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又降息了 为什么中国央妈不跟?

  今天凌晨两点,美联储公布了最新的10月FOMC决议,降息25个基点至1.5-1.75%。在FOMC会议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已经打到了99.5%,也就是百分之百了,所以,这个降息是预期之内

  

  与前面两次不同的是,这次特朗普倒是非常安静,或许是因为美股比较平淡,并且是上扬的,又或许是乌克兰事件搞得他焦头烂额。特朗普这次没有怼美联储,难得美联储耳根边清静一下。

  因为在预期之内,股票市场的整体反应算平淡,对消息有一些小激动,美股先涨后跌又涨,标普500再次刷新历史高位。

  

  黄金跟美元指数的震荡倒比较大,像黄金,FOMC会议刚发布时,急跌了0.8个百分点,之后随着鲍威尔新闻发布会的推进,又涨回了1个百分点,对黄金来说,1个百分点很多了。

  

  美元指数上蹿下跳,先急涨,后急跌。

  

  A50期货倒是反应正面,不过,今天中国的股票表现不怎么样,跌多涨少。

  2019年最出乎市场意料的是,美联储由今年加不加息变成了今年降不降息。自7月以来,美联储已经降息了三次。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美联储还继续降息不?

  这次,美联储给的暗示是,他们想停下来看看。

  降息暂告一段落

  自7月以来,美联储降了三次息,每一份利率声明的开头都是关于经济的描述,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美联储都强调了美国劳动市场的强劲、经济温和增长、失业率低位、家庭支出强劲。

  对经济的描述都偏鹰派。那什么又导致美联储连续降了三次息呢?

  答案藏在这段话中唯一的变化的部分——对投资和出口的描述7月份美联储用的表述是投资的增速疲软(have been soft),9月份的表述是投资和出口变弱了(have been weakened),表述变严重了,10月的表述是投资和出口继续疲弱(remain weak)。

  

  消费偏强,投资和出口偏弱,这是互相打架的数据,于是这个时候一直没起来的通胀投下了关键的一票——降息。

  

  但因为美国经济增长还行,消费也强劲,美联储又不得不警惕几分,所以至始至终,到目前为此,美联储将这轮降息定义为类似1995年和1998年的预防式降息。

  1995年7月,美联储开启第一次降息,然后又分别于1995年12月,1996年1月各降一次,此后暂停降息,并于1997年3月重新加息,1998年9月、10月、11月又分别降息三次,1999年6月重启加息周期。

  

  当时对应的经济背景是1994年12月开始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防止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蔓延到美国,美联储进行了预防行动。从美国当时的GDP表现来看,这段期间堪称平稳度过,有轻微的放缓,但不改美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

  

  从1995年和1998年的经验看,美联储大概是降三次息左右。这次美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与1995年和1998年相似,均是自身尚好,但外部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美联储选择的也是预防式降息。

  那么连续降三次,美联储会按下暂停键吗?

  可能性非常大,从这次的FOMC决议表述上来看,美联储删掉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这表明了美联储态度的微妙转变。

  

  

  鲍威尔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也暗示了这一点。

  所以,除非经济出现非常大的变动,否则美联储的降息可能要暂停一段时间了。

  全球降息潮,中国为什么不跟

  不管美联储是不是将要暂停了,它毕竟降了三次息了。2015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美联储连连加息,令许多没做好准备的经济体苦不堪言。所以,今年美联储突然掉过头来降息,全球刮起了一波降息潮。

  这次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马上有5个国家的央行跟进,分别是巴西、沙特、巴林、科威特和阿联酋。

  另外,香港因为联汇制度的原因,一直跟美国走,今天一大早,香港也跟进了,把基准利率下降到了2%。

  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里,日本央行继续维持-0.1%的基准利率不变,欧洲央行9月份把基准利率降到了-0.5%。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我们最关注的,无疑是我们的央妈到底降不降息。

  这件事啊,其实央妈也是有难处,说不出。

  

  这个难处倒不是通胀。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们的通胀到了3%,央妈会投鼠忌器。我觉得这点担心是多余的,如我之前的文章《通胀迈入“3”时代,GDP即将挥别“6”时代!A股吓傻了!真这么糟糕》(原文请上格隆汇APP搜索查看)中提到的,当前的通胀是伪通胀,拿掉猪肉后,要警惕是的通缩风险。

  这个难处是我们到底降什么利率。美国降的是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这个利率将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传递到其他利率上面去。日本、欧元区、英国也类似。

  但中国有个问题是,中国的基准利率到底是什么?

  在过去,是央行公布的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而BUG是这两个利率都不是市场化的。

  在LPR及LPR针对房地产的补丁出来之前,降基准利率最直接的影响几乎只有楼市,因为只有楼市的利率是真正的市场化的,与央妈公布的基准利率相挂钩。其他的贷款利率,表面上看也是银行根据央妈的基准上下浮点,但实际传导一点也不顺畅。

  所以如果央妈降利率,实体经济还没受益,本来就想压制的房价反而得到刺激,这才是央妈投鼠忌器的。

  所以8月份央妈搞了个LPR,当时大家均解读为降息(详细见我的《央妈周末降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面还打了个楼市的补丁。背后意味不言而喻,降息是想要的,但降楼市的息,是万万不可的。

  问题是,LPR才运行几个月,820、920、1020一共报了三次价。

  

  2012年LIBOR丑闻发生以来,美联储一直寻求一个替代LIBOR的方案,2018年捣鼓出了一个SOFR(有抵押隔夜融资利率期货)来替代LIBOR作为基准,并预计到2021年完全替代,但就是这个时间段都让市场怀疑能不能实现,可见推进之难了。

  而中国的LPR才推出3个月,这个机制恐怕都还没跑顺,有形式,无实质。

  于是,这对中国央妈的难题就是,降利率,到底降哪个?如果降存款贷款利率,那推出的LPR意义何在,不是打脸,而如果降与LPR挂钩的MLF利率,这个机制至少要跑顺吧。

  讲道理,如果LPR真能顺畅传导,其实不用MLF利率下降,央妈降准已经是放水了,应该在LPR端有体现。

  所以,现在不是央妈不降利率,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操纵指标来实现央妈的意图。这种情况下,只能先等等看。

  A股美股影响几何

  回到普罗大众最关心的股市上来。

  先讲美股,唱空美股的声音差不多有三四年了,反正从我接触海外市场开始(2016年),这个声音就没断过。

  结果昨天晚上美股里的标普500指数又创新高了。

  许多人觉得美股高,只是因为它的点数高,这是人本能的恐高症。如果是这样的话,拉一下美股百年数据,它大方向一直在新高,所以点数高不是要崩盘的原因。

  

  还有些人可能会讲美股的估值高,这点倒确实。不考虑异常值,标普500的动态估值现在位于历史上美股估值区间的上限,看上去好像是很贵,有泡沫。

  

  这样看又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利率,当前美国的利率是历史低位水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视为无风险利率,当其利率5%,相当于无风险的PE差不多是20倍,而当其利率水平不到2%时,意味着无风险的PE超过了50倍,这自然抬高了合理估值中枢。

  从美联储的措辞来看,低利率环境还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决定了,22.68倍的标普500不算贵,顶多只能称得上不便宜。如果美国经济只是放缓,而不是像2008年式的断崖式危机,这个估值是撑得起的。

  所以,个人看来,美股风险不大,考虑当前的经济环境,向上的空间小,但向下的空间也不大,震荡格局。

  A股,也是之前的看法,经济压顶,流动性托底。当然,流动性要能托住,前提是估值没有离谱。所以,基本面撑不起的高估值股票,慎抄底。

关键词阅读:美联储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