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金融与阿妹戚托小镇的故事

  题 记

  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总人口5853人中,彝族和苗族就占了98.7%。该乡山高坡陡,多峭壁悬崖,仅有的少量的坡耕地,按村民的说法:“跑土、跑肥、跑水”。远眺,看不到一处百亩以上的平地。

  至2016年底,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57%。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整个三宝彝族乡,搬迁到新建的一座“阿妹戚托小镇”。如今,“阿妹戚托小镇”8000名搬迁户中,5000多人,来自三宝彝族乡。该镇是全国唯一一个易地扶贫、整乡搬迁的小镇。

  如今,“阿妹戚托小镇”的“牛头山”,已然成为苗族居民的福地;“虎头山”,则是彝族百姓的安乐窝。看来,政府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

  正可谓,为天下者,不慢其民。

  中天金融与阿妹戚托小镇的故事

  来源: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梅

  “阿妹戚托小镇”。

  碧空。白云。

  甜丝丝的空气,清绿的微风。

  入口处,一座颇具彝族特色的迎宾亭,映入眼帘。

  亭上,两只弯弯的“牛角”,高耸入云。

  亭前,绿色花坛里,鲜花怒放。

  亭后,三栋棕灰相间的楼宇,成“品”字排开。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迎宾亭身后。长长的廊桥,将各楼宇,衔接为一体,颇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之势。

  进入会客大厅,几张五米长的布艺沙发上,红、黄、蓝抱枕,静静地恭候着来宾。累了、乏了,躺一躺,靠一靠,惬意。

  二楼的客房,柔和的灯光,乳白色的床套,软中带硬的床垫,柔柔、硬硬的双枕……

  一切,是那么温馨、舒适。

  在一楼餐厅,品着美味的中西自助餐;欣赏着窗外,那绿树、红花、草坪。

  嘿,怎一个“爽”字了得。

  (晴隆中天智选假日酒店)

  一、百行德为首

  为了能使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中天金融集团旗下的中天城投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捐资2亿元,助力打造“阿妹戚托小镇”的“晴隆·中天智选假日酒店”。

  如今,建成的酒店已然成为晴隆县首家国际品牌酒店。酒店,设有207间,不同房型的客房;同时,有两间会议室,且配备标准会议视听设备,可同时容纳150人剧院式会议。

  今年10月24日酒店正式试营业。

  酒店行政助理胡春华介绍:“整个酒店,分A、B、C三栋。A栋主要为会议室、餐厅、前台、行礼房等。B、C栋为客房”。

  (晴隆中天智选假日酒店B区夜景)

  “高速网络、舒适双枕、安心早餐、舒爽淋浴”,是酒店的特色服务项目。

  酒店内,非管理层的员工,90%均来自“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居民。每个月,酒店的相关部门便对员工进行多达10余次的培训,如站姿、礼仪、铺床、分清化学用品等。不定期的,酒店派员工前往贵阳中天凯悦酒店进行培训。

  酒店的目的,一是提升晴隆县政府接待水平;其次,通过酒店开业,带动晴隆的旅游业发展,从而让当地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二、授人以渔

  一排排,棕灰色相间的彝族式连排小洋房,依山而建。

  墙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门前,两旁的树木葱葱,花香四溢。

  通过设置民宿,带来小镇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带动“阿妹戚托小镇”的居民增收,是酒店的宗旨。

  胡春华介绍,目前,已有十户当地居民,与酒店签署了合作协议。二十间相同标准、规格的民宿的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酒店无偿为民宿做装修、维护。每年,酒店向户主支付6000元租金。此外,酒店对户主进行免费的服务技能培训。五年协议期满后,民宿全部家具,如空调、彩电、床、桌椅、凳等设施,均无偿交给户主。胡春华笑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时,居民们既有酒店服务技能,也有了民宿运营的经验”。

  (利用村民房屋改造的民宿)

  一旁,三宝街道办人大工委主任陈峰,竖起大拇指,感慨连连:“予百姓谋福利,中天金融集团,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

  曾经,黔西南民间有句民谚:“看晴隆二十四道拐,住普安温泉大酒店”。如今,百姓们傲骄道:“看晴隆二十四道拐,住中天‘智选假日酒店’”。

  (晴隆中天智选假日酒店全貌)

  正午,一缕缕阳光金子般流泻下来。

  “阿妹戚托小镇”,静静地,躺在群山怀抱之中。

  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如一枚星星,镶嵌在小镇里。

  “铛、铛、铛……”山顶上,高耸的“感恩寺”,传来的钟声,随着微风,渐渐飘散而去。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连排式极具别墅感的民居中,阵阵歌声,在小镇天际,久久回荡。

  三、lǒu z(彝语:感谢)政府

  lǒu z(彝语:感谢)酒店

  淡淡的口红。眉眼里,溢满笑意。

  34岁的沈凡秋,三个孩子的母亲。正动作麻利地,打理着酒店客房里的一切。

  此前,沈凡秋一家老小七口人,住的是“干打垒”的房子。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孩子们的奶粉钱,全靠丈夫到贵阳打工的收入支撑。借债,成了家常便饭。

  一年四季,光着脚,背着娃儿下田地,干农活。

  一年下来,种的包谷、薏仁米,收成还不到一千斤。沈凡秋心里好苦啊,时常抬头看着灰濛濛的天,叹道:“亲娘老子唉,你们咋个把我生在这个穷旮旮头噢。”

  按沈凡秋的说法,“包谷饭、酸菜豆米,便是一日三餐。一年到头,只有逢到春节时,才杀一头年猪,打打牙祭,开开荤。”的确,买便宜的化妆品,添置一件新衣,是沈凡秋,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每天,一睁眼,沈凡秋心里就是“烦”、“燥”、“愁”、“忧”。年纪轻轻,两眉之间,已然“愁”成了一个“川”字。

  2017年,沈凡秋一家老小七口,搬到了“阿妹戚托小镇”。“智选假日酒店”建成之时,无偿地,给像沈凡秋这样的农村主妇们,开办了各种技能培训班。

  2019年9月,沈凡秋终于来到了心仪的中天“智选假日酒店”。身着职业服,沈凡秋由一个农妇,俨然变成为一名职业女性。作为客房服务员,沈凡秋每月有三千元的固定工资。

  一切的一切,对于沈凡秋来说,都是那么地轻松、愉悦。

  (沈凡秋和同事一起在酒店客房部工作)

  “上星期,同学来家里玩,说我变漂亮啰,‘川’字眉都没有了”。沈凡秋捂着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沈凡秋家,距酒店不到十分钟的路程。站在自家阳台上,可眺望到酒店长廊一隅。每天放学归家,孩子们想妈妈了,便来到阳台前张望。

  “忙完工作,站在长廊一隅,我朝阳台,挥舞着手臂,孩子们就会高兴地大喊:‘妈妈,妈妈’”。

  的确,沈凡秋是心安的、心定的、心稳的。

  下午5:30分,酒店员工罗梅花,按时下班了。莳弄一下大门口,两旁的花花草草,便去厨房舀出新米,取出做好的红烧肉,洗几颗时令的野菜……

  (罗梅花将自家空房租给酒店做客栈)

  “我家两间闲置的客房,是专门来接待游客的。客人可以自己点菜;我可以提供各种食材;客人也可以自己动手,做饭菜。这样,游客有一种‘家’的感觉。”罗梅花笑道。

  瞧,二间居室内,挂有彝族、苗族刺绣;床头柜上,摆放着牛角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相中了,可以买走的,明码标价,不乱收费”。罗梅花介绍道。

  这不,男主人不在家,罗梅花忙里忙外,张罗着客人。原来,罗梅花丈夫出去学车,已一月有余。

  “他要考驾照呢,以后方便接待客人来往。往后的日子,更好过啰”。望着窗外的山茶花,罗梅花一脸的憧憬。

  从2017年至今,陆陆续续间,在浙江打工,年仅26岁的谢英,回来了;同龄的魏寒梅归来了;48岁的杨永英,还有年仅21岁的,刚大专毕业的李明潘等众多的三宝乡百姓,回到了小镇,来到了“智选假日酒店”。

  按见过世面的谢英的说法,“阿妹戚托小镇”、“智选假日酒店”,是晴隆百姓的后花园。

  临别之时,魏寒梅的笑脸,如花朵般绽放。双手和掌,大声说道:“lǒu z(彝语:感谢)政府,lǒu z酒店”。沈凡秋,则倚门而立,高声道:“ā zǒu(苗语:感谢)政府,ā zǒu酒店”。

  夜幕降临,一弯明月,淡淡地挂在天际。

  山谷里,一簇簇篝火,闪闪烁烁。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舞跃。《阿细跳月》……

  坐在返城的车里,记者耳旁,不时出现“lǒu z(彝语:感谢)政府lǒu z酒店。ā zǒu政府ā zǒu酒店”。

关键词阅读:苗族刺绣 阿妹戚托小镇 贵阳日报 智选假日酒店 牛角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