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下一个腾飞的会是中药吗?

  医药(申万)指数今年累计涨幅21.17%,再看细分领域,连带2019年行情,医疗器械排榜首涨幅达到120.54%,生物制品涨95.62%,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分别涨95.62%、85.16%、72.85%,相比较中药就逊色不少,2019年至今指数只涨了6.6%,那么中药在今年是否会有拐点的机会呢?

  

  

  01

  政策端的变化

  5月25日,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以下方面对中医药发展推出新举措促进发展。

  (1)从服务体系方面,要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构建"区域+专科专病"结合、全科专科互补的新模式。

  对标国内一流水平,建设一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优势专科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示范中心,打造中医药临床服务优质品牌;促进中西医临床融合发展,完善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整合中西医优质资源,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等。

  (2)从中医药产业方面,要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现代化中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集团或连锁机构等。

  (3)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支持中医药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上海市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4)从传承和创新方面,打造"海派中医"品牌,加强名医、名家、名科的学术传承和名术、名方、名药的挖掘保护应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支持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纳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建设中医药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

  (5)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引领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发展,做强做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平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打造中医药"上海服务"品牌等。

  (6)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强化多元投入保障,落实政策保障。优化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

  上海的《意见稿》中从产业端到服务端全产业链进行推动,而在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的短板问题设立了新的建设目标,其中对中医药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按标准规范设置中医药科室,提升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两份方案均对中医药的诊疗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那么在政策支持下,行业具有独家品种优势的龙头企业,或者具备消费属性的,会率先受益于其中。

  02

  行业整合中的选择

  先来讲讲为什么这个行业不受到市场的吹捧。

  2018年,开始限制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使得中药板块在2018Q2开始进入下滑,2018Q1因为有流感疫情的影响中药板块依然有小幅升高,之后便进入下滑阶段。

  中药注射剂的限制只是个开始,后续中药行业中政策不断,包括国家级、地方级辅助用药目录陆续公开;西医限制开中药处方;加大中药饮片的抽检,对中药饮片掺杂使假、染色增重、霉烂变质、硫熏、农药残留等问题进行重点抽检,这也使得中药饮片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快进行了完善,包括对中药饮片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炮制范围核定以及修订完善GMP中药饮片附录等,导致中药企业的业绩普遍承压,加之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中药企业的业绩表现开始差强人意。

  此次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对弥补医疗健康短板的措施,鼓励中医药企业斥资做好中药大品种临床科研研究,挖掘经典宝库研制新药。

  在大湾区先行先试,开展中药审评审批改革,形成规范统一的审评标准和技术指导原则。其实早在2019年11月8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其中通过组织12次专家审评会审评,公布其160个品种形成了试点统一标准的拟公示标准,中药行业的行业洗礼已经在持续推进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的行业整合,都会带来新一轮的机遇,比如在2015年,大输液行业的招投标执行,行业整合,小企业逐步被淘汰,2017~2018年行业的龙头企业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四药集团抢占市场份额,加量双升,毛利提高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从CPI中药环比来看,经过一季度的低迷期后,逐步开始恢复正常。

  

  从个股来看,中国中药(570.HK)在经历了管理层变动后,公司运营开始逐步企稳。

  公司请了BCG做整个的战略梳理,围绕这个战略进行重新调配了管理层,以利于战略落地,新派进来的董事都为集团层面的支持。

  近年来中国中药一直处于资本投入期,自由现金流远低于净利润水平,而资本投入带来的壁垒会逐步显现,包括区域性扩张,解决地方准入等问题,未来随着政策的开放,中国中药会是先发收益的公司,可以迅速地占领和开发地方市场,而早期的资本投入逐步落地整合后,明年有望迎来新的景气,与营收增长相匹配。

  2019年最后中国中药交出的成绩单中核心管线配方颗粒和成药依然保持了高增长。

  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营收为92.3亿元,同比增长29.3%,占营收比重64.4%;成药实现营收35.05亿元,同比26.5%,占营收比重24.5%;中药饮片实现营收12.97亿元,同比增1.7%(如果不扣除对内销售的7.15亿,营收同比增长38.7%),占营收比重9.1%;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营收为8966万元,同比增长43.4%;产地综合业务营收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364.4%。

  公司2019全年实现营收143.2亿,同比增长27%,去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高增长,新增客户带来的销售增长约9.1%,因为学术推广及市场认可度的增加,存量客户带来的销售增长约20.2%,预计这个业务板块的高增速还将持续,成药业务在临床及OTC端都有渠道的扩展。

  

  配方颗粒毛利率上升7.4个百分点至67.2%,主要是受益于渠道推广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主动的上调,以及提取工艺的集约化生产带来的中间产品出膏率有所提高,使得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4.9个百分点至59.9%,公司配方颗粒业务下沉较为明显,期内公司新增发货医疗终端机构8700家,配药机新增1300多家。

  期内,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至35.67%,公司继续加大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发投入,开展经典名方复方颗粒的研究,使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比例较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

  不管从去年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还是到今年新意见稿,都突显了探索经典名方,重质量及研发的趋势,在选择公司时,这一块也是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中国中药2019年研发投入4.64亿,且属于参与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之一,其中89个品种的标准由公司提交,为公司已经打下基础。

  公司在全国7个省份自建或共建了GAP基地,覆盖10个省市的道地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为原材料方面做好基础和储备,同时也对质量的把控及提升做好准备。

  针对政策放开的问题,市场一直在关注,这将影响全行业的发展,而目前公司已经拥有配方颗粒全国试点牌照两个,省级试点牌照10个,共享提取中心基地9个,饮片生产许可19个,各类仓储面积合计21.4万平方米,若政策一旦放开,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公司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地位,可以值得期待。

  

  03

  小结

  中药板块的整合相对于仿制药、注射剂可能相对慢了些,迟到并不代表不会来,从宏观上政策支持发展及扩张,从配套标准上《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有望加速推出,关注行业低估时的机会,行业整合进行时将有望受益于其中。

关键词阅读:中药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