房地产周期的碧浪反弹。

  所以,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国的这次反弹会结束。如果你拥有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并且不是自住房,我认为应该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卖掉,这就是我对于大家的建议。

  卖掉房子之后,你发现可以买到好多很便宜的资产,性价比已经发生变化,这就是房地产周期。不要以为房地产卖出去买不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2017年、2018年房价是要回落的。一个房地产周期的循环就是这样,20年的循环,15年上升,5年下降,美国也是一样。

  2007年美国房子开始跌,跌到2011年附近触底反弹。大家到美国买房有点不一样,我的研究主要就是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美国欧洲都研究,中国在世界的东半球,美国在西半球,东西半球的房地产周期起点差十点。

  中国房地产的起点是2000年,美国是2010年,2010年之后美国出现房子的牛市,2017年是第一波的高点,如果到美国买房,也可以再等等,现在也是第一波高点。大家现在买也不会被套,因为上升期没有结束。

  作为广义大众来讲,不管你的知识怎么样,你跟大妈没有区别。意思是说,这种东西跟智商没关系,这个就是你的人生的机遇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握。

  人的一生,房子是最核心资产,商品不一定能绑住,房子至少一辈子搞两次,这是第二类资产。

  第三类资产是股票,股票不是长周期问题,随时波动,这个在我们周期中没法明确定义。

  第四类资产就是艺术品市场,像古玩、翡翠这类东西,过去一些年涨的很快的,反腐之后下降厉害,这些来看就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你的人生资产总会在涨涨跌跌中渡过。

  保值和流动性是未来五年最核心问题

  作为人生财富规划,你要明确现在这个时点应该做什么。刚才已经说了四类资产,这四类资产中如何进行波动?我的看法是,未来五年是资产的下降期,这个时候大家尽量持有流动性好的资产,而不要持有流动性不好的资产。像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动性不好的资产,还有一级市场的股权也是流动性不好的资产。

  为什么提新三板,因为流动性很差,想卖很难卖。在未来的投资,大家一定注意,赚钱不重要,第一目标是保值,第二是流动性。这两个是未来五年大家在投资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非常注意的一个,应该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这是用康德拉季耶夫理论进行人生规划。60年运动中,会套着三个房地产周期,20年波动一次,一个房地产周期套着两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十年波动一次。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套着三个库存周期。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产周期,九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过程。

  我在中国这两个周期当中是开拓者,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和库存周期理论。现在很多实业同事,制造业的价格波动最短决定周期就是库存周期。我在去年10月份写报告,认为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将触底,中国经济的库存周期将反弹,大家看到商品价格触底反弹了,这就是用我这套理论做出来的东西,所以我最近很忙。

  前两天有很多人发表与我不同的观点,周期要换面,有些人发这样的观点,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我的观点的反驳,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未来的时间来看。

  2017年中期:中周期的最后下降阶段

  今年最主要的机会在哪里?刚才已经讲了,最核心的机会就在于两个字:涨价。大家所有炒作的东西都来源于涨价,除了我刚才说的大宗商品,农产品中的鸡鸭也涨价,房子也涨价,包括最近股票炒的维生素也涨价。

  过去我们是赚钱靠什么?过去三年赚钱靠炒小股票,把估值炒上去,玩虚的。2016年我的总结叫脱虚向实,就是大家发现虚的已经没法玩,到头了,这个时候发现,央行的货币政策到边际高点,货币乘数上升了,库存周期带动货币乘数上升,这时候基本逻辑就是通胀,2016年一开年,小股票下来了,大宗商品开始涨了,这是大逻辑的转换。

  大家每年做投资,开年之前都要想想,这年做投资的主逻辑,过去几年炒小股票,但是未来,2016年就是炒涨价。作为个人投资来讲,还是那句话,不能买流动性差的资产。商品资源股可以,别的流动性差的资产也是不划算的。根源在于货币乘数上升,会出现通胀。

  我们看去年,2015年发生了什么?股票下跌,人民币贬值,这些意味着什么?2015年是全球的中周期高点,刚才讲平均8.6年、9年一个中周期循环,在一个中周期中有三个库存周期,会出现三个高点。

  一般来讲,中周期的最高点可以出现在三个高点的任何一个高点上。2015年以美国代表的全球的中周期高点,2014年12月份是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PMI的高点,我当时就说美国经济进入最高点,后面资产价格就会有反应,大家看到2015年出现了美国股市跌了。同时在去年,我们还看到美联储加息,从2000年反危机之后第一次加息,进入了十年中周期的高点阶段,2015年到2019年就是中周期的下行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逻辑就发生变化。

  大家一定不能再以过去的思维来判断我们未来的投资,不能认为央行又放水了所以有机会,未必是这样。我们未来的逻辑,应该全面脱虚向实。但这个脱虚向实也是短暂的,只适用于2016年,2017年中期之后会进入中周期的最后下降阶段,就是我们刚才讲的2018年、2019年要谨慎小心,这就是现在看到的这样一个大方向,大方向就是未来是下降阶段。

  2017年美元指数牛市结束

  黄金未来的最大机会是什么?除了是货币的矛,具有保值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于2017年美元指数牛市结束,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这个时候国际货币体系将发生动荡。

  所谓的国际货币体系动荡就是,以前都是以美元为主的,世界是观察美元的货币政策,大家现在发现,作为世界经济体的老二中国开始挑战这个问题,到底中国在国际未来的货币体系中起到多大作为我们也不知道,取决于很多因素。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国际货币体系动荡的问题,大家就会心里发毛,怎么办?买黄金,因为黄金毕竟是货币的矛。我觉得,未来黄金的大机会是来源于此,来源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我觉得今年黄金的低点,今年的黄金低点有可能出现在二或者三季度,那个时候大家可以再买,现在应该是短期高点。

  如果说我们今年的投资逻辑是这样的一套逻辑,怎么判断今年的机会呢?如果说你在今年能看到PPI、CPI上行,说明我们的经济正常运转,比如说你就做股票,买商品,正常运行,一旦看到PPI、CPI转头,甚至涨不动,这时候要小心,这可能是经济的第三库存周期高点,这个高点出现要抛掉所有的资产,只留现金和黄金等待低点的出现。

  今年做投资就看CPI和PPI,如果涨得动,说明经济还OK,如果说CPI和PPI有调头往下的趋势,一定要小心了。我们今年的投资的主逻辑,不管做什么资产,投资的主逻辑都是这样,这个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我们怎么判断这个问题。2011年12月,我写过一篇报告叫“美元破百冲击中国”。当时美元指数在72,我用康波理论推断,2011年开始美元向上运行,牛市,2017年中期美元指数到100%以上,在美元指数2017年冲破一百之后,可能会对中国的资产价格差距冲击。

  现在来看,至少前半部分是对的,美元指数已经曾经到过一百,原因很简单,我刚才给大家讲美元指数的牛市和熊市,本质上由美国的房地产周期决定的, 2010年美国启动房地产周期之后,美元指数进入牛市。

  2019是中国经济的最差年景

  而2019年,东方国家启动房地产周期之后,繁荣从西半球到东半球,那时候美元就变成熊市,所以不是所有时间都适合换美元的。为什么呢?说起来有点玄,我刚才给大家改的四周期嵌套理论,我研究这个东西十几年,我后来发现这个东西的运行规律实际上就是天文学的规律。

  以后,主宰地球的规律是太阳规律,太阳黑子周期的循环就是55年到60年最长循环,20年一个海尔循环,20年当中包含来个10年的施瓦贝循环,然后包含来个厄尔尼诺循环,所以厄尔尼诺就是经济中的库存周期。

  我后来研究完这条东西之后,越来越觉得宿命论是可行的,用你的生辰算命是有依据的,以后我用经济周期理论可以推导出类似的结果。

  我后来发现,不管是算命还是经济周期理论遵循的都是天文学规律。宿命论一定是有道理的。当然也许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有道理,但是一定是其中有内在的联系。

  我觉得大家,特别平时在工作中,我就跟我们的朋友说,一定要知道你的领导属什么的,这很重要。以后你知道你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属什么的,你就大致能判断你们公司今年行还是不行。如果行就多干几年,不行就趁早跳槽很重要。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刚才讲了2019年是中国经济的最差年景,我刚才说的另一套理论中也是可以解释的。所以美元现在还没有到达这波牛市的高点,这波高点应该在明年中期。

  明年上半年,美国也会出现滞胀,那时候美联储会连续加息,流动性会出问题,美国经济掉头往下,通胀掉头往下,就会出现经济的调整。这就是我们2017年的中期可以看到的。大家做投资只要掌握这些规律,不会犯大的错误的。

  第四个关于政策,中国的政策肯定受到了蒙代尔三角的约束,就是汇率跟货币政策跟资本自由流动只能取其二,不能都获得。所以,自从人民币贬值之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受到影响。现在人民币趋于稳定,货币政策又有一些空地了。

  锻炼身体,2019年再回来

  但是总体来讲,今年货币政策不会很宽松,这是可以看到的。根源就是我们国家对于汇率的担忧,以及对于通胀水平的担忧。讲一个我对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的看法,现在大家对人民币汇率持悲观态度,我觉得今年下半年之后,人民币汇率会升值,这是我的判断。

  为什么呢?

  从道理上来讲,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共同领导者,这两个国家的利益事实上是一致的,美联储加息的时候考虑中国怎么样,这是很诚恳的表态。你观察去年以来的汇率会发现,人民币走势是美元走势的领先指标。人民币先跌美元就跌了,现在人民币起稳美元指数就起稳了。如果判断全球开启第三库存周期美国要加息,美元要涨了,人民币也会上去。今年下半年不一定看空人民币,大家还是要好好琢磨一下。可能对于做外汇的比较重要,这是比较大的趋势。

  2017年之后,可能大家觉得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一定贬值,我们怎么办呢?有两个办法,当你预感人民币要贬值的时候,可以做空韩元,韩国是中国经济的领先指标,可以做空韩元;还可以随后做空澳元,以后澳大利亚是资源国,它的货币跟着铁矿石波动的。这个就是可以对冲人民币下跌风险的办法,这就是我平时研究的东西,全球资产配置宏观对冲理论。

  很多人说孩子留学到澳大利亚要不要买房,我说现在不适合,原因在于第一:现在澳元偏高,将来可以换到更多;第二澳洲现在房子贵,四五年之后肯定比现在便宜。

  大家到资源国买东西,一定等到资源的最低点来买,大约在2018年或者2019年。可能在座的各位对我不太熟悉,但是二级市场对我的理论是很熟悉的。

  你们可能不知道,他们一般都是称我叫“尼古拉斯金涛”,原因就是在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全称是“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你们搜“尼古拉斯金涛”就知道,因为我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的判断至少过去是比较准的,未来只能到时候去验证。

  2016年最大的投资机会是什么?就是商品价格,这个问题去年反复强调的。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任何机会都是靠赌博的,没有确定性的机会,当你下注的时候就决定你能不能成功,一个优秀的投资人都是赌博赌出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跟投资经理说,当你看到所有事情确定的时候,机会不属于你了,只有不确定的时候才能得到机会,所以任何的机会都是赌博。2015年已经告诉你2016年最值得赌的是商品价格反弹,赌不赌在你,现在看来确实反弹,我刚才讲的就会按照这个走,因为最主要的信号已经出现,就是2016年的情况。

  对于未来想提醒大家的一点,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60年当中的最差阶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风险。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现金准备,现在可以发债,五年之后还有现金。

  对于个人来讲,今年明年卖掉投资性房地产和新三板股权,买进黄金,休假两年,锻炼身体,2019年回来,这就是未来给大家做的人生规划。

  85后的人生最大机遇即将到来

  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曾任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但是去年我辞职后只做首席经济学家,原因就是在于我觉得未来的四年,做事情的困难性比过去六年大。而且在箫条即将来临之前,一个社会必将出现分裂倾向,理论中可以看到的,所以政治上出现一些倾向也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下,你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像我一样当个虚职,每天忽悠忽悠,心情好出来忽悠,心情不好在家里待着,这是一种选择;另外一种选择未来一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你可以成为先德或者先烈,这是可以选择的另外一个人生道路,在未来也是可以选择的。

  我觉得未来四年确实是社会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的时候,特别对于1985年之后的生人,确实你的人生的最大机遇即将到来。这是我对未来的看法。

  具体2016年,我原来怎么判断的,第三库存周期的开启中国最领先,在2016年一季度,美国第三库存周期开启的时候,之前是不会加息,我觉得美国最早加息在9月份才会加息,这是可以预见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美国也怕加息?因为美国最脆弱的也是资产价格,美国也是怕加息的。欧洲,欧洲经济周期的运动比中国和美国晚,现在欧洲经济周期高位稍回落的位置,欧洲的低点在今年四季度出现。

  美元指数的走势应该是一二季度弱,四季度转强。这就决定了2016年中国经济最佳触底的时间点就在上半年,美元的压力不强,同时大宗商品的反弹就在一季度。

  网上有一个我讲话的讲演稿,微信上很多转载,我当时12月份大家都看到了。看到没关系,上半年依然是这个趋势,大家依然可以做多大宗商品和经济上行,三月份美元指数触底反弹,到2017年中期都是一个上行期。今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股市、资产价格的最好的喘息阶段,商品涨了,股市起稳了。这个用我们这套理论是可以把握的。

  今年是未来四年最好的,核心逻辑就是做通胀,炒涨价,是我们核心的逻辑。什么时候炒最好?下半年就出现滞胀,那时候买黄金了,再后面就是抛掉资产,持有现金,这就是今年的总体的逻辑。

关键词阅读:周期天王 周金涛 证券市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