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ESG责任投资凸显 企业如何面对社会责任大考?

  2020年春节假期过后,A股开盘首日3000股跌停。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其中,沪指跌-7.72%,报收2746.61点;深成指跌-8.45%,报收9779.67点;创业板指跌-6.85%,报收1795.77点;从行业来看,仅有医药板块逆势爆发。

  此次A股的下跌,究其根本是受新冠状病毒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所致,与2003年非典期间的股市走势具有相同之处。而当未来新冠病毒疫情缓解,投资者的恐慌性情绪带来的股市下跌也将回归理性。

  也因此,在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下跌至历史较低水平的当下,投资者更需要认清的是如何避免非系统性风险。也即是如何通过合适的投资策略,甄选出在疫情缓解后,率先复苏的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基于此,在海外发展已逾 30 年的ESG责任投资大有作为。ESG 因素对风险和收益有决定性影响,ESG 表现优异的公司能显著降低公司特定风险,对声誉产生积极影响,能增加客户黏性,改善公司运营、提升财务绩效,在极端下跌环境中增加抗风险能力。

  疫情对各行业冲击不同 企业携手战“疫”

  ESG 投资原则由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 Responsibility)及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三个层面组成。其与一般投资的不同之处在于:ESG投资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在考虑财务回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考虑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与治理(Governance)因素为企业带来的道德影响。换言之,ESG投资不仅重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也兼顾投资的社会影响。

  具体来看,针对此次疫情,ESG投资策略更看中企业的社会表现。如企业积极涌现的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日,已有713家企业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支援武汉、湖北等地区。如阿里巴巴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武汉及湖北的医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设立3亿元基金,首批物资已采购150万个防护口罩,另有140万个正在运输途中;京东向武汉市捐赠 100 万只医用口罩及 6 万件医疗物资。

  也有企业结合产业优势,各尽其能。如多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以加快生产、海外采购等多种方式支援抗疫:奥美医疗各生产线满负荷、24小时开机生产口罩;蓝帆医疗表示,在未解除疫情期间,其将按满负荷生产,不停产、不限产,保证防护手套的生产及供应;复星医药正准备与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运用前沿技术研发和生产针对2019-nCoV肺炎疫苗等。此外,多家银行对防疫企业和受疫情波及的企业优先倾斜信贷资源,如江苏银行为抗击疫情提供了专项紧急授信额度100亿元,将重点支持全省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兴业银行向苏州某医用无纺布原料生产企业提供2亿元贷款,向台州华海药业提供6亿信贷资金,助其开展疫情相关抗病毒药物研发。

  与此同时,此次疫情对其他行业也或多或少产生了较大影响,各行业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携手共同战“疫”。例如随着外出人群的减少,商户的收入遭到巨大打击。对此,万达商管集团免除商户一个月的租金及物业费,帮助商户共渡难关。面对公众对疫情的恐慌,微信上线“发热门诊地图”,以供需要做相关检查的市民准确找到定点收治医院以及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等,好大夫特别在线推出线上“感冒门诊”和“冠状病毒感染门诊”,让知名三甲医院的医生指导普通民众做好以下工作:防护、隔离观察、正确消毒、恰当处理不适等。

  重新认识企业核心价值 ESG企业将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疫情期间,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随着一季报以及2019年年报的披露,部分企业可能借助此次疫情造成A股大跌的机会从而进行财务洗澡。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实属不该,其不仅将有损企业形象,而且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当疫情缓和之后,这类企业势必将被投资者和消费者所抛弃。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类企业就可以被归类为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在ESG责任投资理念下,其估值受到较大影响的同时,也很难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当然,在此次疫情考验下,各行各业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在通过自身的方式,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以此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ESG公司具有三大特征:其一,现金流好。高ESG评分的公司在资源利用、经营管理方面更具优势,高竞争力转化为更高的盈利能力以及分红;其二,系统风险低。高ESG评分公司风控更好,负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低,公司股价遭遇“黑天鹅”的可能性更小;其三,估值溢价高。高ESG评分公司抗周期更好,融资成本更低,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当疫情缓解,股市复苏的时候,这类企业毫无疑问将更受投资者和消费者青睐,率先复苏。从长期来看,企业也将在此过程中,实现业绩的提升,经营战略的重塑,以及对人才、资源的吸引。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将重新认识企业的核心价值,更关注企业的ESG表现,而这类企业也将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完善披露制度 未来ESG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 ESG 投资仍然处于发展初期,ESG 投资主要包括绿色信贷,可持续证券,可持续股权投资,绿色产业基金。与欧美成熟市场 ESG 投资占资管市场比重超过 50%以上相比,国内的 ESG 投资占资管市场比重仅有2%,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截至 2019 年 10 月份,A 股共有 43 只涉及 ESG 的基金,其中包括 ESG 优选类 10 只,公司治理类 5 只,绿色低碳类 2 只,节能环保类 25 只,扶贫发展类 1 只。

  ESG作为一个新型的投资理念,尽管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足够重视,但理念落地却推进缓慢,究其根本原因不难看出,ESG投资更注重长期投资回报,而短期内的产出并不明显。

  此外,ESG责任投资发展还存在制度层面的缺失,如信息披露制度和评级体系都在完善过程中。其中,ESG 信息披露环节主要的不足在于:1、上市公司的 ESG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框架,导致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已披露的 ESG 报告信息价值较低;2、目前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描述性披露为主,对负面指标披露较少。信息披露的不足导致评级机构缺乏有效的评级依据,造成评级结果缺乏有效性。因此,ESG 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是推动中国 ESG 投资发展的第一要务。

  未来,随着外资流入对A 股 ESG 投资带来的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将 ESG 理念融入进自己的投资框架,可以预见,A 股ESG 指标的正向选股和负向剔除的有效性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阅读:ESG 责任投资 社会责任 投资策略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