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0只个股解禁潮来袭 两种情况需警惕

  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上扬,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意愿正在显著增强。据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3月份仅前三个交易日,就有3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大股东拟减持的计划,其减持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基于对企业流动性的保障和个人需要。与之相比,仅有3家上市公司拟增持。

  分行业看,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大股东拟减持的33家A股上市公司中,化工行业分布最多,有5家;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次之,各有4家;排名第三的是计算机行业,有3家。

  3月份有190只个股迎来限售股解禁 解禁数量为226.92亿股

  上市公司一系列的减持行为中,冲击较大的是限售股解禁。

  根据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显示,2020年3月份将有190只个股进行限售股解禁,实际解禁数量为226.92亿股,以3月4日收盘价为基础计算,解禁市值达3,331.06亿元。其中,解禁市值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为亿联网络(486.44亿元)、欧派家居(391.35亿元)、广州港(165.78亿元)。

  从限售股解禁类型来看,主要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和股权激励限售股份为主。其中,此次解禁的190只个股中,56家为首发解禁,解禁规模为1001.91亿元;股权激励解禁和定增解禁分别有52家和51家,解禁规模分别为892.11亿元和329.68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3月份限售解禁主要集中于通信、轻工制造、计算机等行业,解禁规模依次为548.53亿元、491.22亿元和272.10亿元。

  解禁不等于减持

  一般而言,A股市场有一种现象,无论基本面表现有多好,若出现解禁或者减持,尤其是赶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出现下跌走势。在大量解禁背景下,客观上会对市场形成一种负面影响,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担忧大规模解禁的流动性冲击。

  但需要注意的是,限售股到期解禁不等于也不可能马上全额减持,实际减持规模远小于解禁规模。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实际减持数量远小于解禁数量。尤其是在减持新规(证监会公告[2017]9号:《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框架下,无论是对大股东,还是对特定股东等群体的减持行为,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限制。对于非二级市场减持的途径,例如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实际上都受到了减持新规的约束限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本套利的空间。因此,实际减持的节奏可能会保持平稳有序。

  从解禁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看,主要可以分为2类:

  其一,是解禁前效应(更多是心理冲击)。解禁信息属于历史公开信息,上市公司需提前公告解禁信息(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须提前3个交易日发提示性公告),解禁前股价下跌更多是投资者出于风险回避的需求而引发的抛售行为。

  其二,是解禁后效应(实际减持效应以及减持带来的羊群效应)。一方面,解禁后股东减持行为将使得个股供求情况恶化,导致股价下跌;另一方面,减持大概率会导致其他流通股东的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大股票的供给压力,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具体到解禁个股,也需要具体分析,仔细甄别风险与机会。若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或价值明显被高估,限售股解禁后遭到大股东套现减持的可能性较大。而具有明显浮盈的定增个股在解禁后参与机构减持的动力较大。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对股价形成负面冲击,需防范风险。

  整体来看,解禁潮或对A股市场形成一定扰动,但出现大幅冲击的概率较小,当然投资者对部分大规模解禁个股仍需保持谨慎。

  附:3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TOP30一览(以3月4日收盘价为准)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关键词阅读:个股 解禁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