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家李祎:知识产权变现的新时代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的当下,大国竞争的新赛场纷纷转移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基于此,近年来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策、法规频繁发布,并加速落地,使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有所提升,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约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截至 2019 年 11 月末,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 264.5 万件。

  然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背后,凸显的专利申请不平衡、量大质次、专利运营能力较弱等问题应怎样理解与解决?金融界就此对话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华发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副总经理李祎。

  金融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已经相当完善,因此,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重点已转化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执行。您对此如何理解?

  李祎: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例如2018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提起审议。这是专利法1984年审议通过之后的第四次修正,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举证规定,解决专利在维权过程中“举证难”的问题;加大专利侵权的赔偿力度,增加“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同时还增加了关于创新药保护期延长5年等新的内容。可以说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是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执行而不断完善的,旨在激励创新,保护创新。从双方关系上来看,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为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理论和方向,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为法制建设的完善提供了实践反馈,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金融界:当前中国知识产权市场存在一种乱象,即企业为了各种补贴和奖励而申请专利,导致中国在知识产权申请的数量上是巨人,质量上却并不匹配。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能否请您结合实践,举例谈谈您遇到的相关企业的实务和可借鉴的经验?

  李祎:在现实中,确实有部分不良申请人为了政府补贴和奖励而申请专利,这不但造成政府本应鼓励创新的资金被他人利用,更造成专利审查资源的损耗。也因此,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出台多项举措来打击和治理这种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发文对非正常申请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同时开展专利申请“蓝天行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上述乱象。

  对于企业而言,应当从企业经营本身出发,立足于企业经营战略来进行高价值的专利培育和布局。例如深圳某公司,在2014年9月1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名为“一种一体式自拍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5年1月21日获得授权。该专利其实就是自拍杆,市场售价大约为10-20元,但是该公司通过该自拍杆专利,已经发起了1000多起专利诉讼,索赔范围涉及福建,山东,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地区的数千家商家,共计索赔金额上亿元,其中仅广东韶关就有一百多家被起诉的商家,索赔金额三、五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专利维权过程中,曾遭到了被诉方多达22次的无效请求,但都被驳回,可见这件专利的法律权利非常稳定。此外,该公司在申请了这件核心技术的专利外,还继续布局了71件外围专利,形成了一个缜密的专利组合,涵盖了自拍装置、控制系统、相机、镜头、支架、加持装置、手柄等多个创新方向,并申请了8件PCT,在全球主要国家布局相关专利。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的专利布局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属于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这对于我国其他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金融界: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在申请相关专利以后,还须维护、更新技术,防止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减损,这对企业可以说是一种负担,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将知识产权变现,提高企业估值和价值?您能否举例谈谈市场中目前可供借鉴的商业模式和案例?

  李祎:最常见的变现模式是专利许可,例如美国的IBM、高通公司,每年的专利许可收入可达10亿美元以上。

  同时,通过专利诉讼来获取高额赔偿额也是一种常见的模式,例如华为诉三星的智能手机专利侵权,获赔8000余万元。

  此外,还可以通过专利转让的方式来实现变现,如美国的Intel公司、微软等,每年会出售一批专利而获得收益。

  最后,质押融资也是企业通过专利实现价值的一种方式,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专利质押从银行取得了贷款。

  金融界: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国新增专利质押融资项目5163项,质押金额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1%,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大幅提升。但是调查发现,在企业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过程中,评估难、处置难、风控难等三大难题一直是瓶颈。您认为,这应该如何解决?

  李祎:实际上,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确实存在知识产权的评估难问题,因为传统的评估模式是资产评估,通过收益法、成本法或市场法来进行评估,较少的考虑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比如它的法律性、技术性和市场性等因素,导致从专利到价格的评估路径上,缺少一个价值评判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在专利评估过程中应当引入专利价值评判机制,确定一个专利的价值范畴,然后在价值的基础上再进行评估确定价格,这样就保证了高价值专利相对有个高价格,低价值专利对应低价格,将专利的价值与价格相对的统一起来。

  另外,对于处置难这个问题,其实有个前提就是专利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果专利的价值被社会普遍认可,那么专利就会像房产、汽车那样容易流通,也就解决了处置难的问题。专利的价值发挥需要企业真金白银的培育,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来刺激专利价值的发挥,总体而言,既需要市场外部环境的培养,也需要创新主体内部的重视。

  最后,风控难也是一个瓶颈,如何降低融资风险是银行在进行质押融资时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引入保险、担保等市场化风险解决机制来化解和分担风险,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设立了风险补偿基金,承担一部分融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控难度。同时,银行还需要对企业和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例如对企业的专利申请年限进行分析,如果一家企业的专利数量多但均是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前后时间内均无知识产权,则可断定该企业的专利工作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等;此外,还可以对企业的整体专利价值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专利实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其创新能力和专利实力确定信用等级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企业筛选的目的,从而降低质押融资的风险。

  金融界:您认为,今年科创板的开板,将对知识产权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培育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对投融资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祎:对于计划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而言,如何做好知识产权工作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直接关乎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后是否能够持续安全、高效的运营和获利。同时,科创板的问询函需要企业切实关注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其核心专利和知识产权是否清晰、完整可持续,以及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否与主营业务相结合等一系列内容,都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对知识产权停留在概念、数量、荣誉等内容上,而更应该进行更深入、专业、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工作做扎实,实现高价值专利与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因此可以说,科创板的开板,对于科技创新性企业来说,甚至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营造了一个重视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氛围。

  金融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您的实践经验,您对这类企业有哪些建议?企业应该如何更科学的规划知识产权策略与方案?

  李祎:如果一家企业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做好以下5点具体措施:

  1)、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挖掘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包括创造人才、管理人才、诉讼人才、运营人才等。

  2)、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如企业内部专利管理制度、专利申请奖励制度、员工入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商业秘密等相关制度以及各类业务流程。

  3)、针对核心主流业务积极布局高价值知识产权。从创新的源头就要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创新,形成一批三高价值(技术价值高、市场价值高、法律价值高)的专利组合。这里面不仅要关注自身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还应开展专利分析等获取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专利布局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4)、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外部竞争态势,积极开展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如许可、标准化、质押融资等),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5)、最后,企业还应关注行业内各类知识产权风险,尤其是在新产品上市,以及产品销售海外市场时遭遇的知识产权诉讼风险,因为这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可能是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阅读: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 高价值专利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